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宏观经济论文 >

秸秆循环利用模式、物流能流分析及功能评价

发布时间:2020-10-16 18:08
   当前,种养废弃物循环利用是现代农业与低碳经济领域的研究热点,秸秆循环利用能实现低耗能、低排放和高效率的目标,建立“高产优质、低投高效、节能减排”的秸秆循环利用模式及其运行保障体系,有利于促进循环农业生态系统的构建,是我国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生态经济理论为指导,将规范分析与实证研究相结合、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相融合,通过随机抽样调查和田间定位试验,以技术经济方法分析四川秸秆循环利用的模式、比例及效益,摸清秸秆循环利用的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特征,构建适宜的评价体系开展秸秆循环利用模式的服务功能评价和生命周期评价。本文也是一种探索,以期为种养废弃物高效循环利用及其农业生境过程控制的研究提供一种新的视角,为构建四川乃至西南地区现代循环农业发展战略提供参考。论文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 (1)提出了“小尺度循环农业模式、中等尺度循环农业模式和大尺度循环农业模式”这一分类体系,剖析了三种循环模式的特征及原理。 (2)四川“稻-麦”轮作区秸秆肥料化利用方式的比例最大,饲料化和原料化次之,沼气化利用比例最小。秸秆肥料化以秸秆直接还田模式为主,其中覆盖还田占主体,且单位面积秸秆利用量最大。秸秆原料化利用(主要指“秸秆-培养原料-食用菌”模式)的经济效益最高,其余方式的效益都较均衡。 (3)秸秆直接还田和菌废料还田模式下,有助于提高了农田作物籽粒养分吸收并向籽粒转移,提高了农田生态系统的养分利用率和养分再循环水平,且菌废料还田模式下,农田土壤系统氮素有盈余,养分利用转化率较高。 (4)菌废料还田模式下农田生态系统有机能值占系统总能值比例较高,化肥能值投入较少,系统净能值产出率高,能值投入率和环境负载率较低,环境压力小,可持续发展性能较强,发展潜力较大,特别是FR2菌废料还田模式是最适合的可持续循环模式。 (5)不同秸秆利用模式下农田生态系统的非市场服务价值明显高于市场价值,秸秆直接还田和菌废料还田模式的农田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均高于常规耕作模式,且具有较大的环境净化能力和土壤质量提升功能,尤其是菌废料还田模式消纳废弃物的价值远大于其农产品生产价值。 (6)三种典型秸秆利用模式的农作系统是造成潜在气候变暖、环境酸化、富营养化和土壤毒性的主要环节,其中秸秆废弃或焚烧、超量使用氮肥是导致潜在环境酸化和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农药、化肥的过量使用是造成潜在土壤毒素的关键因素。相比常规耕作模式,秸秆直接还田利用模式和“水稻-(秸秆)-食用菌-(菌废料)-小麦”秸秆循环利用模式有利于节能减排,缓解全球气候变暖,降低环境影响潜力。 (7)提出了“加强法规政策体系和评价考核指标体系建设;合理规划、优化循环农业产业结构与布局;推进秸秆等种养业废弃物循环利用技术研发、集成创新与示范,努力提高技术成果转化;创新市场化运作机制,加快秸秆产业化开发利用;提高基层科技推广人员和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六个方面的政策建议。
【学位单位】:四川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11
【中图分类】:F323.22;F224
【部分图文】:

模式示意图,循环农业,大尺度


四川酒酿造业比较发达,如何能提供充足的酿酒原料和形成酿酒副产物处理的有效途径,是产业发展的关键。“粮一酒一糟一猪一沼一粮”循环经济型现代农业生产模式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模式(图2.6),该模式集成现代种植、养殖、微生物、发酵工业和农业工程技术,通过采用丰产清洁技术生产出酿酒所需的专用粮,在酿酒过程中产生的副产物—酒糟用于饲料开发,用于饲喂猪牛等畜禽,畜禽粪便作为生产沼气的原料,而沼渣、沼液等再作为有机肥返回农田生产酿酒专用粮,从而实现农业系统物质、能量的多级循环利用,形成了各类物质在种养业之间、工农业之间、城乡之间的大循环。通过以上分析不难看出,农业循环模式由“小尺度农田模式”、“中尺度产业模式”向“大尺度区域模式”演变,不仅创造了同一产业内部形成循环链、提高产业功能的可能

