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部地区生态移民可持续发展研究
发布时间:2021-10-17 15:22
20世纪以来,世界经济活动迅速扩展,地区资源耗竭和环境问题正在演变为全球问题,全球生态经济环境整体呈恶化趋势。由于我国人口规模庞大,人均资源占有较少,资源环境发展失衡,土地可使用率较低等因素加剧了生态环境的恶化。特别是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欠发达,农牧民存在过度垦殖、过度放牧的问题。生态环境脆弱地区的农牧民对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不强,致使一些地区陷入了“越穷越垦,越垦越穷”的恶性循环中,要打破这一怪圈,促进当地可持续发展,就需要进行生态移民建设工程,把西部生态环境恶化地区的农牧民转移出来,使生态贫困地区的生态、经济得到良性发展。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生态环境良好”、“生态文明”建设的生态建设要求。“十八大”正式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强调“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生态移民作为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建设和经济扶贫开发的重要举措,被广泛实施于我国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建设和扶贫开发中,并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赞同。我国西部地区...
【文章来源】:中央民族大学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217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导论
1. 选题的目的与价值
2. 研究相关动态
3. 主要内容
4. 主要研究方法
5. 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6. 论文的研究思路
第1章 生态移民相关概念及理论依据
1.1 生态移民
1.1.1 生态移民的内涵和外延
1.1.2 生态移民的类型和特点
1.1.3 影响生态移民的因素和原则
1.2 生态移民研究的理论基础
1.2.1 人口迁移定律
1.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1.2.3 公平理论
1.2.4 生态恢复与生态经济理论
1.2.5 生态移民制度选择影响因素理论
1.2.6 外部性理论
1.3 生态移民对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意义
1.3.1 生态移民有利于促进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1.3.2 生态移民有利于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的恢复与可持续
1.3.3 生态移民有利于传统文化和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1.3.4 生态移民有利于加快西部地区城镇化进程
1.3.5 生态移民有利于推动西部地区扶贫开发
第2章 中国西部地区生态移民概况及特点
2.1 西部地区生态移民实施的背景
2.1.1 西部地区生态移民的生态环境背景
2.1.2 西部地区生态移民的社会经济背景
2.1.3 西部地区生态移民的文化背景
2.2 西部地区生态移民状况及特点
2.2.1 西部地区生态移民的概况
2.2.2 西部地区生态移民的特征
2.2.3 西部地区生态移民的途径及形式
2.3 西部地区生态移民的经验
2.3.1 政府重视生态移民安置及后续产业发展
2.3.2 对生态移民地区进行合理规划,制定合理方案
2.3.3 有效合理的政策支持在生态移民中形成了积极的引导作用
2.3.4 多样化的融资渠道提供了坚实的经济保障
2.3.5 生态移民过程中注重保护民族传统文化
2.4 西部地区生态移民案例分析—以果洛州玛多县生态移民为例
2.4.1 玛多县生态移民的原因
2.4.2 玛多县生态移民的过程
2.4.3 玛多县生态移民的效益分析
2.4.4 影响玛多县生态移民的因素分析
第3章 中国西部地区生态移民效果及存在的问题
3.1 西部地区实施生态移民的意义
3.1.1 改善生态环境
3.1.2 促进产业化发展
3.1.3 消除贫困
3.1.4 促进城镇化发展
3.1.5 推进新农村建设
3.2 西部地区实施生态移民的效果
3.2.1 生态效益
3.2.2 经济效益
3.2.3 社会效益
3.2.4 文化效益
3.3 影响西部地区生态移民效果的因素
3.3.1 政策因素
3.3.2 自然因素
3.3.3 社会因素
3.3.4 民族文化因素
3.4 西部地区生态移民存在的问题
3.4.1 移民自身迁移意愿不足
3.4.2 生态移民工程规划欠科学
