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宏观经济论文 >

中国产品质量发展的长效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21-02-23 17:21
  促进产品质量发展是改善民生的需要,也是提升我国产品国际竞争力的需要,更是中国经济转型的必然选择。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以“中国产品质量发展的长效机制研究”作为选题,运用经济学的分析工具,在现有产品质量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借鉴国外的经验,针对我国产品质量发展的现状,探索有助于促进产品质量发展的长效机制,设计适合我国产品质量发展的政府监管模式,为我国产品质量发展实践提供借鉴。因此,研究我国产品质量发展的长效机制,切合我国实际,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在对“产品质量”、“产品质量发展”等概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对概念的指标及其测量方法进行了探讨,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产品质量发展的历史、现状及其面临的问题进行了总结概括,并从供求机制、价格机制、竞争机制、信息机制和收入分配出发,运用时间序列数据和面板数据,对影响中国产品质量发展的因素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最后,文章就如何构建有助于促进产品质量发展的长效机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并对下一步研究提出展望。本文共分为九个部分,各部分内容介绍如下:第一章绪论。本章指出了论文选题的背景及研究的意义,然后综述了国内外关于产品质量发展的研究... 

【文章来源】:武汉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217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中文摘要
Abstract
表目次
图目次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论题的提出
    二、研究意义
    三、国内外文献综述
    四、研究思路、方法和内容
    五、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
第二章 产品质量发展的基本理论
    第一节 基本概念的界定
        一、“产品”的界定
        二、“产品质量”的含义及其演进
        三、“产品质量发展”的概念与意义
    第二节 中国产品质量发展的历史与现状分析
        一、“产品质量发展”的评价与测量
        二、中国产品质量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第三节 关于产品质量发展长效机制的理论框架
        一、产品质量发展长效机制的内涵
        二、经济性机制
        三、非经济性机制
第三章 供求机制、价格机制与产品质量发展
    第一节 供求机制、价格机制与产品质量供需均衡
        一、总量供求矛盾对产品质量发展的影响
        二、产品质量供给及其变动规律
        三、产品质量需求及其变动规律
        四、产品质量供需均衡的实现
    第二节 关于产品供给总量影响产品质量发展的实证研究
        一、研究假设
        二、模型设定与研究方法
        三、变量选择与数据说明
        四、实证结果与检验分析
        五、结论
    第三节 关于价格因素影响产品质量发展的实证研究
        一、研究假设
        二、实证模型与研究方法
        三、指标选取与数据说明
        四、实证分析
        五、结论
第四章 竞争机制与产品质量发展
    第一节 产品质量竞争机制的内涵、特点及其实现条件
        一、产品质量竞争机制的内涵
        二、产品质量竞争机制的特点
        三、产品质量竞争机制的实现条件
    第二节 垄断或竞争的市场结构与厂商的质量决策
        一、完全竞争条件下厂商的质量决策
        二、不完全竞争条件下厂商的质量决策
    第三节 竞争机制对产品质量发展的影响
        一、行政性进入壁垒与产品质量发展
        二、贸易自由化与产品质量发展
        三、“可竞争性”对于产品质量发展的重要性
    第四节 关于竞争机制影响产品质量发展的实证研究
        一、研究假设
        二、实证模型与研究方法
        三、指标选取与数据说明
        四、实证分析
        五、结论
第五章 信息机制与产品质量发展
    第一节 质量信息不对称与“劣币驱逐良币”现象
        一、质量信息不对称的概念
        二、质量信息不对称与市场失灵
    第二节 产品质量信息供求机制及其动态变化
        一、产品质量信息供给与信号传递机制
        二、产品质量信息需求与信息甄别机制
        三、产品质量信号传递与信息甄别的动态变化
    第三节 关于信息机制影响产品质量发展的实证研究
        一、研究假设
        二、模型设定与研究方法
        三、变量选取与数据说明
        四、实证分析
