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宏观经济论文 >

全要素生产率框架下的城市资本要素生产率分析

发布时间:2017-06-26 11:07

  本文关键词:全要素生产率框架下的城市资本要素生产率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已有的文献基本上都是关注全要素生产率的研究,很少在全要素生产率的框架下识别每一种投入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和影响。本文在Chang et al 2012年提出的ISP方法的基础上,突破了其模型规模报酬不变的限制,采用投入导向的SBM模型对Luenberger生产率指数进行改进,在全要素生产率的框架下测算资本、劳动力和土地要素的生产率指数,识别每一种投入要素对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和影响。经研究发现,城市全要素生产率变化主要是资本要素生产率驱动的,提升城市全要素生产率的关键是提升资本要素生产率。本文还从经济发展水平、城市规模、产业结构、市场化程度、人力资本积累、政府规模、投资率、财政科技支出、FDI、基础设施建设等多个方面分析了影响城市资本要素生产率的因素。研究结论主要有:11998—2013年间,中国城市全要素生产率累计下降了23.03%,其中资本要素生产率累计下降了60.71%,不同区域、不同层级、不同类型城市的资本要素生产率存在明显的差异;2城市规模、市场化程度、人力资本积累、FDI资本存量和投资率是影响城市资本要素生产率的主要因素,其中,规模较大的城市占据各方面的优势,能够更好地改进资本要素生产率。市场化的推进和人力资本积累有利于资本生产率的改进,符合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FDI资本存量通过技术溢出效应和示范效应等能推进东道国技术进步和生产率提高;3投资率与资本要素生产率负相关,印证了Krugman随着投资率走高会出现资本边际报酬递减以及资本要素生产率下降的问题的观点;4第二产业占比与资本生产率正相关,而第三产业占比与资本生产率负相关,说明当前中国的居民消费结构层次总体上还比较低,强制推进二三产业间的结构升级只能造成供需结构匹配程度更低、愈加损失效率。短期内中国产业结构升级的方向应该为第二产业内部的调整升级。
【作者单位】: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关键词】全要素生产率 资本要素生产率 LPI ISP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经济近现代视阈下华北财团研究”(批准号:14YJC790146)
【分类号】:F224;F299.2
【正文快照】: 新古典经济学把经济增长的直接原因归结为生产要素投入量的增长和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资源的稀缺性意味着单纯依靠要素投入的经济增长是难以持续的,只有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才是经济持续增长的源泉。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的投资率从1981年的19.62%飞速上升到2014年的80.56%,同时“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东模;一种新的经济效益分析方法——纯利润生产率分析[J];外国经济与管理;1985年03期

2 张德霖;论生产率的内涵[J];生产力研究;1990年06期

3 张德霖;生产率的系统分析[J];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1990年12期

4 曲建君;;全要素生产率研究综述[J];经济师;2007年01期

5 杨丹;戴昌钧;;我国生产率研究的现状解析及发展趋势分析[J];中国科技论坛;2007年01期

6 熊鸿军;李再跃;陈香;;关于生产率研究若干理论和实践问题探析[J];科学经济社会;2008年03期

7 曾世宏;郑江淮;丁辉关;;国外服务业生产率研究:一个文献综述[J];产业经济评论;2010年02期

8 王立成;牛勇平;;山东省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与分析[J];山东社会科学;2010年09期

9 潘丹;孔凡斌;;我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差异与收敛分析——基于环境污染视角[J];江西社会科学;2013年09期

10 马天乐;刘璨;;中国林业总要素生产率测度与分析[J];林业经济;1992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郑京海;胡鞍钢;Arne Bigsten;;中国的经济增长能否持续?——一个生产率视角[A];经济学(季刊)第7卷第3期[C];2008年

2 李刚;;全要素生产率与上市公司绩效相关性研究——基于传统行业与高技术行业的对比分析[A];第七届(2012)中国管理学年会会计与财务分会场论文集(选编)[C];2012年

3 祝志勇;罗刚平;;重庆市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分析——基于Malmquist指数方法[A];走进新农村——西南大学研究生《含弘论丛》[C];2010年

4 王争;孙柳媚;史晋川;;外资溢出对中国私营企业生产率的异质性影响——来自普查数据的证据[A];经济学(季刊)第8卷第1期[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罗海成;关注顾客导向的服务生产率[N];天津日报;2004年

2 王燕坊;郑京海:中国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一个生产率视角[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袁丹;产业集聚视角下生产性服务业效率的差异性分析[D];陕西师范大学;2015年

2 吴晓华;中国碳生产率地区差异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5年

3 潘江;典型手性药物砌块酶促合成过程生产率强化关键技术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5年

4 傅东平;中国生产率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5 李星光;中国石化产业全要素生产率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6 魏梅;区域经济增长中的生产率与产业结构研究[D];兰州大学;2008年

7 李玲;中国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及影响因素研究[D];暨南大学;2012年

8 郑明海;开放经济下中国金融发展的生产率效应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9 韩妍;中国工业全要素生产率区域差异性研究[D];兰州大学;2009年

10 郑文;金融发展对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子桥;黑龙江省林业全要素生产率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5年

2 申春骏;延边州耕种型农业机械效率分析[D];延边大学;2015年

3 申婷;重庆市生产性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动及影响因素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4 叶良益;我国东中西部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比较研究[D];广东财经大学;2015年

5 张莹莹;金融错配、所有制结构与全要素生产率[D];南京理工大学;2015年

6 黄卫平;产业集聚对碳生产率的动态影响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5年

7 王建科;碳生产率改进空间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5年

8 孟令久;信息化影响我国服务业生产率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5年

9 王唯朴;重庆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测度及影响因素研究[D];重庆工商大学;2015年

10 欧阳婉桦;中国省份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测度及影响因素分析[D];重庆工商大学;2015年


  本文关键词:全要素生产率框架下的城市资本要素生产率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8588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hongguanjingjilunwen/48588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1bf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