3.4.3 移民资金投入规模小,投资回报率低
3.4.4 移民生产和生活方式转变较慢,适应性较差
3.4.5 移民就业困难
3.4.6 土地资源有限
3.4.7 地方政府的配置资金和配套设施不匹配
3.4.8 迁出地区和迁入地生态环境问题
3.4.9 法律介入不足
3.5 西部地区生态移民可持续发展的二重性矛盾
3.5.1 自然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3.5.2 移民的可持续发展
3.5.3 生态移民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矛盾
第4章 西部地区生态移民可持续发展的思路、机制与对策
4.1 实现生态移民可持续发展的思路和原则
4.1.1 实现生态移民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路
4.1.2 实现生态移民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
4.2 生态移民中政府职能与角色安排
4.2.1 生态移民中的政府职能
4.2.2 生态移民中的政府角色安排
4.3 西部地区生态移民过程耦合机制
4.3.1 个人移民决策和政府决策的耦合
4.3.2 迁出地与迁入地的耦合
4.3.3 移民诉求与制度供给的耦合
4.3.4 生产生活方式转变的耦合
4.4 西部地区移民的后续发展耦合机制
4.4.1 政府政策与移民安置的耦合
4.4.2 迁入地产业发展与移民就业的耦合
4.4.3 移民的素质技能与就业的耦合
4.4.4 迁入地经济政治文化与移民心理的耦合
4.4.5 生态移民的代际的耦合
4.5 实现生态移民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4.5.1 制定可行的移民计划和规划
4.5.2 优化产业结构,加强培训,扩大就业
4.5.3 多大融资渠道,加大资金支持
4.5.4 加快和完善移民定居区硬件和软件建设
4.5.5 关注民族文化特点,加强心理疏导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牧区生态移民可持续发展实践及对策研究[J]. 张丽君. 民族研究. 2013 (01)
[2]西双版纳传统生态习惯规范的内容及其功能简介[J]. 陈小华. 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 2012(04)
[3]阿拉善盟生态移民后续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J]. 张丽君,吴俊瑶. 民族研究. 2012(02)
[4]生态移民国外研究进展[J]. 税伟,徐国伟,兰肖雄,王雅文,马菁. 世界地理研究. 2012(01)
[5]宁夏生态移民可持续发展研究[J]. 李耀松,许芬,李霞. 宁夏社会科学. 2012(01)
[6]民族地区生态移民模式探析——以宁夏回族自治区为例[J]. 张云雁. 安徽农业科学. 2011(32)
[7]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的破坏及其保护[J]. 王美霞,高海清. 农业经济. 2011(09)
[8]中国西部牧区生态移民后续发展对策探析[J]. 张丽君,王菲.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04)
[9]三江源区生态移民后续产业发展研究[J]. 马生林. 鄱阳湖学刊. 2011(03)
[10]水资源管理的理论、实践及启示——对2011年中央1号文件的学理性解读[J]. 尚明瑞. 生产力研究. 2011(05)
博士论文
[1]中国乡村休闲经济发展研究[D]. 史学楠.中央民族大学 2012
[2]我国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D]. 边旭东.中央民族大学 2010
[3]中部欠发达地区农民工回乡创业影响因素研究[D]. 刘唐宇.福建农林大学 2010
[4]当代中国流动人口管理伦理问题研究[D]. 陈祥松.湖南师范大学 2009
[5]基于公共政策视角的内蒙古牧民增收研究[D]. 马军.内蒙古农业大学 2009
[6]青藏高原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D]. 刘同德.天津大学 2009
[7]西部地区“一退两还”后补偿机制研究[D]. 黄文清.华中农业大学 2008
[8]现阶段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研究[D]. 杨英强.西南财经大学 2008
[9]资源约束下的节约型社会构建研究[D]. 杨斌.中国海洋大学 2007
[10]生态消费问题研究[D]. 姚永利.东北林业大学 2007
硕士论文
[1]埃及人口迁移研究(1952年—2011年)[D]. 任丽霞.山西师范大学 2012
[2]牧区人口转移问题研究[D]. 胡成东.内蒙古大学 2012
[3]东胜地区生态移民政策分析[D]. 周波.内蒙古大学 2012
[4]人口迁徙对宗教生态格局的影响[D]. 丁博杰.中央民族大学 2012