秸秆,利用方式,四川省,秸秆肥


要有四种:秸秆肥料化、秸秆饲料化、秸秆原料化和秸秆沼气化(图3.3)。秸秆肥料化包括秸秆直接还田、堆沤还田和过腹还田,秸秆饲料化包括秸秆青贮、黄贮、氨化、碱化、糖化及微贮技术,秸秆原料化主要指秸秆作为原料用于食用菌培养,秸秆沼气化是指秸秆用作辅料发酵产气。节600受500画400霎300幂2001000肥料化饲料化原料化沼气化图3.3四川省秸秆主要循环利用方式 Fig.3.3Themainreeyelingwayofstrawin SiehuanProvince通过对四川典型农区调查分析表明,秸秆直接还田是调查样区秸秆利用的主要方

秸秆,循环利用,经济效益,方式


从秸秆不同利用方式的经济效益分析可以看出,秸秆原料化的经济效益最高,其余各种的效益都较均衡。不同样区由于秸秆利用方式和总量不同,秸秆循环利用总效益存在一定差异(图3.4)。四个样区每年利用秸秆的经济效益由高到低分别是:广汉,大邑,射洪,仁寿。4000035000300002500020000150001000050000.广汉口大邑.射洪口仁寿︵乞阅工x︶胡浅撼绷利用方式肥料化原料化饲料化燃料化图3.4秸秆循环利用方式的经济效益测算 Fig.3.4Economicbene众 5ofstrawreeyelinginthetyPic agriculturalregions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德国秸秆不焚烧 循环利用有奇招[J];新农业;2014年06期

2 ;用秸秆浆造纸[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04年07期

3 钟玲玲;;对玉米秸秆综合利用的思考[J];中国农业信息;2013年19期

4 ;2019年河北秸秆综合利用率保持在95%以上[J];中国蔬菜;2019年10期

5 张建强;雷卿;;宝鸡秸秆综合利用示范推广实践[J];农机科技推广;2019年08期

6 ;吉林省2019年秋冬季秸秆离田工作方案[J];吉林农业;2019年20期

7 王彩霞;高金龙;;蒲城县秸秆综合利用现状及对策[J];吉林农业;2019年20期

8 蒋丽;王丽;王丽影;;玉米秸秆全量还田技术[J];吉林农业;2019年20期

9 ;秸秆计划烧除,吉林打算这样干![J];吉林农业;2019年20期

10 崔耀军;刘勇;;农村秸秆综合利用问题及解决对策[J];吉林蔬菜;2019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雪松;秸秆循环利用模式、物流能流分析及功能评价[D];四川农业大学;2011年

2 李玉梅;秸秆预处理对土壤水肥因子及作物产量的影响[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3 毕于运;秸秆资源评价与利用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0年

4 陆文龙;秸秆改良农田土壤中氮磷形态分布及玉米生长发育特征[D];吉林大学;2016年

5 张金珠;干旱区秸秆覆盖对滴灌土壤水盐分布及棉花生长的调控效应[D];新疆农业大学;2013年

6 刘保平;作物秸秆的微生物降解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9年

7 张晓先;黑龙江省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工程发展方略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年

8 宋孝周;秸秆重组材制备及成板机理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年

9 宋籽霖;秸秆沼气厌氧发酵的预处理工艺优化及经济实用性分析[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3年

10 薛兰兰;秸秆覆盖保护性种植的土壤养分效应和作物生理生化响应机制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钱文文;农作物秸秆回收物流体系的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2015年

2 朱文;江苏省秸秆能源化利用潜力和利用方式评价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6年

3 王洪涛;吉林省秸秆综合利用产业发展模式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15年

4 成果;基于秸秆材料的现代建筑空间建构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3年

5 缪晓霖;张家港市秸秆综合利用中相关主体行为分析[D];南京农业大学;2012年

6 朱文家;秸秆综合开发利用中的农户行为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1年

7 罗平;秸秆回收物流系统构建及增值效益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

8 李壮;捆形玉米秸秆运输、储存技术的试验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16年

9 彭春艳;川中丘陵地区作物秸秆资源及利用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5年

10 王志锋;永城市秸秆处置问题的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84359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hongguanjingjilunwen/284359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9bc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