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宏观经济论文 >

利益相关者视角下的湖泊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 ——以淀山湖为例

发布时间:2021-08-26 22:07
  中共十九大以来,中国开启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的新时代。这就要求旅游业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打造成为战略型新型产业,发挥对生态文明建设积极作用。但是,作为主要旅游类型之一的“湖泊旅游”,因其跨区域、跨部门、跨行业的关联特点,在几十年的发展中累积了“公地悲剧”、社区授权不足、利益分配不均、产品同质化、社会责任缺失、市场秩序混乱等一系列难题,严重阻碍了湖泊旅游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产生的重要根源之一在于多元主体利益纠葛和冲突。本文按照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从问题根源——湖泊旅游的利益相关者视角出发,采用文献研究法、专家评分法,识别、筛选出核心利益相关者,形成一级指标集合。基于一级指标的维度,采用访谈法、文献研究法、专家评分法获得二级指标,并初步构建指标评价模型。采用层次分析法和德尔菲法对评价指标中各指标的重要程度进行两两比较、进行综合赋权、无量纲化指标数据,最终得到湖泊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通过研究,最终遴选出12个一级指标,包括经济、文旅、环保、水利等管理部门,城市供水、上下游用水、旅游经营等相关企业,以湖泊为生计的当地居民等当地社区,旅游从业者、旅游者、旅游... 

【文章来源】: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1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2.1 技术路线
        1.2.2 研究方法与手段
    1.3 研究内容与创新之处
        1.3.1 研究内容
        1.3.2 创新之处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理论基础
        2.1.1 利益相关者理论
        2.1.2 共生理论
        2.1.3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 文献综述
        2.2.1 利益相关研究综述
        2.2.2 湖泊旅游研究综述
    2.3 研究评价
        2.3.1 现阶段的研究成果
        2.3.2 研究可能的突破方向
3 湖泊旅游利益相关者分析
    3.1 甄别利益相关者
        3.1.1 基于文献法甄别相关利益者
        3.1.2 基于专家评分法筛选相关利益者
    3.2 利益相关者关系分类
    3.3 利益矛盾和主要特点
4 湖泊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构建
    4.1 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方法
        4.1.1 指标与指标体系
        4.1.2 构建指标体系框架的原则
    4.2 甄别与筛选指标
        4.2.1 基于访谈法和文献法甄别指标
        4.2.2 基于专家评分法筛选指标
    4.3 分析与描述指标
        4.3.1 经济管理部门
        4.3.2 文旅管理部门
        4.3.3 环保管理部门
        4.3.4 水利交通管理部门
        4.3.5 城市供水机构
        4.3.6 上下游用水企业
        4.3.7 旅游经营企业
        4.3.8 以湖泊为生计的当地居民
        4.3.9 不以湖泊为生计的当地居民
        4.3.10 旅游从业者
        4.3.11 旅游者
        4.3.12 旅游金融机构
    4.4 建立指标评价模型
        4.4.1 指标权重确定
        4.4.2 指标正向化及无量纲化处理
        4.4.3 综合评价值计算
5 湖泊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实证研究——上海淀山湖
    5.1 实证样本说明
        5.1.1 研究范围
        5.1.2 研究对象选择依据
    5.2 淀山湖发展概况
        5.2.1 利益相关者现状
        5.2.2 湖泊旅游发展现状
    5.3 指标数据搜集
        5.3.1 客观数据核定法
        5.3.2 问卷调查法
        5.3.3 专家打分法
    5.4 指标体系结果分析
        5.4.1 淀山湖总体可持续发展水平
        5.4.2 淀山湖各项指标可持续发展水平
        5.4.3 利益相关者结果分析
    5.5 淀山湖可持续发展管理启示
        5.5.1 处理好政府与旅游相关企业的关系
        5.5.2 处理好政府与当地社区的关系
        5.5.3 处理好政府与旅游从业者的关系
6 主要结论与研究展望
    6.1 主要研究结论
    6.2 研究不足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湖泊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利益相关者调查表
附录二 湖泊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指标调查表
附录三 对湖泊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权重的专家调查表
附录四 关于淀山湖旅游的调查(游客)
附录五 关于淀山湖旅游的调查(居民)
附录六 关于淀山湖旅游的调查(旅游从业者)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反公共地悲剧:乡村旅游经营行为研究[J]. 杨琴,田银华.  旅游学刊. 2018(08)
[2]基于AHP的村落遗产地多元主体治理模式评价[J]. 樊建锋,王纯阳.  数学的实践与认识. 2018(12)
[3]西藏纳木错景区旅游承载力研究[J]. 李林,扎西央宗,边多,顿玉多吉,强巴欧珠,曾林.  西藏科技. 2018(05)
[4]旅游财政支出对区域经济影响研究——以广东省潮州市为例[J]. 苏彦,康远志.  韩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8(02)
[5]民族地区旅游扶贫多主体参与模式探析——以四川省马边彝族自治县为例[J]. 张晓,李春晓,杨德进.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18(02)
[6]基于知识图谱的旅游利益相关者研究进展及创新分析[J]. 吕宛青,张冬,杜靖川.  资源开发与市场. 2018(04)
[7]古村落旅游地利益主体诉求评价体系构建及实证分析——以后沟古村为例[J]. 晋孟雨,邵秀英.  旅游论坛. 2018(03)
[8]温泉旅游规划中的利益冲突与协调[J]. 李磊,陆林,杨钊.  经济地理. 2018(02)
[9]乡村旅游利益相关者矛盾冲突及协调路径[J]. 刘婷婷.  农业经济. 2017(12)
[10]湖泊型旅游景区经济价值综合评估——以青海湖景区为例[J]. 薛明月,肖景义,高丽文,张嘉昱.  山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01)

博士论文
[1]滇池流域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环境效应及其约束下的优化配置研究[D]. 金杰.昆明理工大学 2018
[2]规划环评中旅游对生物多样性影响评价指标体系与方法研究[D]. 王四海.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09
[3]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可持续性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 于玲.北京林业大学 2006
[4]企业的利益相关者理论与实证研究[D]. 陈宏辉.浙江大学 2003

硕士论文
[1]2000年以来南方丘陵山地带湿地时空变化研究[D]. 朱子云.湖南师范大学 2014



本文编号:336505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hongguanjingjilunwen/336505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c4b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