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开放、异质性和技术创新研究
发布时间:2022-12-23 03:09
《中国十二五发展规划》明确提出“以开放促发展、促改革、促创新”的指导思路,充分利用对外开放,加大我国科技创新力度,缩小与发达国家的距离,成为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所面临的重要课题。那么对外开放、企业异质性与全要素生产率间存在怎样的相互作用机理?如何解读开放型经济体系下中国工业行业技术进步模式的选择问题?创新驱动型经济增长模式的微观基础何在?以这些问题为导向,本论文研究重点集中在如下几个方面。 首先,本论文运用参数与半参数相结合的方法分别测度和比较分析了1993-2010年30个省份、36个工业行业以及8443家内资企业和6031家外资企业共计14474家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并进一步探讨了行业、地区的异质属性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其次,论文利用中国微观企业面板数据,从超越对数生产函数出发,纳入出口状态变量,充分控制企业异质属性,深入考察出口行为与我国企业生产率之间的作用机理;并基于“自我选择”假说和“出口中学”假说之争,进一步检验出口行为和企业生产率间的因果关联。再次,利用生产函数溢值法,考察了外商直接投资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关系。引入多门槛模型,考察是否存在技术差距的“门槛”,检...
【文章页数】:170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插图索引
附表索引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中国经济现实背景与研究意义
1.1.2 理论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1.2.1 研究思路及框架
1.2.2 研究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
1.3 研究创新点
1.4 论文结构及主要研究内容介绍
第2章 开放型经济体系下中国企业技术进步及相关研究
2.1 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开放型经济体系的内涵与度量
2.1.1 处于后金融危机时代的中国开放型经济体系
2.1.2 对外开放度量的文献综述
2.2 开放经济条件下中国适宜技术进步模式的选择
2.2.1 “市场换技术”战略可持续吗?
2.2.2 开放与技术进步的文献综述
2.3 中国技术创新的微观基础与决定机制
2.3.1 中国工业技术进步与技术创新
2.3.2 技术创新的测度及决定机制的文献综述
第3章 中国工业企业生产率的参数与半参数估计
3.1 引言
3.2 企业生产率的参数测定方法
3.2.1 生产函数的设定
3.2.2 系统广义距估计
3.3 企业生产率的半参数测定方法
3.3.1 Olley-Pakes半参数估计
3.3.2 Levinsohn-Petrin半参数估计
3.4 工业行业企业生产率估计结果:基于省际和行业面板的估计结果
3.4.1 基于1993-2010年省际面板估计结果
3.4.2 基于1993-2010年行业面板估计结果
3.5 工业行业企业生产率估计结果:基于企业面板的估计结果
3.5.1 企业数据说明
3.5.2 基于企业面板数据的估计结果
3.6 小结
第4章 开放经济、异质性与工业企业生产率
4.1 引言
4.2 企业异质模型的理论框架
4.2.1 模型的基本假设
4.2.2 模型的均衡分析
4.3 贸易开放与企业异质模型
4.3.1 贸易开放条件下的福利分析
4.3.2 贸易开放与企业生产率的经验证据
4.4 出口行为与中国工业企业生产率的经验检验
4.4.1 模型设定与变量选择
4.4.2 出口、异质性与企业生产率的实证结果
4.4.3 出口行为与企业高生产率的因果检验
4.5 小结
第5章 开放经济条件下企业技术进步模式的选择
5.1 引言
5.2 模仿与创新:改进的内生增长模型分析框架
5.2.1 现有的理论解释与本研究的基本观点
5.2.2 论模型的基本假设
5.2.3 模型的一般均衡分析
5.3 外商直接投资非线性技术溢出的实证研究
5.3.1 计量模型设定与估计方法
5.3.2 变量选择与统计描述
5.4 外商直接投资技术溢出非线性的门槛检验
5.4.1 门槛模型的估计思路与方法
5.4.2 多门槛模型的估计结果
5.4.3 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多门槛估计结果
5.5 外商直接投资技术溢出效应的实证结果
5.5.1 基于整体样本的回归结果
5.5.2 基于分组样本的回归结果
5.6 小结
第6章 国际技术转移、异质性与中国企业技术创新
6.1 引言
6.2 分析框架与计量模型
6.2.1 计量框架的设定
6.2.2 利润函数的构建
6.2.3 变量选择与统计描述
6.3 国际技术转移、异质性与中国企业技术创新的实证检验
6.3.1 国际技术转移与技术创新的检验结果
6.3.2 企业异质性影响国际技术转移的检验结果
6.4 小结
第7章 开放经济条件下知识产权保护与技术创新
7.1 引言
7.2 理论模型设定与竞争性市场均衡分析
7.3 计量模型与数据说明
7.3.1 经验检验的基本框架
7.3.2 内生性问题的处理
7.3.3 数据来源与变量描述
7.4 知识产权制度与技术创新的实证检验
7.4.1 产权制度有利于技术创新吗?
