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宏观经济论文 >

不完全劳资契约剩余分配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1-10-10 21:02
  劳动收入份额的持续下降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不争事实。理论上,初次分配中的劳动者报酬即劳动工资水平主要取决于劳资双方所签订的劳资契约,表现为劳动者的契约收益。劳动者的契约收益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基于生存工资框架下的契约规定的劳动者能够获得的固定收益,这部分收益表现为劳动者的保留工资,是劳动者履行契约的最低限价,也是资方获取有效劳动供给的必要条件,它是劳资契约存续的底线;二是基于分享工资框架下的劳动者参与劳资契约剩余分配的部分。因此,初次分配中劳动者报酬的低水平一方面表现为较低的保留工资,另一方面表现为对劳资契约剩余分配占有的不均。在既定的劳动供给条件下,劳动报酬水平高低主要表现为契约剩余份额的多寡。劳资契约剩余的分配是一个多层次、跨学科的复杂课题,本文以增加劳动者报酬、提高劳动者契约剩余份额为契机,以劳资契约为主线,通过总结国内外研究现状,结合我国劳动收入份额持续下降的现状,分析造成劳动者剩余分享份额较少的制度原因,继而从制度分析入手,通过对契约、产权与政府三者的相关关系及其运行路径进行分析,构建起本文的理论框架。随后重点分析劳资契约剩余的创造过程,继而通过分析不完全劳资契约的... 

