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晋至隋唐时期山东地区城市体系及演变研究
发布时间:2021-04-08 13:45
两晋至隋唐是山东地区古代城市发展变迁的重要时期。由于山东兼具南北的区位特征和独特的地理环境,在前代城市的政治经济文化格局下,东汉至隋朝形成的“州—郡—县”三级城市体系更加成熟和完善。在历时462年的发展历程中,虽几经战乱、民族融合和行政建制变迁,山东的中心城市和行政区划趋于稳定,体系结构和城乡关系具有典型的时代特征,对后世的城市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从城乡规划的学科视角,按照西晋、东晋十六国、南北朝至隋唐时期的历史发展顺序,在深入分析这一时期山东地区城市发展历史背景的基础上。通过层次分析法总结各个时期的城市发展演变特征,从而综合评定西晋太康、北魏太和、唐朝贞观三个最具有代表性的时期作为研究山东地区城市体系及演变的时间断面。在上述基础上,本文从两晋至隋唐时期的古代文献、考古资料和当代研究成果中,依据城市的行政级别确立了当时山东地区城市体系的等级结构,运用位序规模法则和空间聚类分析的方法研究了规模结构和空间结构,并采用GIS技术手段分析了基于三个时期的城市体系演化特征。论文研究期间,本人查阅了西晋至隋唐时期的近二十部古文献和大量地方史志,尤其是从地理志和食货志类典籍中将这一历史时期山东...
【文章来源】:山东建筑大学山东省
【文章页数】:9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2.1层次分析模型构建(资料来源:作者自绘)
图 2.2 典型性时期权重排序(资料来源:作者自绘)2.3 小结本章首先对两晋至隋唐时期城市发展的历史背景进行了总概。结合历史事实的考证,从 29 个朝代中选出了 9 个统治过山东地区的朝代。研究中采用了层次分析法,选定朝代稳定性、文化影响力、经济人口变化、山东地区郡县变化、行政制度变化、山东地区统一程度六项要素为评价指标,并构建层次分析模型。通过判断矩阵的构建及权重归一化
图 3.1 西晋时期线性回归分析图(资料来源:作者自绘)位度表示的是城市体系中某一城市发展要素在最大城市的集中程度。[5度中二城市指数、四城市指数、十一城市指数分析城市人口规模的集中程市规模结构特征。参考下列公式进行计算:S2=P1/P2S4=P1/(P2+P3+P4)S11=2P1/(P2+P3+…..+P11)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江西赣南地区城镇体系规模分布和结构研究[J]. 温小军,刘祖文,康俊锋,易秀娟,王星皓,叶小军. 江西理工大学学报. 2017(05)
[2]隋唐五代城市社会等级与社会结构变迁[J]. 冯兵. 云南社会科学. 2017(02)
[3]2015年隋唐五代史研究综述[J]. 李凤艳. 中国史研究动态. 2016(05)
[4]二十世纪以来隋唐五代城市史研究的回顾与思考[J]. 冯兵. 云梦学刊. 2016(05)
[5]中国城市规模分布的演进趋势研究——基于全国人口普查数据[J]. 余吉祥,周光霞,段玉彬. 人口与经济. 2013(02)
[6]《晋书·地理志》县级封国考论[J]. 姚乐.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2012(02)
[7]北魏平城营建孔庙本事考[J]. 殷宪. 学习与探索. 2012(04)
[8]从屯田到占田:魏晋之际土地私有制的全面确立[J]. 王明前.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2(01)
[9]台湾城市规模分布初探——基于位序—规模法则的分析[J]. 汤韵,张榕晖. 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02)
[10]城市空间轴向发展演变的动力机制分析[J]. 王建华. 上海城市规划. 2008(05)
博士论文
[1]三、四世纪青徐兖地域政局研究[D]. 王蕊.山东大学 2006
硕士论文
[1]两晋南北朝战争初探[D]. 张丽峰.山东大学 2016
[2]北朝民族的迁徙及其路线研究[D]. 张启发.山西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125667
【文章来源】:山东建筑大学山东省
【文章页数】:9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2.1层次分析模型构建(资料来源:作者自绘)
图 2.2 典型性时期权重排序(资料来源:作者自绘)2.3 小结本章首先对两晋至隋唐时期城市发展的历史背景进行了总概。结合历史事实的考证,从 29 个朝代中选出了 9 个统治过山东地区的朝代。研究中采用了层次分析法,选定朝代稳定性、文化影响力、经济人口变化、山东地区郡县变化、行政制度变化、山东地区统一程度六项要素为评价指标,并构建层次分析模型。通过判断矩阵的构建及权重归一化
图 3.1 西晋时期线性回归分析图(资料来源:作者自绘)位度表示的是城市体系中某一城市发展要素在最大城市的集中程度。[5度中二城市指数、四城市指数、十一城市指数分析城市人口规模的集中程市规模结构特征。参考下列公式进行计算:S2=P1/P2S4=P1/(P2+P3+P4)S11=2P1/(P2+P3+…..+P11)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江西赣南地区城镇体系规模分布和结构研究[J]. 温小军,刘祖文,康俊锋,易秀娟,王星皓,叶小军. 江西理工大学学报. 2017(05)
[2]隋唐五代城市社会等级与社会结构变迁[J]. 冯兵. 云南社会科学. 2017(02)
[3]2015年隋唐五代史研究综述[J]. 李凤艳. 中国史研究动态. 2016(05)
[4]二十世纪以来隋唐五代城市史研究的回顾与思考[J]. 冯兵. 云梦学刊. 2016(05)
[5]中国城市规模分布的演进趋势研究——基于全国人口普查数据[J]. 余吉祥,周光霞,段玉彬. 人口与经济. 2013(02)
[6]《晋书·地理志》县级封国考论[J]. 姚乐.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2012(02)
[7]北魏平城营建孔庙本事考[J]. 殷宪. 学习与探索. 2012(04)
[8]从屯田到占田:魏晋之际土地私有制的全面确立[J]. 王明前.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2(01)
[9]台湾城市规模分布初探——基于位序—规模法则的分析[J]. 汤韵,张榕晖. 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02)
[10]城市空间轴向发展演变的动力机制分析[J]. 王建华. 上海城市规划. 2008(05)
博士论文
[1]三、四世纪青徐兖地域政局研究[D]. 王蕊.山东大学 2006
硕士论文
[1]两晋南北朝战争初探[D]. 张丽峰.山东大学 2016
[2]北朝民族的迁徙及其路线研究[D]. 张启发.山西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12566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hongguanjingjilunwen/31256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