[5]生态移民中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法律保护研究[D]. 靳晓晓.中央民族大学 2012
[6]经济外部性及其治理对策研究[D]. 王倩.中央民族大学 2012
[7]山东省汶上县农村城镇化发展问题研究[D]. 赵艳艳.山东农业大学 2011
[8]我国煤炭资源最适耗竭评价指标体系及方法研究[D]. 宝力格.西安科技大学 2011
[9]阿鲁科尔沁旗生态移民问题研究[D]. 乌恩.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1
[10]俄罗斯外来劳务移民问题探析[D]. 王璐璐.黑龙江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441983
【文章来源】:中央民族大学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217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导论
1. 选题的目的与价值
2. 研究相关动态
3. 主要内容
4. 主要研究方法
5. 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6. 论文的研究思路
第1章 生态移民相关概念及理论依据
1.1 生态移民
1.1.1 生态移民的内涵和外延
1.1.2 生态移民的类型和特点
1.1.3 影响生态移民的因素和原则
1.2 生态移民研究的理论基础
1.2.1 人口迁移定律
1.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1.2.3 公平理论
1.2.4 生态恢复与生态经济理论
1.2.5 生态移民制度选择影响因素理论
1.2.6 外部性理论
1.3 生态移民对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意义
1.3.1 生态移民有利于促进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1.3.2 生态移民有利于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的恢复与可持续
1.3.3 生态移民有利于传统文化和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1.3.4 生态移民有利于加快西部地区城镇化进程
1.3.5 生态移民有利于推动西部地区扶贫开发
第2章 中国西部地区生态移民概况及特点
2.1 西部地区生态移民实施的背景
2.1.1 西部地区生态移民的生态环境背景
2.1.2 西部地区生态移民的社会经济背景
2.1.3 西部地区生态移民的文化背景
2.2 西部地区生态移民状况及特点
2.2.1 西部地区生态移民的概况
2.2.2 西部地区生态移民的特征
2.2.3 西部地区生态移民的途径及形式
2.3 西部地区生态移民的经验
2.3.1 政府重视生态移民安置及后续产业发展
2.3.2 对生态移民地区进行合理规划,制定合理方案
2.3.3 有效合理的政策支持在生态移民中形成了积极的引导作用
2.3.4 多样化的融资渠道提供了坚实的经济保障
2.3.5 生态移民过程中注重保护民族传统文化
2.4 西部地区生态移民案例分析—以果洛州玛多县生态移民为例
2.4.1 玛多县生态移民的原因
2.4.2 玛多县生态移民的过程
2.4.3 玛多县生态移民的效益分析
2.4.4 影响玛多县生态移民的因素分析
第3章 中国西部地区生态移民效果及存在的问题
3.1 西部地区实施生态移民的意义
3.1.1 改善生态环境
3.1.2 促进产业化发展
3.1.3 消除贫困
3.1.4 促进城镇化发展
3.1.5 推进新农村建设
3.2 西部地区实施生态移民的效果
3.2.1 生态效益
3.2.2 经济效益
3.2.3 社会效益
3.2.4 文化效益
3.3 影响西部地区生态移民效果的因素
3.3.1 政策因素
3.3.2 自然因素
3.3.3 社会因素
3.3.4 民族文化因素
3.4 西部地区生态移民存在的问题
3.4.1 移民自身迁移意愿不足
3.4.2 生态移民工程规划欠科学
3.4.3 移民资金投入规模小,投资回报率低
3.4.4 移民生产和生活方式转变较慢,适应性较差
3.4.5 移民就业困难
3.4.6 土地资源有限
3.4.7 地方政府的配置资金和配套设施不匹配
3.4.8 迁出地区和迁入地生态环境问题
3.4.9 法律介入不足
3.5 西部地区生态移民可持续发展的二重性矛盾
3.5.1 自然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3.5.2 移民的可持续发展
3.5.3 生态移民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矛盾
第4章 西部地区生态移民可持续发展的思路、机制与对策
4.1 实现生态移民可持续发展的思路和原则
4.1.1 实现生态移民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路
4.1.2 实现生态移民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