【文章来源】:中共中央党校北京市

【文章页数】:146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 研究背景
    二 国内外研究述评
    三 本文的研究思路、主要内容与研究框架
    四 本文的研究方法
    五 研究的重点、难点与创新
第一章 理论基础:制度、契约与产权
    第一节 制度与契约交易
        一 制度亦为一 种契约安排
        二 契约的产生与演进
        三 契约与制度一样降低交易费用
    第二节 契约交易与产权
        一 产权的基本内涵
        二 从完全契约到不完全契约
    第三节 政府、产权、契约运行的一般路径
        一 产权运行的一 般路径
        二 契约运行的一般路径
        三 政府运行的一般路径
第二章 劳动收入份额持续下降的表现、原因及影响
    第一节 我国劳动收入份额持续下降的表现
        一 劳动收入份额的总体趋势
        二 劳动收入份额的阶段性变化
    第二节 劳动收入份额持续下降的原因
        一 我国劳动收入份额持续下降的原因概述
            (一) 资本雇佣劳动的生产方式
            (二) 生产过程中劳动力和资本要素的禀赋结构和技术组合
            (三) 劳动者权益得不到有效保护
        二 劳动收入份额持续下降的制度解释
            (一) 制度环境是决定劳动收入份额的重要因素
            (二) 影响劳动者讨价还价能力的具体制度因素
    第三节 劳动收入份额持续下降的影响
        一 收入差距扩大、劳资冲突加剧
        二 降低劳动效率、阻碍劳动力素质提升
        三 抑制了居民消费需求
        四 阻碍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第三章 不完全劳资契约剩余的生产过程
    第一节 剩余与劳资契约剩余
        一 剩余的本质
        二 劳资契约剩余
    第二节 劳资契约约束框架下的生产一般
        一 生产要素的系统组合
        二 剩余生产与劳动力产权
            (一) 剩余的生产与分配过程中的产权关系
            (二) 劳资契约剩余生产与劳动力产权
第四章 不完全劳资契约剩余的分配
    第一节 不完全契约及其产权界定
        一 不完全契约的一 般特征
            (一) 不完全契约成因的信息不完全与不对称
            (二) 不完全契约成因的不确定性理论
            (三) 不完全契约成因的机会主义理论
            (四) 不完全契约成因的交易费用理论
        二 不完全劳资契约的特殊性
            (一) 人力资本的主观能动性
            (二) 劳资契约的长期性
            (三) 劳资双方的机会主义行为
            (四) 劳动力要素的可替代性较强
    第二节 劳资契约剩余的分配
        一 不完全契约条件下的产权配置
        二 不完全劳资契约视角下契约剩余分配的效率
            (一) 不完全劳资契约自我实施的效率缺失
            (二) 劳资契约自我实施的完善机制
第五章 谈判能力的配置与契约剩余的分配
    第一节 关于谈判能力的研究述评
        一 传统谈判模型中的谈判能力
        二 两个典型的讨价还价模型
            (一) 里昂惕夫的劳资谈判模型
            (二) 纳什讨价还价模型
    第二节 谈判能力的配置
        一 生产方式、发展战略与谈判能力
            (一) 既定生产方式下的谈判能力配置
            (二) 经济发展战略选择下的谈判能力配置
        二 形成“强资弱劳”讨价还价能力配置格局的制度环境
            (一) 计划经济时代低工资制度的形成
            (二) 市场经济条件下低工资制度的延续
        三 制度安排及其路径依赖对谈判能力配置的影响
    第三节 谈判能力的配置对契约剩余分配的影响
        一 谈判能力配置影响契约剩余分配的简单分析
        二 制度安排影响谈判能力配置的数理分析
第六章 提高劳动者契约剩余分享份额的路径选择
    第一节 劳资契约剩余分配第三方实施的效率优化
        一 事前的制度约束
        二 事后的剩余再分配
    第二节 劳资契约剩余分配第三方实施的路径选择
        一 劳资契约第三方实施的数理分析
        二 建立劳资契约第三方有效实施的机制
第七章 格式化劳资契约的实施
    第一节 格式化契约的特点与利弊分析
        一 格式化契约的概念和特点
        二 格式化契约的利弊分析
            (一) 格式化契约的有益性
            (二) 格式化契约的缺陷
    第二节 格式化劳资契约形成的原因、外部性及其实施路径
        一 格式化劳资契约形成的原因
            (一) 经济上的从属性
            (二) 组织上的从属性
        二 格式化劳资契约的外部效应
        三 格式化劳资契约的实施途径
            (一) 偏向劳动者的价值取向
            (二) 立法模式的选择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缩小收入差距的影响因素及优化路径[J]. 赵振华.  重庆社会科学. 2011(07)
[2]制度视角下的中国现阶段劳动报酬率演变研究[J]. 李楠,张振华.  求索. 2010(07)
[3]关于当前收入分配热点问题的思考[J]. 赵振华.  理论学刊. 2010(07)
[4]劳资关系的产权理论演化研究[J]. 张秋惠,于桂兰.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2)
[5]论制度运行的一般路径[J]. 赵德起.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10(05)
[6]专用性人力资本投资与工资合约——引入不对称信息的敲竹杠模型[J]. 李晓颖,张凤林.  经济评论. 2010(03)
[7]劳动份额、制度羁绊与劳动者讨价还价能力[J]. 任太增.  改革. 2010(05)
[8]不完全契约下的劳动剩余控制权安排研究[J]. 郑文智.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2010(02)
[9]我国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检视及其调整优化[J]. 赵振华.  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 2010(01)
[10]我国现阶段初次分配中劳动收入下降分析[J]. 李稻葵,何梦杰,刘霖林.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10(02)

博士论文
[1]企业专用性人力资本与工资合约:一个不完全合约分析框架[D]. 李晓颖.东北财经大学 2010
[2]劳资冲突的经济学分析[D]. 赵早.中共中央党校 2010
[3]委托代理问题求解方法的研究及应用[D]. 张磊.北京邮电大学 2008
[4]转型·冲突·化解:劳资冲突的协调机制研究[D]. 程启军.华中师范大学 2008
[5]利益分享视角下的和谐劳资关系构建研究[D]. 吴君槐.西南财经大学 2008
[6]论转轨时期我国劳动关系的制度变迁[D]. 高新会.暨南大学 2006
[7]政府规制的劳动关系理论与策略研究[D]. 黑启明.天津师范大学 2005
[8]内生性制度的演进逻辑[D]. 黄玉捷.复旦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42915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hongguanjingjilunwen/342915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936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