加速城市化过程中的政府作用研究
发布时间:2020-09-27 07:47
本文通过对诺瑟姆S型曲线的推导和实证的研究表明我国的加速城市化阶段开始于1996年。并通过研究发现我国的加速城市化具有城市化水平提升迅速、现有的加速城市阶段在经济转型的条件下实现和加速城市化是在巨大数量的劳动力转移中推进的特征。在加速城市化阶段中,我国人口的城市化问题的关键是如何解决对于巨量的需要进入城市的人口的吸收问题。人口由农村转移到城市,其对城市的融入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因此在吸收基础上的人口城市化的实现过程将呈现“转移—安顿—市民同质化”模式演进。本文把加速城市化水平提升的路径归结为城市化规律和动力的作用和城市本身的发展与建设。研究表明,产业结构转换对城市化水平有积极的提升作用;制度通过对个人进行选择迁移行为的成本和效益集合的作用影响个体选择和要素流动,通过影响交易成本和通过影响资源配置影响城市化水平的提升;劳动力流动通过对城市提出的供需要求,扩展城市的功能和能力,提升城市化水平。本文将城市发展与建设的内涵归纳为城市的硬件与软件发展,认为城市的发展和建设扩大了城市对农村转移人口的承接和容纳,降低了人口城市化的成本,提高了其效率,同时提升了城市化水平的质量。 城市化的国外历史经验研究表明,政府在加速城市化阶段作用的表现,一是出台政策措施规划和引导城市化发展路径,二是进行和推动公共设施建设,三是供给公共服务,四是建章立制保障城市化发展进程。而我国政府作用在加速城市化中集中表现为:主导城市化发展的战略和规划、承担推进加速城市化的直接执行者的角色,同时政府还垄断着城市化发展的关键制度。 本文认为加速城市化过程中政府的积极作用主要可以归结为政府对城市发展与建设的投入和进行制度条件的创新。借鉴公共物品相关理论,本文认为城市发展和建设领域内的各项事务可以分为公共物品性质的事项、混合公共物品性质的事项和私人物品性质的事项。以此为框架进行政府投入的分类,对于具有公共物品性质的城市发展和建设事项,政府应该进行投资供给;在具有混合公共物品性质的事项的供给,可以采取市场的提供方式,也可以采取政府供给的方式,如果具有外部效应,要考虑其外部效应的大小,决定由政府供给的程度;对于具有私人物品性质事项,应该交由市场去供给。政府进行制度条件的创新具有充分的必要性,论文从理论上构建逻辑分析框架证明了政府进行制度条件的创新具有对加速城市化积极推动意义。政府进行制度条件创新应该着力于增加制度的自由度,促进制度生命周期中制度绩效的高水平释放,需要增加社会整体福利与收益,需要与制度的路径依赖取得协调。 论文对加速城市化过程中的政府退出进行了深入的剖析。首先对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进行了理论构建,认为政府与市场存在互相替代、互相补充和完全排斥三种基本关系。研究发现,由于我国加速城市化和人口城市化的特殊情况,这两个外部因素的介入将在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中产生偏离性。在两个外部因素介入的情况之下,其所带来的对政府与市场关系的偏离就由原本特指的因偏离而导致的非均衡,因为增加了容忍度,产生了政府对市场的合理性偏离。政府与市场关系的互动本身和两个外部因素的加入也可能产生不合理偏离。当加速城市化过程中城市化水平达到一定的高度,并且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升城市发展建设领域的软件和硬件的提供相对充足,对于人口转移和安顿能够实现较大宽松度的情况之下,原本两个因素所导致的政府作用的加强的条件将被弱化,由原本的合理偏离转变为不合理偏离,此时需要对政府作用的力度进行调整,由于弱化将产生新的不合理偏离政府需要实现退出。在政府与市场完全排斥关系中政府干预市场引致的不合理偏离,其解决办法是实现政府的退出,通过政府退出向市场让渡出其所擅长的事情。政府实行退出需要以“竞争性”作为的判断标准,在有极大的竞争性的事项上,政府需要完全退出;在具有一定的竞争性的事项上政府实现部分退出;在具有较大程度的非竞争特质的事项上,政府应该保持干预状态。
【学位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13
【中图分类】:F299.21;D630
【部分图文】:
根据该学者的数据很明显可以看出,在加速城市化阶段的城市化率的变化速度较在城市化初始阶段有所提高,就英国和美国的数据来看,提升的幅度大体在 1.5 倍到 2.5 倍之间。其次,加速城市化阶段的进入都伴随着经济领域因素的推动和发展。从历史的资料可以看到,英国的城市化加速阶段是在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迅猛发展之下推进的,第一次工业革命所产生的各种效应对英国加速其城市化发展起到了极为重要的影响作用。对于工业革命对于英国在加速城市化阶段城市化率的变动上的关系,有学者做过相关的研究,研究的结果支撑了工业革命对英国加速城市化阶段城市化速度加速的判断。美国的加速城市化的历程,处于第一次工业革命成熟发展并在第二次工业革命迅猛展开的推动之下推进的。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展对美国的城市化速度也同样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之下,美国国内的工业发展极为迅速,引致了大量对劳动力的需求,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和国际的移民到工业发展迅猛的城市就业,加速了城市化水平的提升。就我国的情况来说,改革开放开启了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的源头。但我国进入经济进入较高速度和工业化保持较为平稳的高增长,是在我国确立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国策的带动之下,从 1992 年中共十四大开始,我国进入了新一轮经济发展的高潮,而在经济高速发展的随后,即 1996 年左右,我国便进入了加速城市化阶段。
