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时代中国“自然资源安全之治”的战略思考
发布时间:2022-02-15 22:17
研究目的:分析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国自然资源安全的挑战和启示,探讨后疫情时代中国"自然资源安全之治"的战略导向和战略保障。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法,综合分析法。研究结果:自然资源治理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起到了基础支撑作用,"生态安全"是疫情防控"保护伞","粮食安全"是疫情应对"压舱石","居住安全"是战疫民生"稳定器","产业安全"是疫后发展"新动能";后疫情时代,"自然资源安全之治"的战略导向应遵循"道法自然"、坚守"耕保红线"、强化"民生保障"、优化"要素配置";战略保障包括加强"韧性城乡"建设、注重"规划留白"、提升公共卫生基础设施和加速大数据智能化建设等。研究结论:未来应进一步加强自然资源和野生动物保护,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严守耕地与基本农田红线,实现可持续的粮食安全保障;保障城乡"均等化"居住安全,满足城市"无接触"居住安全;保障关键"点线面"建设诉求,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落实各类保障措施,推进国家自然资源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切实实现后疫情时代中国的"自然资源安全之治"。
【文章来源】:中国土地科学. 2020,34(07)北大核心CSSCICSCD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1 引言
2 新冠肺炎疫情对自然资源安全的挑战和启示
2.1 “生态安全”是疫情防控“保护伞”
2.2 “粮食安全”是疫情应对“压舱石”
2.3 “居住安全”是战疫民生“稳定器”
2.4 “产业安全”是疫后发展“新动能”
3 后疫情时代“自然资源安全之治”的战略导向
3.1 遵循“道法自然”,推进“生态安全之治”
3.1.1 加强自然资源和野生动物保护,防控疫情传播
3.1.2 强化生态修复和综合治理,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3.2 坚守“耕保红线”,落实“粮食安全之治”
3.2.1 严守耕地与永久基本农田红线,多措并举强化耕地保护实施效果
3.2.2 实施“五位一体”综合整治,实现可持续的粮食安全保障
3.3 强化“民生保障”,促进“居住安全之治”
3.3.1 推动农村宅基地基本保障与高效利用兼顾,保障城乡“均等化”居住安全
3.3.2 解决城镇弱势群体住房问题,满足城镇“无接触”居住安全
3.4 优化“要素配置”,助推“产业安全之治”
3.4.1 重点保障关键“点—线—面”建设空间供给,促进要素集聚和效率提升
3.4.2 推进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挖掘产业安全“新动能”
4 后疫情时代“自然资源安全之治”的战略保障
4.1 加强“韧性城乡”建设,提升危机应对处置能力
4.2 注重“规划留白”,留足应急管理的“弹性空间”
4.3 大力推进公共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各类支撑保障体系
4.4 加速大数据智能化建设,推进自然资源治理能力现代化
5 结论和讨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爆发及共同体防控——基于风险社会学视角的考察[J]. 文军.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03)
[2]基于投入产出架构的新冠肺炎疫情冲击路径分析与应对政策[J]. 刘世锦,韩阳,王大伟. 管理世界. 2020(05)
[3]新冠疫情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及对策分析[J]. 贾康. 经济研究参考. 2020(06)
[4]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农业发展的影响与应对举措[J]. 蒋和平,杨东群,郭超然. 改革. 2020(03)
[5]城市空间聚集的安全风险及其防控——以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与应对为例[J]. 潘家华.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2020(04)
[6]新冠肺炎疫情大数据分析与区域防控政策建议[J]. 周成虎,裴韬,杜云艳,陈洁,许珺,王姣娥,张国义,苏奋振,宋辞,易嘉伟,马廷,葛咏,张岸,姜莉莉.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20(02)
[7]长江经济带稻田耕作制度绿色发展探讨[J]. 黄国勤.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2020(01)
[8]融合精准扶贫诉求的“多规合一”规划结构耦合模型研究:以昆明市寻甸县为例[J]. 夏方舟,张东昇,严金明. 中国土地科学. 2019(06)
[9]自然资源资产管理:理论逻辑与改革导向[J]. 严金明,张东昇,夏方舟. 中国土地科学. 2019(04)
[10]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与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的深化[J]. 严金明,迪力沙提,夏方舟. 改革. 2019(01)
本文编号:3627368
【文章来源】:中国土地科学. 2020,34(07)北大核心CSSCICSCD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1 引言
2 新冠肺炎疫情对自然资源安全的挑战和启示
2.1 “生态安全”是疫情防控“保护伞”
2.2 “粮食安全”是疫情应对“压舱石”
2.3 “居住安全”是战疫民生“稳定器”
2.4 “产业安全”是疫后发展“新动能”
3 后疫情时代“自然资源安全之治”的战略导向
3.1 遵循“道法自然”,推进“生态安全之治”
3.1.1 加强自然资源和野生动物保护,防控疫情传播
3.1.2 强化生态修复和综合治理,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3.2 坚守“耕保红线”,落实“粮食安全之治”
3.2.1 严守耕地与永久基本农田红线,多措并举强化耕地保护实施效果
3.2.2 实施“五位一体”综合整治,实现可持续的粮食安全保障
3.3 强化“民生保障”,促进“居住安全之治”
3.3.1 推动农村宅基地基本保障与高效利用兼顾,保障城乡“均等化”居住安全
3.3.2 解决城镇弱势群体住房问题,满足城镇“无接触”居住安全
3.4 优化“要素配置”,助推“产业安全之治”
3.4.1 重点保障关键“点—线—面”建设空间供给,促进要素集聚和效率提升
3.4.2 推进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挖掘产业安全“新动能”
4 后疫情时代“自然资源安全之治”的战略保障
4.1 加强“韧性城乡”建设,提升危机应对处置能力
4.2 注重“规划留白”,留足应急管理的“弹性空间”
4.3 大力推进公共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各类支撑保障体系
4.4 加速大数据智能化建设,推进自然资源治理能力现代化
5 结论和讨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爆发及共同体防控——基于风险社会学视角的考察[J]. 文军.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03)
[2]基于投入产出架构的新冠肺炎疫情冲击路径分析与应对政策[J]. 刘世锦,韩阳,王大伟. 管理世界. 2020(05)
[3]新冠疫情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及对策分析[J]. 贾康. 经济研究参考. 2020(06)
[4]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农业发展的影响与应对举措[J]. 蒋和平,杨东群,郭超然. 改革. 2020(03)
[5]城市空间聚集的安全风险及其防控——以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与应对为例[J]. 潘家华.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2020(04)
[6]新冠肺炎疫情大数据分析与区域防控政策建议[J]. 周成虎,裴韬,杜云艳,陈洁,许珺,王姣娥,张国义,苏奋振,宋辞,易嘉伟,马廷,葛咏,张岸,姜莉莉.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20(02)
[7]长江经济带稻田耕作制度绿色发展探讨[J]. 黄国勤.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2020(01)
[8]融合精准扶贫诉求的“多规合一”规划结构耦合模型研究:以昆明市寻甸县为例[J]. 夏方舟,张东昇,严金明. 中国土地科学. 2019(06)
[9]自然资源资产管理:理论逻辑与改革导向[J]. 严金明,张东昇,夏方舟. 中国土地科学. 2019(04)
[10]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与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的深化[J]. 严金明,迪力沙提,夏方舟. 改革. 2019(01)
本文编号:362736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hongguanjingjilunwen/36273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