4.2 生态移民中政府职能与角色安排
4.2.1 生态移民中的政府职能
4.2.2 生态移民中的政府角色安排
4.3 西部地区生态移民过程耦合机制
4.3.1 个人移民决策和政府决策的耦合
4.3.2 迁出地与迁入地的耦合
4.3.3 移民诉求与制度供给的耦合
4.3.4 生产生活方式转变的耦合
4.4 西部地区移民的后续发展耦合机制
4.4.1 政府政策与移民安置的耦合
4.4.2 迁入地产业发展与移民就业的耦合
4.4.3 移民的素质技能与就业的耦合
4.4.4 迁入地经济政治文化与移民心理的耦合
4.4.5 生态移民的代际的耦合
4.5 实现生态移民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4.5.1 制定可行的移民计划和规划
4.5.2 优化产业结构,加强培训,扩大就业
4.5.3 多大融资渠道,加大资金支持
4.5.4 加快和完善移民定居区硬件和软件建设
4.5.5 关注民族文化特点,加强心理疏导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牧区生态移民可持续发展实践及对策研究[J]. 张丽君. 民族研究. 2013 (01)
[2]西双版纳传统生态习惯规范的内容及其功能简介[J]. 陈小华. 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 2012(04)
[3]阿拉善盟生态移民后续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J]. 张丽君,吴俊瑶. 民族研究. 2012(02)
[4]生态移民国外研究进展[J]. 税伟,徐国伟,兰肖雄,王雅文,马菁. 世界地理研究. 2012(01)
[5]宁夏生态移民可持续发展研究[J]. 李耀松,许芬,李霞. 宁夏社会科学. 2012(01)
[6]民族地区生态移民模式探析——以宁夏回族自治区为例[J]. 张云雁. 安徽农业科学. 2011(32)
[7]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的破坏及其保护[J]. 王美霞,高海清. 农业经济. 2011(09)
[8]中国西部牧区生态移民后续发展对策探析[J]. 张丽君,王菲.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04)
[9]三江源区生态移民后续产业发展研究[J]. 马生林. 鄱阳湖学刊. 2011(03)
[10]水资源管理的理论、实践及启示——对2011年中央1号文件的学理性解读[J]. 尚明瑞. 生产力研究. 2011(05)
博士论文
[1]中国乡村休闲经济发展研究[D]. 史学楠.中央民族大学 2012
[2]我国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D]. 边旭东.中央民族大学 2010
[3]中部欠发达地区农民工回乡创业影响因素研究[D]. 刘唐宇.福建农林大学 2010
[4]当代中国流动人口管理伦理问题研究[D]. 陈祥松.湖南师范大学 2009
[5]基于公共政策视角的内蒙古牧民增收研究[D]. 马军.内蒙古农业大学 2009
[6]青藏高原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D]. 刘同德.天津大学 2009
[7]西部地区“一退两还”后补偿机制研究[D]. 黄文清.华中农业大学 2008
[8]现阶段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研究[D]. 杨英强.西南财经大学 2008
[9]资源约束下的节约型社会构建研究[D]. 杨斌.中国海洋大学 2007
[10]生态消费问题研究[D]. 姚永利.东北林业大学 2007
硕士论文
[1]埃及人口迁移研究(1952年—2011年)[D]. 任丽霞.山西师范大学 2012
[2]牧区人口转移问题研究[D]. 胡成东.内蒙古大学 2012
[3]东胜地区生态移民政策分析[D]. 周波.内蒙古大学 2012
[4]人口迁徙对宗教生态格局的影响[D]. 丁博杰.中央民族大学 2012
[5]生态移民中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法律保护研究[D]. 靳晓晓.中央民族大学 2012
[6]经济外部性及其治理对策研究[D]. 王倩.中央民族大学 2012
[7]山东省汶上县农村城镇化发展问题研究[D]. 赵艳艳.山东农业大学 2011
[8]我国煤炭资源最适耗竭评价指标体系及方法研究[D]. 宝力格.西安科技大学 2011
[9]阿鲁科尔沁旗生态移民问题研究[D]. 乌恩.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1
[10]俄罗斯外来劳务移民问题探析[D]. 王璐璐.黑龙江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44198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hongguanjingjilunwen/34419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