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负担与企业劳动力需求——来自世界银行中国企业调查数据的证据
发布时间:2022-01-27 15:54
本文基于世界银行中国企业调查数据首次系统地探究了税收负担对企业劳动力需求的影响作用。研究表明:税收负担对企业劳动力需求存在显著的负向影响,并且在更换估计方法、克服潜在的内生性问题、考虑税收转嫁和纳税跨期性等条件下,该结论依旧稳健。影响机制检验表明,税收负担主要通过影响融资约束、是否进入中间品进口市场和出口行为进而抑制了企业劳动力需求。异质性检验显示,税收负担对企业劳动力需求的影响作用在不同税种、不同所有制类型企业、不同类型的行业、距离港口较近与距离港口较远地区、职工有医疗保险与职工无医疗保险的企业之间有所差异。最后,依据本文结论提出了全方位落实减税降费政策、调整税收收入结构和适当下调企业职工医保单位缴费费率等政策建议。
【文章来源】:经济学家. 2020,(07)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5 页
【文章目录】:
引言
一、文献综述
(一)增值税转型对企业劳动力需求的影响作用
(二)企业所得税税率对企业劳动力需求的影响作用
二、研究设计
(一)模型设定
(二)数据描述
三、实证分析
(一)基准回归
(二)稳健性检验
1. 更换估计方法:两部分模型(Two-part model)和Heckman两步法
2. 解决潜在的联立性偏误:采用滞后项
3. 工具变量法
4. 替换核心解释变量:将企业对税收征管的主观评价作为税收负担的替代变量
5. 替换核心解释变量:三年移动平均处理
(三)影响机制检验
(四)异质性检验
1. 不同税种
2. 不同所有制类型的企业:国有企业VS非国有企业
3. 不同行业:资本密集型VS劳动密集型
4. 不同行业:高技术密集型VS低技术密集型
5. 不同地区:距离港口较近地区VS距离港口较远地区
6. 不同社会保障类型企业:职工有医疗保险VS职工无医疗保险
四、结论与启示
(一)多举措全方位落实做细减税降费政策,帮助那些处于夹缝生存状态的企业走出“前有堵截,后有追兵”的窘境,是避免“企业为了降低运营成本而不得不裁员”现象的有效手段。
(二)调整税收收入结构、逐步提高直接税比重是削弱税收负担对企业劳动力需求的抑制作用的必由之路。
(三)适当下调企业职工医保单位缴费费率、适当上调企业用工补贴力度是削弱税收负担抑制企业劳动力需求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企业税、生产率与全球价值链参与度[J]. 文娟,张叶娟. 国际贸易问题. 2019(12)
[2]税收负担与企业融资约束——基于世界银行中国企业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J]. 邓晓丽,朱彦臻. 税收经济研究. 2019(04)
[3]税收负担、财政补贴与企业杠杆率[J]. 李建军,张书瑶. 财政研究. 2018(05)
[4]用地成本对企业出口行为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J]. 黄玖立,冯志艳. 中国工业经济. 2017(09)
[5]中国企业税负高低之谜:寻找合理的企业税负衡量标准[J]. 李炜光,臧建文. 南方经济. 2017(02)
[6]税收负担与企业研发创新——来自世界银行中国企业调查数据的经验证据[J]. 林志帆,刘诗源. 财政研究. 2017(02)
[7]提高我国直接税比重的难点与对策[J]. 李春根. 税务研究. 2017(01)
[8]融资约束、金融发展与企业雇佣——来自中国企业调查数据的经验证据[J]. 张三峰,张伟. 金融研究. 2016(10)
[9]论完善税收制度的新阶段[J]. 高培勇. 经济研究. 2015(02)
[10]企业异质性、中间品进口动态与劳动力需求——基于倾向评分匹配和倍差法的实证研究[J]. 席艳乐,贺莉芳.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15(02)
本文编号:3612711
【文章来源】:经济学家. 2020,(07)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5 页
【文章目录】:
引言
一、文献综述
(一)增值税转型对企业劳动力需求的影响作用
(二)企业所得税税率对企业劳动力需求的影响作用
二、研究设计
(一)模型设定
(二)数据描述
三、实证分析
(一)基准回归
(二)稳健性检验
1. 更换估计方法:两部分模型(Two-part model)和Heckman两步法
2. 解决潜在的联立性偏误:采用滞后项
3. 工具变量法
4. 替换核心解释变量:将企业对税收征管的主观评价作为税收负担的替代变量
5. 替换核心解释变量:三年移动平均处理
(三)影响机制检验
(四)异质性检验
1. 不同税种
2. 不同所有制类型的企业:国有企业VS非国有企业
3. 不同行业:资本密集型VS劳动密集型
4. 不同行业:高技术密集型VS低技术密集型
5. 不同地区:距离港口较近地区VS距离港口较远地区
6. 不同社会保障类型企业:职工有医疗保险VS职工无医疗保险
四、结论与启示
(一)多举措全方位落实做细减税降费政策,帮助那些处于夹缝生存状态的企业走出“前有堵截,后有追兵”的窘境,是避免“企业为了降低运营成本而不得不裁员”现象的有效手段。
(二)调整税收收入结构、逐步提高直接税比重是削弱税收负担对企业劳动力需求的抑制作用的必由之路。
(三)适当下调企业职工医保单位缴费费率、适当上调企业用工补贴力度是削弱税收负担抑制企业劳动力需求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企业税、生产率与全球价值链参与度[J]. 文娟,张叶娟. 国际贸易问题. 2019(12)
[2]税收负担与企业融资约束——基于世界银行中国企业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J]. 邓晓丽,朱彦臻. 税收经济研究. 2019(04)
[3]税收负担、财政补贴与企业杠杆率[J]. 李建军,张书瑶. 财政研究. 2018(05)
[4]用地成本对企业出口行为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J]. 黄玖立,冯志艳. 中国工业经济. 2017(09)
[5]中国企业税负高低之谜:寻找合理的企业税负衡量标准[J]. 李炜光,臧建文. 南方经济. 2017(02)
[6]税收负担与企业研发创新——来自世界银行中国企业调查数据的经验证据[J]. 林志帆,刘诗源. 财政研究. 2017(02)
[7]提高我国直接税比重的难点与对策[J]. 李春根. 税务研究. 2017(01)
[8]融资约束、金融发展与企业雇佣——来自中国企业调查数据的经验证据[J]. 张三峰,张伟. 金融研究. 2016(10)
[9]论完善税收制度的新阶段[J]. 高培勇. 经济研究. 2015(02)
[10]企业异质性、中间品进口动态与劳动力需求——基于倾向评分匹配和倍差法的实证研究[J]. 席艳乐,贺莉芳.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15(02)
本文编号:361271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hongguanjingjilunwen/36127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