图 3-3 中、日、韩城市化发展历程比较在我国与日本和韩国在加速城市化阶段的相似点上。首先,政府在加速城市化过程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从学者的研究成果上看,许多分别研究日本和韩国的学者都普遍性的将日本与韩国在城市化过程视为是以政府主导城市化的典型。区别于英美等自然演进的城市化过程,日本与韩国政府在其中的作用有较大幅度的增加,政府不仅仅成为市场机制作用失灵的弥补者,政府还参与到城市化发展的规划,进行经济战略的规划并对私人企业制度的行为进行引导性的干预。与日本和韩国政府在加速城市化过程中的干预一样,我国的加速城市化的过程也是在政府干预较强的情况之下推进的,政府的干预随见于加速城市化的各个重要领域。有学者经过研究,发现政府的干预对于城市化的加速推进具有积极的影响作用,因此在解释我国与日本和韩国的加速城市化阶段速度问题的时候,很多的学认为相比较英国和美国,政府作用的加入对于加速提升城市化率的变化能够起到相当的作用。其次,我国与日本和韩国在加速城市化阶段,城市化率的速度变化和加速比较迅速。如上文分析,日本和韩国完成加速城市化的历程大约在 30 到 35 年左右,那么从粗略的估算看,每年城市化率增加的将达到 1.14 到 1.33 个百分点之间,我国从 1996 年以来的年均城市化率增加在 1.38 个百分
本文编号:2827611
【学位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13
【中图分类】:F299.21;D630
【部分图文】:
根据该学者的数据很明显可以看出,在加速城市化阶段的城市化率的变化速度较在城市化初始阶段有所提高,就英国和美国的数据来看,提升的幅度大体在 1.5 倍到 2.5 倍之间。其次,加速城市化阶段的进入都伴随着经济领域因素的推动和发展。从历史的资料可以看到,英国的城市化加速阶段是在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迅猛发展之下推进的,第一次工业革命所产生的各种效应对英国加速其城市化发展起到了极为重要的影响作用。对于工业革命对于英国在加速城市化阶段城市化率的变动上的关系,有学者做过相关的研究,研究的结果支撑了工业革命对英国加速城市化阶段城市化速度加速的判断。美国的加速城市化的历程,处于第一次工业革命成熟发展并在第二次工业革命迅猛展开的推动之下推进的。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展对美国的城市化速度也同样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之下,美国国内的工业发展极为迅速,引致了大量对劳动力的需求,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和国际的移民到工业发展迅猛的城市就业,加速了城市化水平的提升。就我国的情况来说,改革开放开启了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的源头。但我国进入经济进入较高速度和工业化保持较为平稳的高增长,是在我国确立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国策的带动之下,从 1992 年中共十四大开始,我国进入了新一轮经济发展的高潮,而在经济高速发展的随后,即 1996 年左右,我国便进入了加速城市化阶段。
图 3-3 中、日、韩城市化发展历程比较在我国与日本和韩国在加速城市化阶段的相似点上。首先,政府在加速城市化过程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从学者的研究成果上看,许多分别研究日本和韩国的学者都普遍性的将日本与韩国在城市化过程视为是以政府主导城市化的典型。区别于英美等自然演进的城市化过程,日本与韩国政府在其中的作用有较大幅度的增加,政府不仅仅成为市场机制作用失灵的弥补者,政府还参与到城市化发展的规划,进行经济战略的规划并对私人企业制度的行为进行引导性的干预。与日本和韩国政府在加速城市化过程中的干预一样,我国的加速城市化的过程也是在政府干预较强的情况之下推进的,政府的干预随见于加速城市化的各个重要领域。有学者经过研究,发现政府的干预对于城市化的加速推进具有积极的影响作用,因此在解释我国与日本和韩国的加速城市化阶段速度问题的时候,很多的学认为相比较英国和美国,政府作用的加入对于加速提升城市化率的变化能够起到相当的作用。其次,我国与日本和韩国在加速城市化阶段,城市化率的速度变化和加速比较迅速。如上文分析,日本和韩国完成加速城市化的历程大约在 30 到 35 年左右,那么从粗略的估算看,每年城市化率增加的将达到 1.14 到 1.33 个百分点之间,我国从 1996 年以来的年均城市化率增加在 1.38 个百分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武;我国城市化的历史回顾与道路选择[J];安徽大学学报;1997年05期
2 陈文申;试论国家在制度创新过程中的基本功能——“诺斯悖论”的理论逻辑解析[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3 陈国灿;中国早期城市化的历史透视——以江南地区为中心的考察[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4 陈刚;;试论有限且有效的小政府[J];创新;2009年02期
5 刘耀彬,李仁东;转型时期中国城市化水平变动及动力分析[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3年01期
6 孙中和;中国城市化基本内涵与动力机制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01年11期
7 徐曙娜;政府与基础设施、基础产业[J];财经研究;2000年03期
8 方晓利;社会主义国家政府在制度创新中的作用[J];财经研究;2000年07期
9 于长革;;政府公共投资的经济效应分析[J];财经研究;2006年02期
10 刘东亮;;日本城市化加速时期政府就业政策及其启示[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2008年03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简新华;[N];光明日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王晓峰;美国政府经济职能及变化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2 邓淑莲;政府与基础设施的发展[D];上海财经大学;2001年
本文编号:282761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hongguanjingjilunwen/28276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