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快速城镇化地区生态城市建设问题与经验——以厦门市为例
发布时间:2021-11-19 10:56
以厦门市作为中国生态城市建设典型代表,通过对其近40年城镇化与生态城市建设的历史自然过程回顾分析,指出不同历史阶段中国生态城市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与挑战,并对厦门生态城市建设的成功经验进行总结。研究结果显示:行政区划、建成区扩张和自然资源限制是影响中国生态城市建设的主要因素。按照厦门市生态城市建设的历史过程及其面临的主要问题,将厦门市生态城市建设历程划分为3个阶段: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物质资源约束阶段,90年代至21世纪初环境污染与生态修复阶段,21世纪初至今城市空间格局优化与管理阶段。最后,将厦门市生态城市建设经验总结为3方面:1)政府高度重视,相关部门整合领导; 2)依托自然环境禀赋,城市建设与生态建设并行; 3)顶层设计城市发展路径,多规合一。该研究结果可为中国乃至其他发展中国家快速城镇化地区生态城市建设和发展的研究与实践提供科学借鉴。
【文章来源】: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 2020,37(04)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10 页
【部分图文】:
厦门市行政管线范围及行政区、城区范围历史变化图(参考厦门志、历史图、海图和行政区划图在Arc GIS中制作)
图1 厦门市行政管线范围及行政区、城区范围历史变化图(参考厦门志、历史图、海图和行政区划图在Arc GIS中制作)3.2 推动产业经济转型,确保低耗能持续发展
为了解决能源的供需问题,同时减少大气污染物排放,厦门市从20世纪90年代起不断提高清洁能源比重。1991年,厦门市煤炭、石油、电力3大能源的比例相差不大,约各占1/3(33.84%,32.58%,33.58%)。到1995年,煤和焦炭所占的比重下降为14.45%,石油和液化气占比达45.14%,电力能源占比为40.1%,优质能源的比例上涨近52个百分点。同时厦门市积极推动产业优化升级,调整产业经济结构,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20世纪60至70年代第二产业比例已经在50%~60%;1984年成立经济特区后,第二产业比重略有下滑,但长期保持在40%~50%;2008年厦门经济特区进入经济新常态后,为促进生态城市的建设,厦门市对自身工业经济结构进行持续调整,逐渐弱化石化产业,以技术密集型工业为主体,大力发展电子、机械等支柱产业,第二产业比重持续下降,第三产业比重不断上升。三次产业结构逐渐由“二三一”向“三二一”结构优化(图4),从而确保城市产业经济发展摆脱对能耗增长的依赖。图4 三次产业结构比重及从业人员变化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构建现代化的城市空间治理体系——福建厦门“多规合一”实践效应探析[J]. 叶红玲,黄薇. 中国土地. 2018(08)
[2]1982—2010年乌鲁木齐市主城区人口时空分布特征及模拟[J]. 杨振,雷军. 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 2018(04)
[3]国际绿色生态城市建设的理论与实践[J]. 李迅,李冰,赵雪平,张琳. 生态城市与绿色建筑. 2018(02)
[4]一个欧洲人视角下的中国城市发展政策[J]. 克劳斯·昆兹曼,刘源. 国际城市规划. 2017(06)
[5]全球变化领域研究现状与趋势的大数据分析[J]. 毛萍,黄东晓,王芋华,周华,王海燕,陈槐. 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 2017(04)
[6]南充市水资源压力时空演变[J]. 汤小波,唐宏,吴越,马历. 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 2016(04)
[7]论中国城镇化发展的源动力——基于19782012年数据的推断和检验[J]. 张辰利. 经济论坛. 2016(01)
[8]中国生态城市理论研究现状与实践问题思考[J]. 蒋艳灵,刘春腊,周长青,陈明星. 地理研究. 2015(12)
[9]1990年以来长三角地区能源足迹测度及STIRPAT框架下的驱动因子[J]. 陈肖飞,张落成,闫人华. 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 2015(05)
[10]重庆市“土地、人口、产业”城镇化质量的时空分异及耦合协调性[J]. 李涛,廖和平,杨伟,庄伟,时仅. 经济地理. 2015(05)
博士论文
[1]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选择研究[D]. 任冲.山东大学 2015
硕士论文
