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物质流和生态足迹核算的甘肃省循环经济评价研究
发布时间:2020-12-03 02:14
本研究以物质流和生态足迹为核心工具,对甘肃省物质流代谢和生态足迹现状进行系统分析,评估甘肃省循环经济发展规模、结构特点和运行效率,进而结合其它要素,应用层次分析法(AHP)对甘肃省循环经济发展的状况进行评分。目的在于为甘肃省循环经济的合理规划和发展、科学发展模式的提出以及积极有效发展战略的制定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包括:1.从生态经济、资源-环境-经济、物质流动、经济增长、可持续发展等不同视角对循环经济的内涵做了回顾,比较了循环经济与传统经济、可持续发展、和谐社会、生态经济、知识经济、清洁生产、生态工业园、资源节约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等相关概念,并指出了发展循环经济的十大误区,进而以物质流分析、生态效率、生态足迹为重点对国内外循环经济研究的方法进行综述,提出现阶段循环经济评价中存在的问题。2.从经济、资源、社会、环境四个方面分析了甘肃省循环经济发展的现状、优势和不足。(1)经济方面,1995-2008年GDP增长611.24%,人均GDP增长565.44%,三次产业增加值中贡献率最大的是第三产业;从工业经济结构看,甘肃省工业经济主要是以原料加工、能源开采...
【文章来源】:兰州大学甘肃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87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图表目录
第一章 导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的目的和内容
1.3 研究的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现实意义
1.4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1.4.1 思路
1.4.2 方法
第二章 循环经济的基本概念及评价研究进展
2.1 循环经济概念
2.1.1 基本概念
2.1.2 循环经济与相关概念的比较
2.1.3 发展循环经济的十大认识误区
2.2 循环经济评价研究进展
2.2.1 物质流分析
2.2.2 生态足迹
2.2.3 生态效率
2.2.4 综合评价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甘肃省循环经济发展的现实基础
3.1 甘肃省循环经济系统边界选取
3.2 甘肃省循环经济现实基础
3.2.1 经济子系统
3.2.2 资源子系统
3.2.3 社会子系统
3.2.4 环境子系统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甘肃省物质流核算
4.1 数据来源和处理方法
4.1.1 数据来源
4.1.2 处理方法
4.2 区域内开采核算
4.2.1 核算说明
4.2.2 开采核算
4.3 区域内进出口核算
4.3.1 核算说明
4.3.2 进出口核算
4.4 区域内过程排放核算
4.4.1 核算说明
4.4.2 过程排放核算
4.5 区域内平衡项核算
4.5.1 核算说明
4.5.2 平衡项核算
4.6 区域内隐藏流核算
4.6.1 核算说明
4.6.2 隐藏流核算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甘肃省物质流分析
5.1 输入端物质流分析
5.1.1 输入端物质流的规模和结构
5.1.2 输入端物质流效率和强度
5.2 输出端物质流分析
5.2.1 输出端物质流规模和结构
5.2.2 输出端物质流强度和效率
5.3 物质消耗分析
5.3.1 物质消耗的规模和结构
5.3.2 物质消耗的强度和效率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甘肃省生态足迹计算及协整分析
6.1 生态足迹相关指标及其计算方法
6.1.1 生态足迹
6.1.2 生态承载力
6.1.3 生态赤字
6.1.4 生态经济发展能力
6.2 协整理论与误差修正模型
6.2.1 协整理论
6.2.2 误差修正模型
6.2.3 Granger因果检验
6.3 甘肃省生态足迹动态分析
6.3.1 生态足迹的动态变化
6.3.2 生态承载力的动态变化
6.3.3 生态赤字的动态变化
6.3.4 万元GDP生态足迹的动态变化
6.3.5 经济增长与生态足迹协整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基于物质流和生态足迹核算的循环经济评价体系构建和实例分析
7.1 甘肃省循环经济评价说明
7.1.1 基本原则
7.1.2 基本步骤
7.1.3 指标标准化模型
7.1.4 评价标准
7.1.5 评价指数计算模型
7.2 甘肃省循环经济综合评价
7.2.1 指标体系的选择和设计
7.2.2 判断矩阵的建立和求解
7.2.3 层次总排序
7.2.4 数据标准化
7.2.5 综合评价
7.3 本章小结
第八章 讨论与结论
8.1 讨论
8.1.1 甘肃省的物质流状况
8.1.2 甘肃省的生态足迹
8.1.3 甘肃省循环经济的综合评价
8.2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本文编号:2895826
【文章来源】:兰州大学甘肃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87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图表目录
第一章 导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的目的和内容
1.3 研究的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现实意义
1.4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1.4.1 思路
1.4.2 方法
第二章 循环经济的基本概念及评价研究进展
2.1 循环经济概念
2.1.1 基本概念
2.1.2 循环经济与相关概念的比较
2.1.3 发展循环经济的十大认识误区
2.2 循环经济评价研究进展
2.2.1 物质流分析
2.2.2 生态足迹
2.2.3 生态效率
2.2.4 综合评价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甘肃省循环经济发展的现实基础
3.1 甘肃省循环经济系统边界选取
3.2 甘肃省循环经济现实基础
3.2.1 经济子系统
3.2.2 资源子系统
3.2.3 社会子系统
3.2.4 环境子系统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甘肃省物质流核算
4.1 数据来源和处理方法
4.1.1 数据来源
4.1.2 处理方法
4.2 区域内开采核算
4.2.1 核算说明
4.2.2 开采核算
4.3 区域内进出口核算
4.3.1 核算说明
4.3.2 进出口核算
4.4 区域内过程排放核算
4.4.1 核算说明
4.4.2 过程排放核算
4.5 区域内平衡项核算
4.5.1 核算说明
4.5.2 平衡项核算
4.6 区域内隐藏流核算
4.6.1 核算说明
4.6.2 隐藏流核算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甘肃省物质流分析
5.1 输入端物质流分析
5.1.1 输入端物质流的规模和结构
5.1.2 输入端物质流效率和强度
5.2 输出端物质流分析
5.2.1 输出端物质流规模和结构
5.2.2 输出端物质流强度和效率
5.3 物质消耗分析
5.3.1 物质消耗的规模和结构
5.3.2 物质消耗的强度和效率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甘肃省生态足迹计算及协整分析
6.1 生态足迹相关指标及其计算方法
6.1.1 生态足迹
6.1.2 生态承载力
6.1.3 生态赤字
6.1.4 生态经济发展能力
6.2 协整理论与误差修正模型
6.2.1 协整理论
6.2.2 误差修正模型
6.2.3 Granger因果检验
6.3 甘肃省生态足迹动态分析
6.3.1 生态足迹的动态变化
6.3.2 生态承载力的动态变化
6.3.3 生态赤字的动态变化
6.3.4 万元GDP生态足迹的动态变化
6.3.5 经济增长与生态足迹协整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基于物质流和生态足迹核算的循环经济评价体系构建和实例分析
7.1 甘肃省循环经济评价说明
7.1.1 基本原则
7.1.2 基本步骤
7.1.3 指标标准化模型
7.1.4 评价标准
7.1.5 评价指数计算模型
7.2 甘肃省循环经济综合评价
7.2.1 指标体系的选择和设计
7.2.2 判断矩阵的建立和求解
7.2.3 层次总排序
7.2.4 数据标准化
7.2.5 综合评价
7.3 本章小结
第八章 讨论与结论
8.1 讨论
8.1.1 甘肃省的物质流状况
8.1.2 甘肃省的生态足迹
8.1.3 甘肃省循环经济的综合评价
8.2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本文编号:289582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hongguanjingjilunwen/28958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