7.4.2 有必要施行更严厉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吗?
7.4.3 国家异质性与最优知识产权保护力度
7.5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本文编号:3724590
【文章页数】:170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插图索引
附表索引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中国经济现实背景与研究意义
1.1.2 理论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1.2.1 研究思路及框架
1.2.2 研究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
1.3 研究创新点
1.4 论文结构及主要研究内容介绍
第2章 开放型经济体系下中国企业技术进步及相关研究
2.1 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开放型经济体系的内涵与度量
2.1.1 处于后金融危机时代的中国开放型经济体系
2.1.2 对外开放度量的文献综述
2.2 开放经济条件下中国适宜技术进步模式的选择
2.2.1 “市场换技术”战略可持续吗?
2.2.2 开放与技术进步的文献综述
2.3 中国技术创新的微观基础与决定机制
2.3.1 中国工业技术进步与技术创新
2.3.2 技术创新的测度及决定机制的文献综述
第3章 中国工业企业生产率的参数与半参数估计
3.1 引言
3.2 企业生产率的参数测定方法
3.2.1 生产函数的设定
3.2.2 系统广义距估计
3.3 企业生产率的半参数测定方法
3.3.1 Olley-Pakes半参数估计
3.3.2 Levinsohn-Petrin半参数估计
3.4 工业行业企业生产率估计结果:基于省际和行业面板的估计结果
3.4.1 基于1993-2010年省际面板估计结果
3.4.2 基于1993-2010年行业面板估计结果
3.5 工业行业企业生产率估计结果:基于企业面板的估计结果
3.5.1 企业数据说明
3.5.2 基于企业面板数据的估计结果
3.6 小结
第4章 开放经济、异质性与工业企业生产率
4.1 引言
4.2 企业异质模型的理论框架
4.2.1 模型的基本假设
4.2.2 模型的均衡分析
4.3 贸易开放与企业异质模型
4.3.1 贸易开放条件下的福利分析
4.3.2 贸易开放与企业生产率的经验证据
4.4 出口行为与中国工业企业生产率的经验检验
4.4.1 模型设定与变量选择
4.4.2 出口、异质性与企业生产率的实证结果
4.4.3 出口行为与企业高生产率的因果检验
4.5 小结
第5章 开放经济条件下企业技术进步模式的选择
5.1 引言
5.2 模仿与创新:改进的内生增长模型分析框架
5.2.1 现有的理论解释与本研究的基本观点
5.2.2 论模型的基本假设
5.2.3 模型的一般均衡分析
5.3 外商直接投资非线性技术溢出的实证研究
5.3.1 计量模型设定与估计方法
5.3.2 变量选择与统计描述
5.4 外商直接投资技术溢出非线性的门槛检验
5.4.1 门槛模型的估计思路与方法
5.4.2 多门槛模型的估计结果
5.4.3 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多门槛估计结果
5.5 外商直接投资技术溢出效应的实证结果
5.5.1 基于整体样本的回归结果
5.5.2 基于分组样本的回归结果
5.6 小结
第6章 国际技术转移、异质性与中国企业技术创新
6.1 引言
6.2 分析框架与计量模型
6.2.1 计量框架的设定
6.2.2 利润函数的构建
6.2.3 变量选择与统计描述
6.3 国际技术转移、异质性与中国企业技术创新的实证检验
6.3.1 国际技术转移与技术创新的检验结果
6.3.2 企业异质性影响国际技术转移的检验结果
6.4 小结
第7章 开放经济条件下知识产权保护与技术创新
7.1 引言
7.2 理论模型设定与竞争性市场均衡分析
7.3 计量模型与数据说明
7.3.1 经验检验的基本框架
7.3.2 内生性问题的处理
7.3.3 数据来源与变量描述
7.4 知识产权制度与技术创新的实证检验
7.4.1 产权制度有利于技术创新吗?
7.4.2 有必要施行更严厉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吗?
7.4.3 国家异质性与最优知识产权保护力度
7.5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本文编号:372459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hongguanjingjilunwen/37245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