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宏观经济论文 >

集体土地参与田园养老地产开发模式研究

发布时间:2020-11-18 07:39
【摘要】:伴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老年人口结构出现新的特征,中低龄老年群体比例凸显、养老需求激增且出现回归、尊重、价值实现等高级层次需求。近几年越来越多的城市老人选择到近郊生态基底条件优越的乡村开展田园养老活动,这种现象已经受到学术界和社会的关注。田园休闲养老是一种新市场和新事物,同时也是乡村振兴、城乡统筹发展的一个方向,国家对康养、旅游的大力支持,吸引了一批批社会力量投入乡村建设,养老地产项目的开发也逐渐地渗透到乡村社区,田园养老地产成为养老模式的一种补充。与此同时,在中国乡村的土地上进行的休闲养老项目因土地获取、开发运作模式和利益问题导致的社会冲突也层出不穷。因此,本文围绕(闲置)集体土地参与视角下促使田园养老地产开发的动因、合作开发模式和利益机制等问题展开研究,以期对我国田园养老地产项目开发具有较好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参考价值。(1)首先通过文献和案例分析,对我国养老地产的开发模式和用地现状进行分析,得出在政策环境支持和制度变迁下,集体土地以其价值显化、供应量、成本等优势成为养老地产的一个选择方向。结合目前乡村田园养老的发展趋势,提出新型集体经济组织下以股份合作的路径实现村集体组织、农民的权能合力建设,以此为基础同社会力量进行养老地产开发的适用性和创新实现,为后续研究奠定基础。(2)结合驱力理论,从系统的整体性、有机关联性以及结构层次性出发,通过文献研究和专家访谈形式对促进田园养老地产开发的驱动因素进行了认识性系统构建,分析阐释了需求、供给、支持、中介等四个维度下的要素构成,合并优化为19个因素指标。然后利用ISM解释结构模型构建了田园养老地产开发驱动系统的层级结构图,并结合MIAMAC象限图分析驱动因素之间的传递路径和协同交互机制,总结出市场推力、供给拉力、支持和中介系统辅助联结的作用机理,得出供给维度中的利益相关者参与和组织合作对田园养老地产的主导激励和传递作用,以此展开利益相关者共生合作模式的研究。(3)运用利益相关者理论并协同共生理论的分析方法,对田园养老地产开发运作过程中的利益相关者进行了识别和核心界定,从决定开发模式构建的关键——核心利益相关者组织合作入手,分别按照共生组织模式和共生行为模式结合田园养老地产开发的特点加以分析和比较,提出核心利益相关者一体化互惠共生的利益共生机理,构建了以开发运营企业、集体组织、农民和当地政府为核心网络层的共生网络关系概念模型。(4)以保证田园养老地产一体化互惠的效益最大化为前提,提出以“企业主导+集体组织协同+农民、政府参与监督”的多主体运作模式,完善复合地产开发、养生养老服务、休闲农业创新等丰富的养老产品和多元化服务体系,并考虑到权属问题采用“使用权出租+服务费用”的盈利模式。其次,根据核心利益主体的利益诉求,设计分析基于Shapley值法的田园养老地产开发合作主体间的利益分配,将资源贡献、风险分担和利益相关者满意度三个影响因素作为分配修正指标,构建了组合因素下的适合田园养老地产合作开发项目的Shapley值法利益分配修正模型。最后,选取与本研究的核心理念和运作模式较为一致的乌托邦共享田园疗养村实操项目作为案例分析对象,对其运作模式和内容、利益主体共生模式等进行分析,利用上文构建的Shapley值修正模型对利益进行优化分配,结果表明一体化互惠共生合作下的利益分配更能促进项目长期稳定发展和分配的公平性和效率性。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矿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F299.23;F323.89;F321.1
【文章目录】: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问题提出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4 研究概念与范围界定
    1.5 国内外研究综述
    1.6 研究思路及方法
2 集体土地参与田园养老地产开发适用性分析
    2.1 现有养老地产开发模式分析
    2.2 集体土地参与适用性分析
    2.3 集体土地参与方式与激励效益
    2.4 本章小结
3 田园养老地产开发驱动因素与协同机理分析
    3.1 驱动系统维度与因素识别
    3.2 基于ISM的驱动系统层次分析
    3.3 驱动因素作用与系统协同机理
    3.4 本章小结
4 田园养老地产开发利益相关者一体化互惠共生模式
    4.1 利益相关者分析与识别
    4.2 利益相关者属性与分类
    4.3 利益相关者一体化互惠共生合作机理
    4.4 本章小结
5 田园养老地产开发运作模式与利益分配设计
    5.1 开发运作模式
    5.2 利益分析与分配原则
    5.3 基于Shapley值修正的利益分配
    5.4 本章小结
6 案例分析—乌托邦共享田园疗养村
    6.1 案例概况及运作模式
    6.2 利益相关者共生模式分析
    6.3 利益分析与分配优化
    6.4 开发机制建议
    6.5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研究创新点
    7.3 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表1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春霞;高方方;;弘阳地产资金或承压 在港上市后连续高息发债[J];商讯;2019年01期

2 杨现华;;光明地产关联交易左右手[J];地产;2019年08期

3 林增杰;;对地产经营若干问题的研究[J];中国土地科学;1992年05期

4 叶明桥;;我国养老地产经营模式分析[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5年06期

5 季朗超;美国的地产经营[J];中国房地信息;1996年05期

6 张远秀;农村地产经营初探[J];经济问题探索;1994年10期

7 季朗超;美国的地产经营模式[J];中国房地产;1995年12期

8 丛明;;城市地产经营问题的探讨[J];广州研究;1987年11期

9 马海发,李桂娥;农村改革的重新定义——从“联产承包责任制”到“地产经营责任制”[J];中国农村经济;1988年04期

10 许绍基;曾奇明;;广州市有偿使用土地的实践和思考[J];广州研究;1988年09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姚曼;中国养老地产行业研究报告[D];北京外国语大学;2019年

2 刘文慧;集体土地参与田园养老地产开发模式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9年

3 蒋国健;上海市慧享福养老地产项目的竞争战略[D];厦门大学;2018年

4 曹宇晶;基于市场需求的养老地产开发模式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8年

5 王振峰;适合房地产企业的养老地产开发运营模式研究[D];天津大学;2018年

6 田梨;产业融合视角下养老地产经济价值提升研究[D];郑州大学;2019年

7 康战锋;PPP模式在养老地产项目开发中的应用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18年

8 张来强;城镇化背景下村镇综合地产开发项目选址研究[D];华北理工大学;2018年

9 兰星;基于可拓理论的养老地产项目风险评价研究[D];贵州财经大学;2018年

10 张悦;人民币汇率对上证地产指数的影响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88848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hongguanjingjilunwen/288848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909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