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宏观经济论文 >

天山北坡经济带城市人居环境质量与城市化水平协调性评价

发布时间:2017-06-02 00:15

  本文关键词:天山北坡经济带城市人居环境质量与城市化水平协调性评价,,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从城市的居住生活条件、生态环境质量、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质量、社会和谐度4个方面构建评价体系,对天山北坡经济带2014年的城市人居环境质量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内城市人居环境质量整体偏低且两级分化较明显,人居环境质量的协调度指数反映出近一半城市子系统间的反馈关系不强;利用ArcGIS从宏观角度反映研究区的城市人居环境质量的空间差异特征:东疆哈密地区、吐鲁番地区的水平较低,伊犁地区的水平最高,以乌鲁木齐经济圈为中心向外辐射的一系列城市的人居环境质量较高。经定量分析,得出影响城市人居环境质量的主要因子包括:人口密度、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均居住面积、人均道路铺装面积、人均绿地面积、建成区绿地覆盖率;以城市人居环境在城市化进程中的优化配置程度为标准,可将城市分为4种类型:经济环境协调模式(高—高型),环境滞后模式(高—低型),经济滞后模式(低—高型),经济环境双滞后模式(低—低型),结合影响因子分别对4类城市的人居环境改善进行讨论,为今后进行"以人为本"为原则的城市建设提供相关建议。
【作者单位】: 新疆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新疆师范大学新疆城镇化发展研究中心;
【关键词】AHP 城市人居环境质量 协调性 天山北坡经济带
【基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科学面向资助项目“丝绸之路经济带北疆城市景观格局演变及生态安全定量研究”(2014211A049) 疆师范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XSY201502013)
【分类号】:TU984;F299.21
【正文快照】: 城市是现代文明的标志,是人类聚居的主要场所。根据诺瑟姆曲线描述的城市化进程规律和世界各国城市化的经验,中国的城市化水平已经处于曲线的第一个拐点位置,即城市化进入加速阶段[1]。一方面,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工业和人口大规模积聚,城市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和居民健康受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熊鹰;曾光明;董力三;焦胜;陈桂秋;;城市人居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不确定性定量评价——以长沙市为例[J];地理学报;2007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辉;;生态城市可持续发展差异分析——甘肃省14 个市州为例(英文)[J];As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2009年06期

2 佘龙;留下历史的足迹——大慈寺历史文化保护区现状分析[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4年02期

3 刘铮;李莉萍;赵惠敏;;技术整合与建筑创新设计[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8年02期

4 宋桂杰;陈星;郭红霞;;校园环境空间的使用后评价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0年01期

5 陈雨露;周波;龚洪;程耀;周翎;;与环境共生共融——从空间特质看川西林盘的生态意义[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1年02期

6 吴强;居住文化透视[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2期

7 刘晨阳,杨培峰;关于城市人居环境建设的人文思考[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4期

8 冯念军;;人居环境设计中的可持续发展与伦理学[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3期

9 刘德峰;;浅析人居环境建设中城市历史文化的延承[J];安徽建筑;2009年03期

10 方松林;;现代小区景观设计中需要注意的问题[J];安徽建筑;2009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刘巍;王世贞的园林实践与观念[D];北京林业大学;2010年

2 王丹;制度变迁背景下上海居住空间结构演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夏桂平;基于现代性理念的岭南建筑适应性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4 彭亮;中西方家具设计教育模式的比较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7年

5 张志奇;北京人民大会堂室内环境艺术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7年

6 闫晓云;呼和浩特市城市绿地结构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0年

7 冯斐菲;让旧城的魅力再现[D];中央美术学院;2011年

8 于东明;鲁中山区乡村景观演变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1年

9 吴一洲;转型背景下城市土地资源利用的空间重构效应[D];浙江大学;2011年

10 王红兵;农民动迁安置住区绿化环境重构[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建森;生态城市的构架理论研究[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1年05期

2 马利邦;牛叔文;李怡欣;;甘肃省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的量化分析[J];城市发展研究;2010年05期

