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闲城市与深圳建设先行示范区研究
发布时间:2020-12-22 04:28
休闲城市是城市的社会、文化、经济和生态综合协调发展的高级阶段,它与深圳建设先行示范区的全球标杆城市发展目标是一致的。倡导建设休闲城市有利于城市的功能全面地向国际化的方向发展。深圳休闲城市建设,应加强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建设,拓展休闲环境与空间;增强人性化的休闲服务设施,提升休闲设施与服务水平;加大休闲产业综合发展,提高休闲产业与经济指数;树立现代休闲观,提升休闲品质;加强自我宣传,倡导城市慢生活。
【文章来源】: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08期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一、休闲城市的内涵与要素
(一)休闲城市的内涵
(二)休闲城市的要素
二、休闲城市与深圳建设先行示范区的内在关联及启示
(一)休闲城市与深圳建设先行示范区的内在关联
1.思想层面的一致性。
2.现代化国际化设施的一致性。
3.创新创造的一致性。
4.文化内核的一致性。
5.生态宜居的一致性。
(二)休闲城市对深圳建设先行示范区的启示
三、深圳建设休闲城市存在的问题
(一)休闲空间与环境较差
(二)休闲设施与服务有待提升
(三)休闲经济与产业有待提升
(四)休闲生活与消费有待提升
(五)旅游休闲关注度差距较大
四、深圳建设休闲城市的具体建议
(一)加强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建设,拓展休闲空间与环境
1.科学合理开发自然资源,优化大众休闲空间发展格局。
2.推进传统、现代休闲文化融合发展,增强城市人文内涵。
(二)增加人性化的休闲服务设施,提升休闲设施与服务水平
1.建设市级文化设施。
2.建设区级以下文化设施。
(三)加大休闲产业综合发展,提高休闲产业与经济指数
1.客观重视差异,追求人均意义上的休闲产业增长。
2.加强技术创新,提高休闲产业发展的竞争优势。
3.开发人力资本,形成休闲产业发展的关键力量。
(四)树立现代休闲观,提升城市休闲品质
1.区分传统与现代休闲,培育现代化的休闲观。
2.开展丰富多彩休闲活动,提高休闲生活与消费水平。
3.打造文化活动品牌,提升休闲文化品位。
(五)加强自我宣传,倡导城市慢生活
1.创新城市宣传方式,着重宣传深圳城市的个性。
2.大力推广带薪休假制度,倡导慢生活。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城景交融 相得益彰——杭州“休闲城市"理念下西湖景区城景互动的优化策略研究[J]. 方晔,杨敏,王卡. 华中建筑. 2006(06)
[2]休闲:生命本体意义上的解读[J]. 刘海春. 浙江社会科学. 2005(05)
[3]休闲:一个新的社会文化现象[J]. 马惠娣. 科学对社会的影响. 2004(03)
[4]面向新世纪长沙构筑生态休闲城市的实证分析[J]. 唐跃工. 长沙大学学报. 2004(01)
[5]人类文化思想史中的休闲——历史·文化·哲学的视角[J]. 马惠娣.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03(01)
硕士论文
[1]论我国休闲产业的发展及其文化建设[D]. 毛冬宝.中南大学 2002
本文编号:2931129
【文章来源】: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08期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一、休闲城市的内涵与要素
(一)休闲城市的内涵
(二)休闲城市的要素
二、休闲城市与深圳建设先行示范区的内在关联及启示
(一)休闲城市与深圳建设先行示范区的内在关联
1.思想层面的一致性。
2.现代化国际化设施的一致性。
3.创新创造的一致性。
4.文化内核的一致性。
5.生态宜居的一致性。
(二)休闲城市对深圳建设先行示范区的启示
三、深圳建设休闲城市存在的问题
(一)休闲空间与环境较差
(二)休闲设施与服务有待提升
(三)休闲经济与产业有待提升
(四)休闲生活与消费有待提升
(五)旅游休闲关注度差距较大
四、深圳建设休闲城市的具体建议
(一)加强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建设,拓展休闲空间与环境
1.科学合理开发自然资源,优化大众休闲空间发展格局。
2.推进传统、现代休闲文化融合发展,增强城市人文内涵。
(二)增加人性化的休闲服务设施,提升休闲设施与服务水平
1.建设市级文化设施。
2.建设区级以下文化设施。
(三)加大休闲产业综合发展,提高休闲产业与经济指数
1.客观重视差异,追求人均意义上的休闲产业增长。
2.加强技术创新,提高休闲产业发展的竞争优势。
3.开发人力资本,形成休闲产业发展的关键力量。
(四)树立现代休闲观,提升城市休闲品质
1.区分传统与现代休闲,培育现代化的休闲观。
2.开展丰富多彩休闲活动,提高休闲生活与消费水平。
3.打造文化活动品牌,提升休闲文化品位。
(五)加强自我宣传,倡导城市慢生活
1.创新城市宣传方式,着重宣传深圳城市的个性。
2.大力推广带薪休假制度,倡导慢生活。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城景交融 相得益彰——杭州“休闲城市"理念下西湖景区城景互动的优化策略研究[J]. 方晔,杨敏,王卡. 华中建筑. 2006(06)
[2]休闲:生命本体意义上的解读[J]. 刘海春. 浙江社会科学. 2005(05)
[3]休闲:一个新的社会文化现象[J]. 马惠娣. 科学对社会的影响. 2004(03)
[4]面向新世纪长沙构筑生态休闲城市的实证分析[J]. 唐跃工. 长沙大学学报. 2004(01)
[5]人类文化思想史中的休闲——历史·文化·哲学的视角[J]. 马惠娣.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03(01)
硕士论文
[1]论我国休闲产业的发展及其文化建设[D]. 毛冬宝.中南大学 2002
本文编号:293112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hongguanjingjilunwen/29311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