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城市群雾霾污染时空差异与溢出效应研究
发布时间:2023-04-29 01:03
十四五规划提出,“要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建立健全环境治理体系”。随着全国各城市空气质量的进一步恶化,雾霾天气在全国各地愈来愈频繁地出现,2021年全国各地启动了最严雾霾污染管控措施,例如河南省在2021年一开始来就迎来了第一次大规模的“红警天”,为了应对“红警天”河南14市进行了最为严格的污染管控。雾霾天气对于社会和人们的生活都产生了极大的危害,不仅会威胁到人们的正常生活和出行,而且对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也造成了极大的影响。然而随着区域一体化进程的推进呈不断上升态势,城市群不断兴起,城市群为我国的经济增长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全国高质量发展和全方位开放中具有战略位置,是区域一体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城市群的出现,越来越多的人口集聚在一起,消耗的产能也愈发严重,由于大气污染进一步集中排放,雾霾污染区域特点显著,因而依靠各个城市自身的力量很难解决问题,因此研究城市群雾霾污染问题是十分具有意义的。本文首先通过对长三角、京津冀、珠三角、中原、长江中游、成渝、关中、呼包鄂榆、兰西和哈长十大城市群在2006~2015年间的PM2.5浓度进行描述性分析,从横向与纵向的角度对我国十大城市群的雾霾污染现...
【文章页数】:7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二、国内外文献综述
三、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四、主要创新点
第一章 理论基础和模型方法
第一节 概念界定
一、城市群
二、PM2.5
第二节 理论基础
一、可持续性发展理论
二、环境库涅兹曲线
第三节 模型方法
一、Dagum基尼系数及其分解方法
二、Kernel密度估计
三、空间马尔科夫链
四、空间杜宾模型
第二章 十大城市群雾霾污染区域差异及其来源
第一节 十大城市群雾霾污染描述性统计分析
一、数据来源
二、十大城市群雾霾污染的总体情况分析
三、十大城市群雾霾污染的趋势变化分析
第二节 十大城市群雾霾污染的Dagum基尼系数及其分解
一、十大城市群雾霾污染总体差异的基尼系数及其分解
二、十大城市群雾霾污染的区域内差异
三、十大城市群雾霾污染的区域间差异
四、十大城市群雾霾污染的区域差异来源及贡献率
第三章 十大城市群雾霾污染的时空分布演进
第一节 十大城市群雾霾污染分布的时间动态演进
一、十大城市群雾霾污染分布的时间动态演进特征
二、十大城市群总体雾霾污染状态转移的时间特征
第二节 十大城市群雾霾污染分布的空间动态演进
一、十大城市群雾霾污染分布的空间动态演进特征
二、不同时期十大城市群雾霾污染状态转移的空间特征
第四章 十大城市群雾霾污染的空间溢出效应
第一节 十大城市群雾霾污染的空间相关性分析
一、空间权重矩阵的设定
二、十大城市群雾霾污染的全局自相关
三、十大城市群雾霾污染的局部自相关
第二节 十大城市群雾霾污染的空间溢出效应实证分析
一、变量选取与模型设定
二、空间溢出效应实证分析
结论、对策建议及研究展望
一、研究结论
二、对策建议
三、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本文编号:3804842
【文章页数】:7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二、国内外文献综述
三、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四、主要创新点
第一章 理论基础和模型方法
第一节 概念界定
一、城市群
二、PM2.5
第二节 理论基础
一、可持续性发展理论
二、环境库涅兹曲线
第三节 模型方法
一、Dagum基尼系数及其分解方法
二、Kernel密度估计
三、空间马尔科夫链
四、空间杜宾模型
第二章 十大城市群雾霾污染区域差异及其来源
第一节 十大城市群雾霾污染描述性统计分析
一、数据来源
二、十大城市群雾霾污染的总体情况分析
三、十大城市群雾霾污染的趋势变化分析
第二节 十大城市群雾霾污染的Dagum基尼系数及其分解
一、十大城市群雾霾污染总体差异的基尼系数及其分解
二、十大城市群雾霾污染的区域内差异
三、十大城市群雾霾污染的区域间差异
四、十大城市群雾霾污染的区域差异来源及贡献率
第三章 十大城市群雾霾污染的时空分布演进
第一节 十大城市群雾霾污染分布的时间动态演进
一、十大城市群雾霾污染分布的时间动态演进特征
二、十大城市群总体雾霾污染状态转移的时间特征
第二节 十大城市群雾霾污染分布的空间动态演进
一、十大城市群雾霾污染分布的空间动态演进特征
二、不同时期十大城市群雾霾污染状态转移的空间特征
第四章 十大城市群雾霾污染的空间溢出效应
第一节 十大城市群雾霾污染的空间相关性分析
一、空间权重矩阵的设定
二、十大城市群雾霾污染的全局自相关
三、十大城市群雾霾污染的局部自相关
第二节 十大城市群雾霾污染的空间溢出效应实证分析
一、变量选取与模型设定
二、空间溢出效应实证分析
结论、对策建议及研究展望
一、研究结论
二、对策建议
三、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本文编号:380484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hongguanjingjilunwen/38048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