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皖江流域市镇发展及其层级概况研究(嘉靖—道光)
本文关键词:明清时期皖江流域市镇发展及其层级概况研究(嘉靖—道光),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明后期以降,沿江一线商贸繁盛,但皖江流域农耕社会环境并没有发生实质的变化:重农的社会风俗和以“稻”为主的经济结构,这也决定了其在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路径选择。作为安徽省最具活力的地区,本文所述市镇经济发展及其层级概况正是基于这一时代背景之下。从长时段的历史变迁来看,皖江流域市镇发展经历了唐宋以前的萌发,明后期的初步兴起,明清易代的战火破坏,清前期的恢复、快速增长及清中期的平稳增长等阶段,增长趋势十分明显。从空间上来看,皖江东部及沿江一线是市镇发展的集中地带,山地丘陵地区则相对较为稀疏。地理环境差异下的社会经济发展迥异是其中的重要原因。在具体的数量化分析中,可以推测:明后期皖江流域市镇发展尚较落后,至迟到清前期市镇发展水平已然达到同期全国平均水平;至清中叶甚至高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属商品经济较为发达地区。以该地区基本经济活动——米粮贸易为主线进行考察,可以看出明显的市镇层级结构:农村集市—集散市镇—中心市镇。但较之完整的区域市场网络,皖江流域市镇体系却表现出“片区式”的分散性特征,大体由三个片区组合——皖西南(安庆府)、巢湖流域(庐州府、和州)、皖南(太平府、宁国府)。各片区之间经济联系十分稀疏,区域内市镇网络体系较为分散,这主要归结于处边缘地区的区位条件、内部经济结构的雷同单一及水系交通的分散等方面。
【关键词】:市镇 明清时期 层级 皖江流域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299.29
【目录】:
- 摘要6-7
- Abstract7-12
- 第一章 绪论12-27
- 1.1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12-13
- 1.2 近十五年我国明清市镇研究综述(2000-2014)13-22
- 1.2.1 研究区域的多元化13-16
- 1.2.2 主要研究主题16-22
- 1.3 相关概念辨析22-24
- 1.4 研究方法及框架24-27
- 第二章 皖江流域的界定、历史开发及时代契机27-37
- 2.1 皖江流域界定的思考——基于区域史的研究视角27-33
- 2.1.1 区域史中的“区域”演变27-30
- 2.1.2 皖江流域的相关认识及界定30-33
- 2.2 历史开发及时代契机33-37
- 2.2.1 历史开发大略33-34
- 2.2.2 时代契机——“东西贸易”兴起34-37
- 第三章 市镇发展的外部环境——区域农耕社会解析37-47
- 3.1 以农为本的农耕社会风俗37-39
- 3.2 以“稻”为主的经济结构39-44
- 3.2.1 农业结构的重心:稻作农业39-41
- 3.2.2 以米粮贸易为主的商品化发展方向41-44
- 3.3 余论44-47
- 第四章 皖江流域市镇发展周期及历史变迁47-60
- 4.1 皖江流域市镇的时空变化47-54
- 4.1.1 市镇发展的历史演变47-50
- 4.1.2 市镇发展的空间差异50-54
- 4.2 市镇的数量化分析54-60
- 第五章 皖江流域市镇层级概况及其原因分析60-72
- 5.1 明清市场层级结构的相关概述60-62
- 5.2 市镇的层级结构特征——以米粮贸易为主线的窥探62-69
- 5.2.1 城市在市场体系中的地位——以芜湖、安庆为例63-64
- 5.2.2 市镇层级结构特征:层级性与分散性并存64-69
- 5.3 原因分析69-72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72-75
- 6.1 主要结论72-73
- 6.2 不足与展望73-75
- 参考文献75-84
- 附录84-86
- 致谢8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可侠;张亨明;;安徽省“皖江开发开放”战略的实施与对策[J];铜陵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2 本刊编辑部;王运宝;徐浩程;邱积敏;;皖江点晴——打造产业转移“新特区”[J];决策;2010年04期
3 ;《江淮》:高端聚焦“皖江示范区”[J];江淮;2010年04期
4 张晓彤;;安徽崛起看皖江[J];中国报道;2011年04期
5 董首玉;;皖江航运与皖江城市[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6 秦柳;;皖江示范区承接产业转移的现状及对策[J];中共合肥市委党校学报;2011年03期
7 秦柳;;皖江示范区承接产业转移的现状及对策[J];北方经济;2011年17期
