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异质性交易者非线性模型的中国证券市场价格波动研究
发布时间:2023-04-16 13:56
2005年是中国证券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在此之前股权分置1作为我国证券市场特有的制度性缺陷长期困扰着市场的发展,2001年政府尝试采取行政化的解决措施引发股市长达5年的非理性下跌,几乎导致了中国证券市场的推倒重来;2005年4月底沉寂多年的证券市场被市场化的股权分置改革激活,投资者以极大热情造就了我国证券市场上最大的一次狂欢,到2007年底股权分置改革完成之时上证指数从最低998点上涨到最高6124点。然而好景不长,我国证券市场在其后经历了更加剧烈的暴跌暴涨后再次进入熊市,虽然期间受到美国次贷危机导致的全球金融危机以及欧债危机等外部冲击,但我国经济增长仍然一直维持较高的增长水平,当2011年底我国GDP由十年前不到人民币10万亿增长到近40万亿以及上市公司从1073家增长到2300家时,上证综合指数却跌回到十年前点位。仔细观察指数和个股的剧烈波动中,二级市场投资者发现除了基本面因素以外还存在一种不可忽视的全新势力,即随着全流通时代的真正到来,大小限股东和高管们高位减持凶猛,大股东们的减持行为经常发生在股价大幅上涨后利好信息发布之时或在利空信息出来之前,而增持行为往往伴随着其后...
【文章页数】:193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1.2.1 关于证券市场 PE 大幅波动的相关研究综述
1.2.2 基于理性预期均衡框架下证券市场价格大幅波动的研究综述
1.2.3 基于有限理性异质性交易者的证券市场价格大幅波动的研究
第三节 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与理论创新点
1.3.1 研究对象和方法
1.3.2 本文的创新点
1.3.3 研究的不足
第四节 论文的主要结构与逻辑框架
第二章 资本市场研究范式的转变与发展方向
第一节 有效市场理论(EMH)以及对其质疑
2.1.1 有效市场假说(EMH)的发展历史
2.1.2 实证检验对有效市场理论的挑战
第二节 投资者有限理性和异质性的研究
第三节 分形市场理论和混沌理论的发展
2.3.1 分形市场理论的发展
2.3.2 混沌理论的发展
第四节 “新兴资本市场理论”的应用
2.4.1 资本市场非线性特征的检验指标和方法
2.4.2 有限理性异质性交易者的非线性动力学模型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中国证券市场非线性特征的检验
第一节 中国证券市场的真实波动周期
第二节 中国证券市场分形特征的检验
3.2.1 实证检验的对象与目的
3.2.2 实证检验的结果与分析
3.2.2.1 数据样本与处理
3.2.2.2 各项数据的实证结果
3.2.2.3 实证结果的分析
3.2.2.4 R/S 分析有效性检验
第三节 美国证券市场非线性特征的检验
3.3.1 美国标普 500 综合指数与市盈率、长期利率、盈利的关系
3.3.2 美国 1871-2011 年期间标普 500 组合真实盈利的检验
3.3.3 美国标普 500 市盈率(CAPE)的分形特征检验
第四节 用市盈率指标解释股价波动的有效性与实证检验
3.4.1 基于 PC 率的非线性模型
3.4.2 基于 PC 率模型的数据检验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国证券市场异质性交易者非线性模型的研究
第一节 BH 信念自适应系统动力学模型
4.1.1 异质信念下的资产定价模型
4.1.2 异质信念
4.1.3 ABS 信念自适应系统(投资者的学习进化)
第二节 BH 模型的缺陷与扩展方向
第三节 我国证券市场基于市盈率估值的异质性投资者非线性模型
4.3.1 资产定价模型
4.3.2 异质信念的定义
4.3.3 投资策略的学习进化
第四节 代表性投资者类型组合的动力学系统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中国证券市场非线性动力学系统的实证检验
第一节 三类投资者组合的动力学系统检验
5.1.1 投资者转换强度对系统特征的影响
5.1.2 盈利有噪音对系统特征的影响
5.1.3 转换成本变化对投资者占比的影响
5.1.4 内幕信息交易者的信息准确度对于系统的影响
5.1.5 趋势投资者是否会被逐出市场
第二节 两类投资者组合的系统特征
5.2.1 内幕交易者与正反馈趋势交易者的组合
5.2.2 理性交易者与正反馈趋势交易者的组合
第三节 三类投资者组合向两类投资者组合的变迁路径
5.3.1 从三类投资者组合退化到价值投资者和趋势投资者的组合