[1]城镇化进程中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对策研究[D]. 刘晓圆.燕山大学 2014
[2]北京生态城市建设研究[D]. 罗楠怡.首都师范大学 2014
[3]厦门筼筜湖生态修复技术策略研究[D]. 赵佳懿.厦门大学 2014
[4]生态城市规划及其方法研究——以厦门为例[D]. 黄宇驰.北京化工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504892
【文章来源】: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 2020,37(04)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10 页
【部分图文】:
厦门市行政管线范围及行政区、城区范围历史变化图(参考厦门志、历史图、海图和行政区划图在Arc GIS中制作)
图1 厦门市行政管线范围及行政区、城区范围历史变化图(参考厦门志、历史图、海图和行政区划图在Arc GIS中制作)3.2 推动产业经济转型,确保低耗能持续发展
为了解决能源的供需问题,同时减少大气污染物排放,厦门市从20世纪90年代起不断提高清洁能源比重。1991年,厦门市煤炭、石油、电力3大能源的比例相差不大,约各占1/3(33.84%,32.58%,33.58%)。到1995年,煤和焦炭所占的比重下降为14.45%,石油和液化气占比达45.14%,电力能源占比为40.1%,优质能源的比例上涨近52个百分点。同时厦门市积极推动产业优化升级,调整产业经济结构,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20世纪60至70年代第二产业比例已经在50%~60%;1984年成立经济特区后,第二产业比重略有下滑,但长期保持在40%~50%;2008年厦门经济特区进入经济新常态后,为促进生态城市的建设,厦门市对自身工业经济结构进行持续调整,逐渐弱化石化产业,以技术密集型工业为主体,大力发展电子、机械等支柱产业,第二产业比重持续下降,第三产业比重不断上升。三次产业结构逐渐由“二三一”向“三二一”结构优化(图4),从而确保城市产业经济发展摆脱对能耗增长的依赖。图4 三次产业结构比重及从业人员变化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构建现代化的城市空间治理体系——福建厦门“多规合一”实践效应探析[J]. 叶红玲,黄薇. 中国土地. 2018(08)
[2]1982—2010年乌鲁木齐市主城区人口时空分布特征及模拟[J]. 杨振,雷军. 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 2018(04)
[3]国际绿色生态城市建设的理论与实践[J]. 李迅,李冰,赵雪平,张琳. 生态城市与绿色建筑. 2018(02)
[4]一个欧洲人视角下的中国城市发展政策[J]. 克劳斯·昆兹曼,刘源. 国际城市规划. 2017(06)
[5]全球变化领域研究现状与趋势的大数据分析[J]. 毛萍,黄东晓,王芋华,周华,王海燕,陈槐. 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 2017(04)
[6]南充市水资源压力时空演变[J]. 汤小波,唐宏,吴越,马历. 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 2016(04)
[7]论中国城镇化发展的源动力——基于19782012年数据的推断和检验[J]. 张辰利. 经济论坛. 2016(01)
[8]中国生态城市理论研究现状与实践问题思考[J]. 蒋艳灵,刘春腊,周长青,陈明星. 地理研究. 2015(12)
[9]1990年以来长三角地区能源足迹测度及STIRPAT框架下的驱动因子[J]. 陈肖飞,张落成,闫人华. 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 2015(05)
[10]重庆市“土地、人口、产业”城镇化质量的时空分异及耦合协调性[J]. 李涛,廖和平,杨伟,庄伟,时仅. 经济地理. 2015(05)
博士论文
[1]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选择研究[D]. 任冲.山东大学 2015
硕士论文
[1]城镇化进程中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对策研究[D]. 刘晓圆.燕山大学 2014
[2]北京生态城市建设研究[D]. 罗楠怡.首都师范大学 2014
[3]厦门筼筜湖生态修复技术策略研究[D]. 赵佳懿.厦门大学 2014
[4]生态城市规划及其方法研究——以厦门为例[D]. 黄宇驰.北京化工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50489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hongguanjingjilunwen/35048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