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建设用地供给结构对人口流动的影响研究
本文关键词:山东省建设用地供给结构对人口流动的影响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为全面反映地方政府建设用地供给行为对人口生活、生产活动地点选择的影响,明确建设用地供给结构变动影响人口流动的机理,本文通过构建包含地方政府、企业和居民三类主体的一般均衡模型,利用模型的求解和数值模拟,提出研究假设,在此基础上,利用2001-2013年山东省地级市层面的面板数据,运用门限回归分析方法,实证分析了地方政府建设用地供给结构对人口流动的影响方式。研究发现:1建设用地供给结构对人口流入呈现出特殊倒U型的影响方式,在(0,0.823]和(0.823,∞)两个区间内,建设用地供给结构对人口流入影响的偏回归系数分别为2.307 2、-2.133 1,处于不同区间时,建设用地供给结构对人口流入的影响方式存在明显差异;2建设用地供给结构对人口流入影响的偏回归系数的绝对值小于人口规模(26.617 3)和城市区位(11.445 5),但是大于基础设施投资水平(1.399 5),说明建设用地供给结构对人口流入的影响程度介于人口规模、城市区位与基础设施投资水平之间,其对人口流动具有较为重要的影响。地方政府可以利用建设用地供给结构作为工具,根据自身对人口流入的实际需求采取差别性的调控方式,吸引或引导人口流入或流出。
【作者单位】: 中国矿业大学环境与测绘学院;济南铁路局土地管理局;山东省建设发展研究院;山东师范大学商学院;
【关键词】: 建设用地 供给结构 一般均衡模型 门限回归 山东省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171118) 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KYZZ15_0379) 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项目(SZBF2011-6-B35)
【分类号】:F299.23;C924.2
【正文快照】: 1引言当前中国正处于城镇化加速发展阶段,随着人口生产、生活活动在地域上的集中,一方面导致土地利用模式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另一方面日益稀缺的土地资源供给也对人口在生产、生活地点的选择上产生了显著的影响[1]。目前,较多学者关注到了前一方面的问题,相关研究分析了人口集
【共引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彦嘉;金融发展与减贫[D];西北大学;2013年
2 李柯;东道国国家经济风险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影响的实证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3年
3 周至诚;我国上市公司信用风险实证分析[D];上海师范大学;2013年
4 简伟楠;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与保费收入的非线性效应研究[D];西北大学;2013年
5 朱莉莉;财政分权与中国的经济增长关系研究[D];暨南大学;2013年
6 李晓龙;基于SNA的供应链企业知识共享分析模型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3年
7 卢艳;通货膨胀对不同收入层次居民消费支出的双门槛效应[D];重庆大学;2013年
8 翟雪;基于PSTR模型的货币政策对银行风险的非线性影响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9 钱锟;我国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渠道研究[D];哈尔滨商业大学;2013年
10 孙亚超;我国城镇失业率水平的调控目标区间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3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柴振荣;城市建设用地的系统方法[J];管理科学文摘;1997年08期
2 刘琼;佴伶俐;欧名豪;盛业旭;;基于脱钩情景的中国建设用地总量管控目标分析[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2期
3 罗永明;朱明仓;;优化建设用地增量配置 保障区域社会经济协调发展[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4 司成兰;周寅康;;南京市建设用地变化及其驱动力分析[J];南京社会科学;2008年11期
5 韩晓宇;吴群琪;;公路建设用地代价内涵分析与估算研究[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6 郑传胜;;喀斯特地区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研究——以贵州省兴义市为例[J];贵阳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1期
7 尹福林;张艳;王友军;;鄂尔多斯市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评价与对策探析[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8 ;天津:规划先行 政策引导 破解养老设施建设用地难[J];社会福利;2012年03期
9 黄国良;陈元勇;;福建城镇化进程中建设用地的存量挖潜与优化配置[J];学术评论;2012年06期
10 王政翔;;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的对策建议[J];决策探索(下半月);2013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浩;;浅谈建设用地的开发及对策[A];中国土地问题研究——中国土地学会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庆祝学会成立十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0年
2 杨庆媛;董世琳;冯应斌;;重庆市建设用地集约度变化及其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关联分析[A];节约集约用地及城乡统筹发展——2009年海峡两岸土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陈伟华;毛德华;沈雅;;建设用地集约与节约利用评价[A];节约集约用地及城乡统筹发展——2009年海峡两岸土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4 邵秀燕;陈松林;;福州建设用地集约利用区域分异研究[A];福建省土地学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C];2009年
5 刘诗苑;陈松林;;基于景观生态学的建设用地时空动态研究[A];福建省土地学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C];2009年
6 郭素红;;加强建设用地规范化征收的对策与建议[A];福建省土地学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C];2009年
7 张晓磊;於忠祥;;试论建设用地置换在保护耕地与保障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安徽省为例[A];中国山区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与人地协调发展研究[C];2010年
8 袁志良;彭锦辉;王思奇;;建设用地清理试点作法与问题剖析[A];中国土地学会第二次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选编[C];1985年
9 孙荣第;宋宇江;;对提高建设用地利用率的探讨——以鞍山市为例[A];中国土地问题研究——中国土地学会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庆祝学会成立十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0年
10 王春红;;树立科学发展观 处理好绿化建设用地的三个问题[A];树立科学发展观提高土地资源的保障能力研究[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广州市房地产测绘所,国土资源部科技与国际合作司 曾广鸿 单卫东;以科技创新支撑建设用地再开发[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0年
2 记者 刘子烨;到2020年上海建设用地仅剩20平方公里?[N];联合时报;2012年
3 记者 方芳;我市全面清理整改建设用地[N];湘潭日报;2012年
4 记者 宋禹飞 通讯员 陈建农;安徽今年将供应55万亩建设用地[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3年
5 记者 龙晓庆;未来7年深圳建设用地只剩59平方公里[N];民营经济报;2013年
6 记者 宗时风;宁夏首次建立建设用地动态监控机制[N];宁夏日报;2013年
7 李博;建设用地迈向城乡统一[N];中国经济导报;2013年
8 记者 邵海鹏 刘展超;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N];第一财经日报;2013年
9 记者 梁现瑞;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将开展试点[N];四川日报;2014年
10 本报记者马媛;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N];友报;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俊;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5年
2 钱铭杰;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模式与评价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3 李效顺;基于耕地资源损失视角的建设用地增量配置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0年
4 汤怀志;公路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5 李亚丽;城市建设用地扩展及其碳排放研究[D];河南大学;2013年
6 李波;基于多源遥感数据的城市建设用地空间扩展动态监测及其动力学模拟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7 陆张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心城区建设用地布局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8 孙利;中国城市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9 陈煜红;重庆城市建设用地合理供应规模研究[D];重庆大学;2009年
10 张志强;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入市”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符太成;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9年
2 鄢丽娜;福建省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3 陈世聪;建设用地配置的效率与公平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2年
4 费燕;云南“建设用地上山”战略实施中存在问题与对策研究[D];云南财经大学;2013年
5 郭黄琛;介休城区及其近郊建设用地变化的时空特征[D];山西农业大学;2015年
6 孙立宁;济南市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15年
7 刘燕铟;南海区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流转收益分配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8 林王锋;浙江省建设用地供需平衡与经济发展良性互动的机理和对策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9 孙辉;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及集约利用潜力分析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10 李莹;岩溶山区不同尺度的城镇扩张遥感监测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本文关键词:山东省建设用地供给结构对人口流动的影响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1414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hongguanjingjilunwen/4141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