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容市食品安全社会共治研究
发布时间:2023-08-11 17:30
食品安全问题已经连续三年成为中国全面小康社会进程中最受关注的焦点问题,是重大的民生问题。近年来,频发的食品安全事件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过分倚重行政力量的监管模式已无法应对当前严峻的食品安全形势。食品产业链条复杂、食品安全治理涉及面广以及食品安全监管存在的“政府失灵”“市场失灵”双重困境,都迫切需要推动食品治理模式的创新。新颁发的《食品安全法》提出了“社会共治”的概念,国务院印发的《“十三五”国家食品安全规划》明确指出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鼓励调动社会力量参与食品治理,形成企业自律、政府监管、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食品安全社会共治格局,这些治理思路的提出对推动我国食品监管体制转型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如何以“社会共治”理念有效统筹食品安全监管,推动食品监管在主体、机制、方式、环节等方面的改革,实现“善治”的目标,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本文从主体设计、架构设计、运行机制三个维度综合公共物品理论、社会治理理论、政府规制理论等理论,形成了综合分析视角。首先概述了食品安全社会共治方面的国内外研究状况和本论文的研究思路,在理论层面对食品安全问题频发的原因进行分析,对目前主要的治理模式进行归纳和评析,...
【文章页数】:6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综述
1.3.2 国内研究综述
1.4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以及创新之处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4.3 创新之处
第2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2.1 食品安全治理的相关概念
2.1.1 食品安全
2.1.2 食品安全监管
2.1.3 社会共治
2.2 食品安全治理的理论基础
2.2.1 公共物品理论
2.2.2 利益相关者理论
2.2.3 社会治理理论
2.2.4 无缝隙政府理论
2.3 理论分析框架的构建
第3章 句容市食品安全社会共治现状
3.1 食品产业的发展概况
3.1.1 食品产业发展较快
3.1.2 食品产业结构优化
3.1.3 食品质量有所提升
3.2 食品安全共治的现实表现
3.2.1 食品共治主体参与现状
3.2.2 食品安全形势基本情况
3.3 公众对食品安全共治现状的评价
3.3.1 公众食品安全关注度及满意度调查
3.3.2 公众食品安全信息获取渠道和最希望获取信息的渠道调查
3.3.3 公众认为句容市食品安全问题的原因调查
3.3.4 公众认为自己掌握食品安全知识的程度调查
第4章 句容市食品安全社会共治面临的困境
4.1 食品安全社会共治主体规范层面的问题
4.1.1 政府治理模式单一
4.1.2 企业主体自律不足
4.1.3 社会组织能力不足
4.1.4 公众互动参与有限
4.2 食品安全社会共治运行层面的问题
4.2.1 利益目标不协调
4.2.2 信息资源不对称
4.2.3 维权渠道不畅通
第5章 句容市食品安全社会共治面临的困境的成因
5.1 社会共治主体规范不完善
5.1.1 监管模式变迁下职能融合不畅
5.1.2 企业经营理念落后导致社会责任缺位
5.1.3 社会组织自我规制薄弱导致作用发挥不足
5.1.4 公众认知偏差影响治理协同性
5.2 社会共治运行机制存在弊端
5.2.1 利益沟通机制的缺乏
5.2.2 信息交流机制不健全
5.2.3 维权保障机制不完善
第6章 国内外食品安全社会共治的启示与借鉴
6.1 美国食品安全社会共治体系具体做法及启示
6.1.1 美国食品安全治理的公众参与
6.1.2 美国食品安全治理全过程的多维网络
6.1.3 美国网络治理模式的启示
6.2 日本的多元参与模式及启示
6.2.1 消费者参与--以“食品安全委员会”为例
6.2.2 企业参与--以“FCP”为例
6.2.3 社会组织参与--以日本生协组织为例
6.2.4 日本多元参与模式的启示
6.3 江苏淮安打造食品安全治理“透明共治”模式
6.3.1 淮安市食品治理透明共治体系
6.3.2 “淮安模式”的启示
第7章 句容市食品安全共治的完善路径
7.1 参与主体各归其位
7.1.1 政府:食品安全治理的主导者
7.1.2 企业:食品安全的第一责任人
7.1.3 社会组织:食品安全治理的积极参与者
7.1.4 公众:食品安全的直接受益者
7.2 优化食品安全社会共治运行机制
7.2.1 深化利益协调机制
7.2.2 优化信息共享机制
7.2.3 强化维权保障机制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本文编号:3841458
【文章页数】:6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综述
1.3.2 国内研究综述
1.4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以及创新之处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4.3 创新之处
第2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2.1 食品安全治理的相关概念
2.1.1 食品安全
2.1.2 食品安全监管
2.1.3 社会共治
2.2 食品安全治理的理论基础
2.2.1 公共物品理论
2.2.2 利益相关者理论
2.2.3 社会治理理论
2.2.4 无缝隙政府理论
2.3 理论分析框架的构建
第3章 句容市食品安全社会共治现状
3.1 食品产业的发展概况
3.1.1 食品产业发展较快
3.1.2 食品产业结构优化
3.1.3 食品质量有所提升
3.2 食品安全共治的现实表现
3.2.1 食品共治主体参与现状
3.2.2 食品安全形势基本情况
3.3 公众对食品安全共治现状的评价
3.3.1 公众食品安全关注度及满意度调查
3.3.2 公众食品安全信息获取渠道和最希望获取信息的渠道调查
3.3.3 公众认为句容市食品安全问题的原因调查
3.3.4 公众认为自己掌握食品安全知识的程度调查
第4章 句容市食品安全社会共治面临的困境
4.1 食品安全社会共治主体规范层面的问题
4.1.1 政府治理模式单一
4.1.2 企业主体自律不足
4.1.3 社会组织能力不足
4.1.4 公众互动参与有限
4.2 食品安全社会共治运行层面的问题
4.2.1 利益目标不协调
4.2.2 信息资源不对称
4.2.3 维权渠道不畅通
第5章 句容市食品安全社会共治面临的困境的成因
5.1 社会共治主体规范不完善
5.1.1 监管模式变迁下职能融合不畅
5.1.2 企业经营理念落后导致社会责任缺位
5.1.3 社会组织自我规制薄弱导致作用发挥不足
5.1.4 公众认知偏差影响治理协同性
5.2 社会共治运行机制存在弊端
5.2.1 利益沟通机制的缺乏
5.2.2 信息交流机制不健全
5.2.3 维权保障机制不完善
第6章 国内外食品安全社会共治的启示与借鉴
6.1 美国食品安全社会共治体系具体做法及启示
6.1.1 美国食品安全治理的公众参与
6.1.2 美国食品安全治理全过程的多维网络
6.1.3 美国网络治理模式的启示
6.2 日本的多元参与模式及启示
6.2.1 消费者参与--以“食品安全委员会”为例
6.2.2 企业参与--以“FCP”为例
6.2.3 社会组织参与--以日本生协组织为例
6.2.4 日本多元参与模式的启示
6.3 江苏淮安打造食品安全治理“透明共治”模式
6.3.1 淮安市食品治理透明共治体系
6.3.2 “淮安模式”的启示
第7章 句容市食品安全共治的完善路径
7.1 参与主体各归其位
7.1.1 政府:食品安全治理的主导者
7.1.2 企业:食品安全的第一责任人
7.1.3 社会组织:食品安全治理的积极参与者
7.1.4 公众:食品安全的直接受益者
7.2 优化食品安全社会共治运行机制
7.2.1 深化利益协调机制
7.2.2 优化信息共享机制
7.2.3 强化维权保障机制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本文编号:384145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hongguanjingjilunwen/38414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