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宏观经济论文 >

浙江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的协同发展——基于耦合理论的实证分析

发布时间:2022-01-04 19:07
  新型城镇化战略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协同推进是实现城乡融合发展的基本路径,在阐释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耦合协调发展内在机理的基础上,构建了两个子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并以浙江省2001年至2017年指标数据为样本,对两者的耦合程度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存在协整关系,在长期均衡条件下,乡村振兴指数水平每提高1%时,新型城镇化指数水平就会提高0.9414%,两者具有长期协同性。2004年之前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处于失调状态,2005年至2010年处于初级协调向中级协调演变过程中,2014年之后两个子系统处于高强度优质协调的理想状态,浙江进入城乡融合发展阶段。 

【文章来源】:治理研究. 2020,36(04)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7 页

【部分图文】:

浙江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的协同发展——基于耦合理论的实证分析


浙江省2001—2017年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指数

耦合度,协调度,乡村,浙江


首先,两大战略的耦合度C值一直处于0.9以上高位,表明浙江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两大指数长期呈现高度耦合状态。为了客观反映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两者间的整体协同发展情况,我们把耦合度C和耦合协调度D结合起来分析,虽然耦合度C值基本稳定,但耦合协调度D值从2002年的0.2515上升到2017年的0.9834,经历了明显的从中度失调到优质协调的变化过程。2004年之前两者处于失调状态,这表明在这之前浙江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是两个系统低发展水平状态下的高耦合度。2005年至2010年耦合协调度从0.5063上升到0.7662,处于初级协调向中级协调演变过程中,表明浙江城镇化和乡村振兴两个系统发展水平在不断提升。2014年之后两大战略系统进入高强度优质协调的理想状态,形成良性耦合互动的合力,浙江进入城乡融合发展新阶段。(见图2)2.协整检验。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耦合度模型的形式、性质及在地理学中的若干误用[J]. 丛晓男.  经济地理. 2019(04)
[2]城乡一体化与乡村振兴如何协同发展[J]. 郑丽果.  人民论坛. 2018(30)
[3]乡村振兴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实证研究[J]. 张挺,李闽榕,徐艳梅.  管理世界. 2018(08)
[4]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耦合协调发展研究——以四川省东北部地区为例[J]. 刘雅琴,蔡臣,彭建华,王自鹏,刘宗敏.  四川农业科技. 2018(06)
[5]如何处理好乡村振兴与城镇化的关系[J]. 蔡继明.  中国人大. 2018(11)
[6]乡村振兴应与城镇化融合发展[J]. 郑风田.  中国农村科技. 2018(05)
[7]中国农区城乡协同发展与乡村振兴途径[J]. 马历,龙花楼,戈大专,张英男,屠爽爽.  经济地理. 2018(04)
[8]中国城乡社会协同治理的逻辑进路[J]. 罗志刚.  江汉论坛. 2018(02)
[9]当前乡村振兴的障碍因素及对策分析[J]. 朱启臻.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2018(03)
[10]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镇化耦合协调发展的机理与测度分析——以新疆为例[J]. 高志刚,华淑名.  中国科技论坛. 2015(09)



本文编号:356890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hongguanjingjilunwen/356890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384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