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产品创新能力评价模型研究
【学位单位】:大连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11
【中图分类】:F224;F832.2
【部分图文】:
本阶段主要任务是实施已完成的设计方案,制定并执行控制计划,并将新流程移交流程所有者。六西格玛设计实施路径及工具图如图2.1所示。2.13六西格玛设计在银行产品创新中的作用六西格玛设计的适用范围非常广泛,不仅适用于产品的研发创新,也同时适用于服务流程的设计开发。对于商业银行而言,六西格玛设计为银行产品创新提供了理念、方法、技术和工具支撑。(1)以客户为关注焦点的理念和技术在六西格玛设计中,以客户的需求作为产品创新的源头并贯穿于产品创新过程的始终,以客户的满意度作为验证产品质量的标准,设计的出发点和归宿都必须以客户满意为最高准则[58〕。当前银行产品创新设计普遍缺乏有效的计划,很难做到深入细致的客户需求调查和分析,即使收集到了充分客户信息,也缺乏有效的技术去使用这些信息,这使得设计出的新产品往往不能很好的满足客户的实际需求,而在产品推出市场后不得不采用“试错法”进行更正。对于我国的商业银行而言
杆之声和金融监管之声的相关要求。例如,为提升目标流程认可度,按照“80/20法则”对总行各部门和相关分行访谈中提出的130个问题进行了分层帕累托分析(见图3.1),显示出反馈意见主要集中在需要健全新产品创新机制、流程步骤、角色与职能、管理指标、考核、快速创新流程等6个方面,在全部问题中占比86%,然后在设计产品创新流程体系中聚焦解决这些主要问题,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又如,通过实地考察国际一流银行的产品创新流程和实验室,参加和体验了产品创意筛选、产品创新融合团队运作和产品创新决策会议,对国际一流银行的产品创新流程体系进行了标杆研究和差距分析,借鉴国际一流银行的成功实践,组建了用于创意集成和原型模拟测试的产品创新实验室、用于跟踪客户产品服务体验的的客尸体验中心,提高了产品创新的科学水从。分层帕累托分析如图3.1所示:3025120
涵盖了适用于战略型和扩一展型产品创新的“标准创新流程”,适用于不含IT实施的累进型、单一类别业务功能的扩展型产品创新的“快速创新流程”,以及配套的流程管理体系(见图3.2)。整个流程的阶段式进程从多个“概念筛选”*“概念定位”*“概念精化”*“初步设计”*“详细设计”*“产品定型”,体现出由浅入深、去粗取精的“漏斗”效应。“创新流程管理体系”是保证流程高效、高质量运转的前提。体系中划分了新产品创新决策、创新管理、创新实施、创新支持的各类责任主体,以及流程运作中的相应角色,以新产品创新责任部门牵头组建项目团队方式运作。创新流程管理体系如图3.2所示。3.4.2基于产业化运作和模块化管理的创新流程体系方法基于产业化运作和模块化管理的创新流程体系方法由创意评估、任务确定、需求分析、方案设计、构建测试、产品面世等6个模块组成高质量、高效率的新产品研发流水线。创新流程的前端与产品发展战略规划指引下的创意产生环节衔接,开发过程中和IT流程融合,后端与产品管理无缝隙连接,流程管理贯穿全过程的关键节点。各个模块的具体内容如下:(l)创意评估阶段主要通过内外部评分对从全行收集到的各式各样的创意进行筛选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恬;中国商业银行的产品创新与风险定价[J];南方金融;2004年02期
2 吴洪涛;;对我国商业银行发展银行保险业务的思考[J];南方金融;2008年06期
3 吕彦昭;郑杨;陈娟;;基于客户价值的我国商业银行产品创新[J];北方经贸;2006年08期
4 田小华;;基于AHP的商业银行顾客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消费导刊;2007年09期
5 姜卉;邹积峰;盛峰;;技术创新型企业的构建模式研究[J];价值工程;2007年01期
6 柏娟娜;崔利荣;;应用六西格玛(6σ)管理提高银行的顾客满意度[J];价值工程;2007年08期
7 李龙一;蒋媛媛;;基于六西格玛设计的产品创新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0年11期
8 陈筱宇;;关于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一些思考[J];科技经济市场;2006年04期
9 刘安霞;陈昭旭;李晓彪;;我国商业银行金融产品创新现状及对策研究[J];科学决策;2010年02期
10 顾临水;;模块化理论对银行产品创新的启示[J];现代金融;2010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孙伯灿;提高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竞争力的实证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2 孙宏;我国商业银行产品创新管理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陶书军;六西格玛管理在银行服务质量改善中的应用[D];南京理工大学;2007年
2 张宗盛;基于MDA架构的民生银行客户交流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中南大学;2008年
3 梁秉毅;论六西格玛管理方法及其在商业银行电子银行业务中的应用[D];暨南大学;2007年
4 廖磊;基于技术融合下的IT企业技术创新的动态演化机制[D];江西财经大学;2009年
5 陈春明;FBU公司精益六西格玛战略实施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6 方圆;精益六西格玛方法研究[D];东北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84940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hongguanjingjilunwen/28494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