8 张娟娟;;活力皖江声名鹊起[J];江淮;2012年02期
9 王云平;李秋淮;;皖江示范区:承接产业转移新突破[J];中国经贸;2013年08期
10 卢荣景;;发挥优势 强化自身——谈谈皖江开发开放[J];学术界;1990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王敏林;;记皖江联立中学[A];铁流6:新四军文化工作专辑——新四军文化工作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2 盛昌树;;皖江肉鸭产业化发展思路初探[A];安徽省第五届“兴皖之光”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农科卷)[C];2005年
3 李晓帆;;皖江劲旅 青史垂名 铁军精神 后代传承——记七师分会《皖江行》[A];铁流20——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纪念新四军军部重建70周年、缅怀皖南事变死难烈士[C];2012年
4 孙都光;;“东向发展”的助推器——浅析在融入长三角中加快构建皖江产业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A];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暨中国区域协调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蔡博文;;难忘尖山反扫荡战斗[A];老兵话当年(第四辑)[C];2003年
6 金星沐;;皖中军民粉碎日伪军清乡扫荡[A];老兵话当年(第二十一辑)[C];2013年
7 周新武;;回忆皖江解放区统战工作中的若干情况[A];铁流:新四军统一战线工作专辑——新四军统一战线工作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8 陈友生;黄仰进;;创建“安徽长江渡运安全工程”之思考[A];中国航海学会内河海事专业委员会2001年度学术交流会优秀论文集专刊[C];200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赵光辉;乘势崛起的皖江农资[N];中华合作时报;2008年
2 宋玉泰 本报记者 靳生;以商会的力量助推皖江开发[N];中华工商时报;2012年
3 本报记者 许成宽;“皖江潮”涌动2012[N];安徽经济报;2013年
4 记者 陆列嘉;皖江示范区打造五大品牌新优势[N];安徽日报;2013年
5 CUBN 记者 王强;皖江示范区建成三年成效显著[N];中国联合商报;2013年
6 徐斌;工业引领安徽皖江示范区快速发展[N];中国工业报;2013年
7 本报记者 胡旭 本报见习记者 夏海军;产业集聚,皖江凸显“软实力”[N];安徽日报;2013年
8 苏晓琼;皖江示范区合肥“吸金力”最强[N];合肥日报;2013年
9 ;看合肥好“风景” 助皖江再崛起[N];合肥晚报;2014年
10 孙洁;皖江旅游合作的模式选择[N];安徽日报;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磊;明清时期皖江流域市镇发展及其层级概况研究(嘉靖—道光)[D];华东师范大学;2016年
2 黎剑飞;民国时期皖江流域的工商业研究[D];安徽大学;2010年
3 董首玉;航运近代化与皖江地区的开发(1877-1937)[D];安徽大学;2012年
4 秦晨;皖江示范区承接产业转移政策有效性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4年
5 房利敏;皖江示范区承接产业转移的金融支持研究[D];安徽大学;2013年
6 陈金勇;芜湖开埠与近代皖江地区社会经济的变迁(1876-1937年)[D];苏州大学;2005年
7 李德孝;皖江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主导产业选择[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8 陈海群;芜湖开埠与皖江地区手工业研究(1877-1937)[D];安徽师范大学;2014年
9 张阳;唐代皖江流域经济地理研究[D];安徽大学;2014年
10 李俊峰;皖江城镇带可持续发展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03年
本文关键词:明清时期皖江流域市镇发展及其层级概况研究(嘉靖—道光),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9561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hongguanjingjilunwen/3956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