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宏观经济论文 >

人口分布、增长极与世界级城市群孵化——基于美国东北部城市群和京津冀城市群的比较

发布时间:2017-05-26 17:05

  本文关键词:人口分布、增长极与世界级城市群孵化——基于美国东北部城市群和京津冀城市群的比较,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基于城市群理论的演变过程,文章从空间视角出发,利用人口普查和统计年鉴数据分析了城市群人口发展的协调问题,讨论了典型世界级城市群的发展路径对新兴城市群孵化的借鉴价值。在明确区分城市群"核心区域"和"核心城区"概念的基础上,使用空间自相关分析和产业结构偏离度分析等方法,对美国东北部城市群和京津冀城市群人口空间规模、分布、结构以及产业空间协作状况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典型世界级城市群的孵化过程具有显著的阶段性特征,核心城区人口占比经历了"先升后降"的过程;人口空间分布存在由单核向多极转变的趋势;人口空间结构兼具聚集和分散的双重特性;核心区域的产业结构调整对于城市群的空间协作发展具有引导作用。
【作者单位】: 北京行政学院社会学教研部;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关键词】京津冀 城市人口规模 空间视角 协同发展 世界级城市群
【基金】:北京市社科基金重点项目(15SHA009) 北京高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协同创新中心(北京工业大学)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F299.1;C924
【正文快照】: Authors:Yin Deting is Deputy Director and Associate Professor,Department of Sociology,BeijingAdministrative College.Email:ydt1314@163.com.Shi Yi is Research Assistant and Ph D Candidate,Chi-na 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Research Center,Graduate School of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叔明;刘静玉;;中原城市群的形成与发展分析[J];许昌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2 王召东;樊俊锋;;中外城市群发展及其对中原城市群的启示[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3 邢怀滨,陈凡,刘玉劲;城市群的演进及其特征分析[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4 陈文科;;武汉城市群的战略定位与创新发展[J];学习与实践;2002年06期

5 林先扬,陈忠暖,蔡国田;国内外城市群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热带地理;2003年01期

6 姜山清;中原城市群经济发展分析和思考[J];河南社会科学;2004年06期

7 安士伟,贾学锋;对中原城市群一体化发展的思考[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8 丁芸;赵文;;城市群制度创新——实现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必然选择[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9 贺海峰;沿江城市群担纲崛起的脊梁[J];决策;2005年05期

10 陈立;;中原城市群信息化水平研究[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06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先扬;陈忠暖;;国内外城市群研究的回顾与展望[A];认识地理过程 关注人类家园——中国地理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3年

2 赵文;;基于分工与协作的城市群制度探析[A];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暨金融危机背景下的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王发曾;张伟;张建伟;徐晓霞;苏朝阳;吕金嵘;冯德显;汪雪峰;赵威;李磊;李琳;刘静玉;刘晓丽;杨兰桥;;第六章 宏观尺度下的中原城市群整合[A];中原城市群科学发展研究[C];2008年

4 朱翔;;长株潭城市群发展模式研究[A];2009年南昌大学中国中部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学术年会暨“贯彻国务院《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5 陈晓红;;锐意改革 大胆试验 全面推进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A];第二届中国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论坛暨纪念建国六十周年高层经济论坛论文集[C];2009年

6 刘清平;;建设沿海城市群是广西重要的增长极[A];合作与共荣——广西发展生产力和东盟经济合作研究论文集[C];2004年

7 游胜景;戴国平;;论我国城市群的演进与整合——以长株潭3+5城市群为例[A];2007湖南省城乡规划论文集[C];2007年

8 谢莉;彭晓春;杨仁斌;;长株潭城市群生态环境研究进展[A];2012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四卷)[C];2012年

9 张璞玉;;一体化视角下武汉“1+8”城市群产业整合——基于水平和垂直空间经济结构分析[A];城市时代,协同规划——201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0-区域规划与城市经济)[C];2013年

10 ;前言[A];中原城市群科学发展研究[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郭世锋;济南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再现新机遇[N];济南日报;2013年

2 本报记者 程小旭;城市群促进区域协调发展[N];中国经济时报;2013年

3 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 冯奎;重在提升城市群的质量[N];经济日报;2013年

4 本报记者 谢良兵;地方抢建城市群[N];经济观察报;2013年

5 记者 王彬;带动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做大做强[N];济南日报;2013年

6 记者 郑代玉;我市组织收听收看全省推进省会城市群经济圈西部经济隆起带建设动员大会[N];东营日报;2013年

7 记者 王端鹏;解放思想 开拓思路 扎实推进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建设[N];济南日报;2013年

8 本报记者 张哲 通讯员 宗禾;省发改委与淄签署加快建设省会城市群经济圈战略合作框架协议[N];淄博日报;2013年

9 记者 王端鹏;积极作为 加强协作 加快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建设[N];济南日报;2013年

10 记者 刘钦涛 通讯员 刘永;推进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发展[N];济南日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曾月娥;同城化与主体功能区背景下的厦漳泉城市群空间重构[D];福建师范大学;2015年

2 陈群元;城市群协调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3 郭书山;中原城市群产业升级模式及协调机制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4 贾卓;中国西部城市群产业演变及优化路径研究[D];兰州大学;2013年

5 赵勇;区域一体化视角下的城市群形成机理研究[D];西北大学;2009年

6 刘静玉;当代城市化背景下的中原城市群经济整合研究[D];河南大学;2006年

7 钟海燕;成渝城市群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8 郭凤城;产业群、城市群的耦合与区域经济发展[D];吉林大学;2008年

9 李学鑫;基于专业化与多样性分工的城市群经济研究[D];河南大学;2007年

10 郑斌;中国城市群环境合作机制构建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思远;城市群集群评价多维逻辑模型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2 宁艳丽;中原城市群在中部崛起中的作用与对策研究[D];广西大学;2007年

3 史敦友;高速铁路的城市群产业发展效应[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4 邹敏;产业视角下滇中城市群城市分工与发展模式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5年

5 赵春哲;淮海城市群产业发展政策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5年

6 郝盼;京津冀城市群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协调度实证研究[D];西华师范大学;2015年

7 张凯;呼包鄂城市群工业产业发展与环境保护耦合发展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5年

8 吴金叶;呼包鄂城市群与产业集群耦合发展评价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5年

9 史主生;基于产城融合的呼包鄂工业园区优化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5年

10 于肖肖;川渝城市群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5年


  本文关键词:人口分布、增长极与世界级城市群孵化——基于美国东北部城市群和京津冀城市群的比较,,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9748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hongguanjingjilunwen/39748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ba9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