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情境视角下消费者对可追溯猪肉实际选择行为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1-01-27 16:12
研究消费者对可追溯猪肉的实际选择行为,对于促进可追溯猪肉市场推广、完善猪肉可追溯体系建设和推进生猪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基于现实情境视角,借鉴人口迁徙推拉理论中的PPM模型,从推力、拉力和锚定三大作用力的角度构建理论框架,分析消费者对可追溯猪肉实际选择行为影响因素的作用机理。利用北京市猪肉消费者的调查数据,采用双尾截取Tobit模型,实证分析各因素对消费者可追溯猪肉实际选择行为的影响,并通过计算边际效应或弹性识别其影响程度。研究发现:消费者认知对可追溯猪肉实际选择行为具有显著拉力作用,尤其是对可追溯猪肉优势属性信任程度的拉力作用更大;可追溯食品消费经历具有调节效应,可以进一步强化消费者认知的拉力作用;收入、城乡身份、家庭人口结构对消费者可追溯猪肉实际选择行为具有显著锚定作用。据此提出应加大对可追溯猪肉优势属性的宣传和溯源能力、质量安全保障水平的监管,加快推进完善猪肉可追溯体系建设等政策启示。
【文章来源】: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4)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3 页
【文章目录】:
一、影响因素框架构建与作用机理
1.概念界定
2.PPM框架下消费者可追溯猪肉实际选择行为的影响因素
3.影响因素的作用机理模型
二、数据来源、变量选择与研究方法
1.数据来源
2.变量选择
(1)可追溯猪肉实际选择行为。
(2)推力作用。
(3)拉力作用。
(4)锚定作用。
(5)控制变量。
3.研究方法
(1)双尾截取Tobit模型构建。
(2)基于双尾截取Tobit模型的边际效应、弹性测算。
三、实证分析
1.推力、拉力和锚定的作用检验
(1)推力作用。
(2)拉力作用。
(3)锚定作用。
(4)控制变量。
2.基于双尾截取Tobit模型的边际效应、弹性测算
四、结论与启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消费者信任对可追溯食品偏好和支付意愿影响研究——基于中国大中型城市可追溯富士苹果消费者的问卷调查[J]. 梁飞,马恒运,刘瑞峰. 农业经济与管理. 2019(06)
[2]消费者对显示“瘦肉精”检测标识的可追溯猪肉的支付溢价[J]. 徐玲玲,于甜甜,陈秀娟,吴林海.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19(09)
[3]消费者可追溯猪肉购买决策行为中的诱饵效应研究[J]. 吴林海,刘平平,陈秀娟. 中国食品安全治理评论. 2018(02)
[4]信息源信任对消费者可追溯猪肉购买意愿的影响研究——基于上海市和济南市1009份消费者问卷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J]. 孟晓芳,刘增金,张莉侠,李玉峰. 上海农业学报. 2019(02)
[5]具有事前质量保证与事后追溯功能的可追溯信息属性的消费偏好研究[J]. 吴林海,龚晓茹,陈秀娟,朱淀.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8(08)
[6]基于微分博弈的食品供应链溯源信息共享行为协调机制研究[J]. 宋焕,王瑞梅,马威.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3)
[7]老龄化背景下城乡居民食物消费模式的量化分析[J]. 邓婷鹤,聂凤英,李辉尚. 消费经济. 2018(02)
[8]收入增长和城市化对液态奶消费结构的影响[J]. 翟世贤,张彩萍,白军飞. 中国农村经济. 2017(08)
[9]食品安全事件影响下的消费替代意愿分析——以肯德基食品安全事件为例[J]. 靳明,赵敏,杨波,张英. 中国农村经济. 2015(12)
[10]收入增长对城镇居民食物消费模式的影响[J]. 郑志浩,高颖,赵殷钰. 经济学(季刊). 2016(01)
博士论文
[1]基于质量安全的中国猪肉可追溯体系运行机制研究[D]. 刘增金.中国农业大学 2015
本文编号:3003343
【文章来源】: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4)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3 页
【文章目录】:
一、影响因素框架构建与作用机理
1.概念界定
2.PPM框架下消费者可追溯猪肉实际选择行为的影响因素
3.影响因素的作用机理模型
二、数据来源、变量选择与研究方法
1.数据来源
2.变量选择
(1)可追溯猪肉实际选择行为。
(2)推力作用。
(3)拉力作用。
(4)锚定作用。
(5)控制变量。
3.研究方法
(1)双尾截取Tobit模型构建。
(2)基于双尾截取Tobit模型的边际效应、弹性测算。
三、实证分析
1.推力、拉力和锚定的作用检验
(1)推力作用。
(2)拉力作用。
(3)锚定作用。
(4)控制变量。
2.基于双尾截取Tobit模型的边际效应、弹性测算
四、结论与启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消费者信任对可追溯食品偏好和支付意愿影响研究——基于中国大中型城市可追溯富士苹果消费者的问卷调查[J]. 梁飞,马恒运,刘瑞峰. 农业经济与管理. 2019(06)
[2]消费者对显示“瘦肉精”检测标识的可追溯猪肉的支付溢价[J]. 徐玲玲,于甜甜,陈秀娟,吴林海.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19(09)
[3]消费者可追溯猪肉购买决策行为中的诱饵效应研究[J]. 吴林海,刘平平,陈秀娟. 中国食品安全治理评论. 2018(02)
[4]信息源信任对消费者可追溯猪肉购买意愿的影响研究——基于上海市和济南市1009份消费者问卷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J]. 孟晓芳,刘增金,张莉侠,李玉峰. 上海农业学报. 2019(02)
[5]具有事前质量保证与事后追溯功能的可追溯信息属性的消费偏好研究[J]. 吴林海,龚晓茹,陈秀娟,朱淀.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8(08)
[6]基于微分博弈的食品供应链溯源信息共享行为协调机制研究[J]. 宋焕,王瑞梅,马威.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3)
[7]老龄化背景下城乡居民食物消费模式的量化分析[J]. 邓婷鹤,聂凤英,李辉尚. 消费经济. 2018(02)
[8]收入增长和城市化对液态奶消费结构的影响[J]. 翟世贤,张彩萍,白军飞. 中国农村经济. 2017(08)
[9]食品安全事件影响下的消费替代意愿分析——以肯德基食品安全事件为例[J]. 靳明,赵敏,杨波,张英. 中国农村经济. 2015(12)
[10]收入增长对城镇居民食物消费模式的影响[J]. 郑志浩,高颖,赵殷钰. 经济学(季刊). 2016(01)
博士论文
[1]基于质量安全的中国猪肉可追溯体系运行机制研究[D]. 刘增金.中国农业大学 2015
本文编号:300334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hongguanjingjilunwen/30033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