5.3.2 从三类投资者组合退化到内幕交易者和趋势投资者的组合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实证分析与政策含义
第一节 我国证券市场非线性模型的实证分析
6.1.1 我国证券市场投资者转换强度 的实证分析
6.1.2 投资者结构和交易行为变化与市场波动特征变化的实证分析
6.1.3 大小非股东的行为差异分析
第二节 理论模型分析的政策含义
第三节 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本文编号:3791394
【文章页数】:193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1.2.1 关于证券市场 PE 大幅波动的相关研究综述
1.2.2 基于理性预期均衡框架下证券市场价格大幅波动的研究综述
1.2.3 基于有限理性异质性交易者的证券市场价格大幅波动的研究
第三节 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与理论创新点
1.3.1 研究对象和方法
1.3.2 本文的创新点
1.3.3 研究的不足
第四节 论文的主要结构与逻辑框架
第二章 资本市场研究范式的转变与发展方向
第一节 有效市场理论(EMH)以及对其质疑
2.1.1 有效市场假说(EMH)的发展历史
2.1.2 实证检验对有效市场理论的挑战
第二节 投资者有限理性和异质性的研究
第三节 分形市场理论和混沌理论的发展
2.3.1 分形市场理论的发展
2.3.2 混沌理论的发展
第四节 “新兴资本市场理论”的应用
2.4.1 资本市场非线性特征的检验指标和方法
2.4.2 有限理性异质性交易者的非线性动力学模型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中国证券市场非线性特征的检验
第一节 中国证券市场的真实波动周期
第二节 中国证券市场分形特征的检验
3.2.1 实证检验的对象与目的
3.2.2 实证检验的结果与分析
3.2.2.1 数据样本与处理
3.2.2.2 各项数据的实证结果
3.2.2.3 实证结果的分析
3.2.2.4 R/S 分析有效性检验
第三节 美国证券市场非线性特征的检验
3.3.1 美国标普 500 综合指数与市盈率、长期利率、盈利的关系
3.3.2 美国 1871-2011 年期间标普 500 组合真实盈利的检验
3.3.3 美国标普 500 市盈率(CAPE)的分形特征检验
第四节 用市盈率指标解释股价波动的有效性与实证检验
3.4.1 基于 PC 率的非线性模型
3.4.2 基于 PC 率模型的数据检验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国证券市场异质性交易者非线性模型的研究
第一节 BH 信念自适应系统动力学模型
4.1.1 异质信念下的资产定价模型
4.1.2 异质信念
4.1.3 ABS 信念自适应系统(投资者的学习进化)
第二节 BH 模型的缺陷与扩展方向
第三节 我国证券市场基于市盈率估值的异质性投资者非线性模型
4.3.1 资产定价模型
4.3.2 异质信念的定义
4.3.3 投资策略的学习进化
第四节 代表性投资者类型组合的动力学系统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中国证券市场非线性动力学系统的实证检验
第一节 三类投资者组合的动力学系统检验
5.1.1 投资者转换强度对系统特征的影响
5.1.2 盈利有噪音对系统特征的影响
5.1.3 转换成本变化对投资者占比的影响
5.1.4 内幕信息交易者的信息准确度对于系统的影响
5.1.5 趋势投资者是否会被逐出市场
第二节 两类投资者组合的系统特征
5.2.1 内幕交易者与正反馈趋势交易者的组合
5.2.2 理性交易者与正反馈趋势交易者的组合
第三节 三类投资者组合向两类投资者组合的变迁路径
5.3.1 从三类投资者组合退化到价值投资者和趋势投资者的组合
5.3.2 从三类投资者组合退化到内幕交易者和趋势投资者的组合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实证分析与政策含义
第一节 我国证券市场非线性模型的实证分析
6.1.1 我国证券市场投资者转换强度 的实证分析
6.1.2 投资者结构和交易行为变化与市场波动特征变化的实证分析
6.1.3 大小非股东的行为差异分析
第二节 理论模型分析的政策含义
第三节 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本文编号:379139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hongguanjingjilunwen/37913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