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宏观经济论文 >

中日友好城市的演化过程及地域特征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21 05:09

  本文关键词:中日友好城市的演化过程及地域特征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随着全球化进程加快,城市间的联系日趋多样化,同时由于友好城市作为一种特殊的城市关系,在城市外交中所发挥的作用日益显现,围绕友好城市所展开的研究日渐受到重视。但目前在国内外已有研究文献中,从地理学视角出发对友好城市的研究成果数量十分有限,故本文基于城市地理学视角探讨友好城市的时空演化过程和地域特征,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选取中日友好城市(共计356对)作为研究对象,在国内外学者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对已有相关研究进行综述与梳理,归纳了世界主要国家友好城市的发展过程、规律及影响因素。数据来源选择中国国际友好城市联合会官网1,日本自治体国际化协会官网2所提供的数据,结合本人在日本三个月的短期留学调研,以1973—2015年间中日两国缔结的友好城市(共计356对)为研究主体,通过ARCGIS软件对数据进行可视化分析并结合定量与定性分析,重点研究中日友好城市的时空演化特征,对中日友好城市地域特征进行分类、归纳,并分别进行了案例分析。论文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包括第一章和第二章,主要介绍论文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提出论文的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在归纳综述国内外学者对于国际友好城市已有的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本文的创新之处。第二部分为论文的主体部分,包括第三章至第五章,主要就本文相关概念进行阐述,将1973-2015年间缔结的356对中日友好城市作为研究主体,通过ARCGIS软件对数据进行可视化分析,就中日友好城市的数量变化特征及时空演化规律展开研究,并通过梳理中日友好城市的缔结原因对中日友好城市进行类型化分析,同时就每种地域类型的友好城市分别进行案例分析。第三部分包括论文的第六章,该部分的重点内容是论文的结论及对未来的展望。研究认为:(1)中日友好城市的时间演变特征可分为起步期(1973-1987年)、黄金发展期(1988-1999年)、波动期(2000-2015年)三个阶段,根据每一阶段友好城市数量变化特征将三阶段细分如下:萌芽时期(1973-1978年)、积极发展期(1979-1987年)、冷却期(1988-1990年)、恢复期(1991—1994年)、不稳定期(1995-2000年)、颠簸期(2001—2015年)。各阶段友好城市数量变化与中日两国关系波动密切相关;(2)中日友好城市的空间分布格局与中日两国内部的城市空间分布特征相一致,其中在中国表现为由东向西递减的趋势,在日本则表现为由中部向南北两端递减的趋势;(3)中日友好城市的空间分布省际差异悬殊,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新缔结的友好城市在中日两国均呈现行政等级不断下降的趋势;(4)通过对友好城市缔结原因的梳理及案例分析,将中日友好城市的地域类型划分为历史导向型(历史背景相似型、历史友好型)、地理导向型(地理位置相似型、资源相似型)、经济导向型(合作型、扶持型)、交流导向型(政府主导型、民间推动型)等类型。
【关键词】:中日友好 友好城市 地域类型 时空演化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299.2;F299.313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9
  • 第1章 绪论9-13
  • 1.1 研究背景9-10
  • 1.2 研究意义10-12
  • 1.3 研究目标及研究方法12
  • 1.3.1 研究目标12
  • 1.3.2 研究方法12
  • 1.4 数据来源12-13
  • 第2章 相关文献综述及论文创新之处13-16
  • 2.1 国外研究13-14
  • 2.2 国内研究14-15
  • 2.3 论文创新点15-16
  • 第3章中日两国友好城市及影响因素16-22
  • 3.1 中日友好城市缔结现状16-18
  • 3.1.1 中国友好城市缔结特征16-17
  • 3.1.2 日本友好城市缔结趋势17-18
  • 3.2 中日两国友好城市缔结背景18-19
  • 3.3 中日友好城市缔结及发展的影响因素19-22
  • 第4章 中日友好城市的时间演变及空间分布特征22-45
  • 4.1 研究时段与空间单元22
  • 4.2 中日友好城市各阶段数量变化特征及原因22-25
  • 4.3 中日友好城市在中国的时空分布特点25-34
  • 4.3.1 空间分布特征25-28
  • 4.3.2 各阶段空间演化特征28-34
  • 4.4 中日友好城市在日本的空间分布34-44
  • 4.4.1 空间分布特征34-37
  • 4.4.2 各阶段空间演化特征37-44
  • 4.5 小结44-45
  • 第5章 中日友好城市的地域类型分析45-69
  • 5.1 中日城市职能分类比较45-54
  • 5.1.1 城市职能的定义45
  • 5.1.2 中国城市职能分类45-48
  • 5.1.3 日本城市职能分类48-54
  • 5.2 中日友好城市地域类型分析54-64
  • 5.2.1 城市职能相似型中日友好城市——以上海市和大阪府为例54-57
  • 5.2.2 城市职能交互型中日友好城市——以天津市和神户市为例57-61
  • 5.2.3 城市职能互补型中日友好城市——以武汉市和大分市为例61-63
  • 5.2.4 其他类型中日友好城市——以常德市和东近江市为例63-64
  • 5.3 中日友好城市影响分析64-68
  • 5.3.1 中日友好城市的经济影响65-66
  • 5.3.2 中日友好城市的政治影响66-67
  • 5.3.3 中日友好城市的文化影响67-68
  • 5.4 小结68-69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69-70
  • 6.1 本文结论69
  • 6.2 不足与展望69-70
  • 参考文献70-73
  • 附录A73-86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86-87
  • 致谢8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许春;许锋;;友好城市资源与开放型经济关系的经济学分析——以江苏为例[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2 ;[J];;年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朱奕希;中日友好城市的演化过程及地域特征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6年

2 冒皎姣;中美友好城市发展现状研究[D];外交学院;2011年

3 吴晓征;中国友好城市的时空间演变特征及影响因素探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3年

4 董四香;中日友好城市发展现状、困境及前景[D];浙江大学;2013年

5 于丽;泰安市友好城市工作浅析[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6 陈U

本文编号:46772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hongguanjingjilunwen/46772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38f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