3 肖健飞;常规大突破──社会转型期城市规划的变革[J];城市规划;1999年01期

4 朱锡金;居住园区构成说[J];城市规划汇刊;1997年02期

5 李宇;艾华;冯枫;董锁成;;20世纪90年代以来小城镇环境研究进展[J];地理科学进展;2006年01期

6 吴永娇;马海州;董锁成;仝彩蓉;;城市化进程中生态环境响应模型研究——以西安为例[J];地理科学;2009年01期

7 方创琳,毛汉英;区域发展规划指标体系建立方法探讨[J];地理学报;1999年05期

8 许学强,张俊军;广州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综合评价[J];地理学报;2001年01期

9 张文忠,刘旺,孟斌;北京市区居住环境的区位优势度分析[J];地理学报;2005年01期

10 王伟武;杭州城市生活质量的定量评价[J];地理学报;2005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丁;;城乡统筹下小城镇人居环境质量评价研究[J];甘肃农业;2013年04期

2 齐冬晖;城市化与人居环境质量的广义思考[J];山西建筑;2002年01期

3 赵延德;张慧;陈兴鹏;;城市人居环境质量客观指标评价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9年04期

4 俞兵;严红萍;;人居环境质量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初探[J];山西建筑;2006年03期

5 李华生,徐瑞祥,高中贵,彭补拙;南京城市人居环境质量预警研究[J];经济地理;2005年05期

6 陈材倜,邱宇,彭远翔,赵芾;加强生态环境建设 提高人居环境质量——以重庆市城市生态环境建设为例[J];四川建筑;2000年03期

7 徐波;营造绿色建筑 提高人居环境质量 关于绿色建筑的讲话(摘要)[J];工程质量;2001年07期

8 秦永东;欧向军;甄峰;;基于熵值法的人居环境质量评价研究——以徐州市为例[J];城市问题;2008年10期

9 周兆军;李晓东;马爱慧;;乌鲁木齐市人居环境质量评价与城市建设分析[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1年02期

10 严涛,陈柏旭;提升人居环境质量的创新设计模式[J];建筑学报;2005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秦永东;;基于熵值法的人居环境质量评价研究——以徐州市区为例[A];中国地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2 韩薇;宋涛;张阳生;;西安市商品住宅小区人居环境质量评价研究[A];城市规划面对面——2005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下)[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晓彬邋林利华;长汀县城改善人居环境质量[N];闽西日报;2008年

2 记者 周爱玲;加快棚户区改造 提升人居环境质量[N];酒泉日报;2014年

3 通讯员 王满龙 王海深;赤城生态为本提升人居环境质量[N];张家口日报;2013年

4 记者 窦延文;改善人居环境质量建设民生幸福城市[N];深圳特区报;2011年

5 记者 田凤娇;争分夺秒全力推进创文提速[N];伊春日报;2014年

6 四川省财政厅;四川 政府采购积极支持环卫建设[N];政府采购信息报;2009年

7 记者 徐静;我市人居环境质量稳步提高[N];遵义日报;2009年

8 本报记者 李莉 闫艳 高杰;人居环境质量明显改善[N];中国环境报;2012年

9 本报记者 秦和平;提升群众人居环境质量[N];巴中日报;2010年

10 记者 王轶;推进净空行动提升人居环境质量[N];长治日报;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连红;快速城市化地区人居环境动态评价及优化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0年

2 张艺潇;沙区乡村聚落人居环境质量评价及模式筛选[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3 温倩;池州市人居环境质量评价与优化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07年

4 赵林;东北振兴以来东北地区城市人居环境质量时空变化分析[D];辽宁师范大学;2013年

5 马爱慧;乌鲁木齐人居环境质量评价研究[D];新疆大学;2007年

6 张淑敏;济南市人居环境质量综合评价及优化对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7 刘娟;芜湖市人居环境质量与居民满意度评价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4年

8 宋延杰;城市人居环境质量综合评价和优化对策研究[D];苏州科技学院;2009年

9 武振国;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人居环境质量评价及优化策略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10 晋培育;中国城市人居环境质量特征与时空差异分析[D];辽宁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天山北坡经济带城市人居环境质量与城市化水平协调性评价,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1382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hongguanjingjilunwen/41382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915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