        五、结论
第六章 收入分配与产品质量发展
    第一节 收入分配与产品质量的供给和需求
        一、收入分配对产品质量需求的影响
        二、收入分配对产品质量供给的影响
    第二节 收入分配对产品质量供需均衡的影响
        一、收入分配结构与产品质量的市场分割
        二、收入约束条件下最低质量标准对产品质量供需均衡的影响
    第三节 关于收入分配影响产品质量发展的实证研究
        一、研究假设
        二、实证模型与研究方法
        三、指标选取与数据说明
        四、实证分析
        五、结论
第七章 主要发达国家产品质量发展的经验借鉴
    第一节 德国产品质量发展的经验
        一、战后德国产品质量发展概况
        二、德国产品质量发展监管体系的建立
        三、德国的产品质量认证与标准化体系
        四、德国的职业教育与产品质量发展
    第二节 美国产品质量发展的经验
        一、美国“质量振兴法案”的提出
        二、加强以产品质量为核心的立法
        三、产品质量监管机构及其职责分工
        四、以市场化方式开展产品质量认证认可
        五、通过颁发“波多里奇质量奖”培育追求卓越的质量文化
    第三节 日本产品质量发展的经验
        一、日本战后“质量复兴”战略的背景
        二、日本战后“质量复兴”战略的主要内容
        三、“质量复兴”战略在日本取得成功的原因
第八章 我国产品质量发展长效机制的构建
    第一节 产品质量发展自运行过程中的障碍分析
        一、产品质量存在外部性
        二、产品质量信息存在不对称性
        三、“可竞争性”的市场环境难以自发形成
        四、产品质量具有一定的公共性
        五、产品质量发展自运行难以适应国际竞争的需要
    第二节 政府对产品质量发展进行干预的形式
        一、税收和补贴
        二、对产品质量进行立法
        三、对产品质量进行行政监管
        四、提供产品质量信息服务
        五、政府直接或间接提供产品
    第三节 我国产品质量发展长效机制的构建
        一、在尊重市场逻辑的基础上深化产品价格机制和竞争机制改革
        二、大力推进产品质量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三、培育和促进产品质量服务市场的发展
        四、采取措施大力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
        五、进一步完善产品质量发展的法治建设
        六、培育有助于促进产品质量发展的文化土壤
研究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科研论文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日本质量文化的创新机制研究——兼及日本质量文化的当代困境[J]. 万君宝,汤超义.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1(04)
[2]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理论阐释与实践反思——《以质量看待增长》及《中国经济增长质量报告2010》简评[J]. 周立群.  社会科学研究. 2011(03)
[3]应对经济危机应关注企业和谐发展[J]. 沈楼燕,邱力生.  生产力研究. 2011(03)
[4]中国产品质量缺陷形成的政治经济学分析[J]. 文建东.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2010(05)
[5]企业实行标准化的战略意义[J]. 鲁丽石.  品牌与标准化. 2010(14)
[6]质量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作用[J]. 程虹.  质量技术监督研究. 2010(03)
[7]监管博弈与监管制度有效性——产品质量监管的法经济学视角[J]. 谢地,孙志国.  学习与探索. 2010(02)
[8]商品质量、企业利润与市场结构分析[J]. 佘时飞.  市场经济与价格. 2010(03)
[9]我国跨区划公共经济管理机制形成探索——借鉴日本广域行政的经验[J]. 邱力生,赵宁.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2)
[10]产品质量规制中企业与政府的行为博弈——以“三鹿奶粉”事件为例的实证研究[J]. 李峰,万庄,米强,史红民.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0(01)

博士论文
[1]标准化战略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 邝兵.武汉大学 2011
[2]宏观质量管理与质量竞争力研究[D]. 马小平.南京理工大学 2008
[3]我国产品质量监管问题研究[D]. 孙志国.吉林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04794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hongguanjingjilunwen/304794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3fc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