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信用评级市场监管缺失问题的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31 03:01
本文关键词:我国信用评级市场监管缺失问题的对策研究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金融环境逐步对外开放,信用评级市场(简称信评市场)也随之如雨后春笋般飞速的发展。但是,我国的信评市场相较国际信评市场而言,起步比较晚,发展比较慢,还属于发展的初级阶段,起点较低,基础较为薄弱,由于没有健全的有关信评监管的法律法规、缺少统一有效的信评监管体系、缺乏评级利益冲突的监管、缺乏对信评市场执业行为监督指导等问题的存在,以至于我国信评市场的“风险警示”和“大众监管”能力的缺失、导致信评公司之间恶性竞争、评级市场秩序混乱、市场没有公信力和丧失对评级结果的国际话语权等危害。由此可见,信评市场在没有监管的情况下,会产生严重的不良影响和连锁效应,因此,加强我国信评市场的监管就显得刻不容缓。本文正是在这一情况下,着重我国信评市场监管工作现有的缺失问题做了分析和研究。本文阐述了信用评级的相关概念、信用评级市场的监管的概念界定和特征、功能,并指出政府需要对信评市场加强监管的重要性。同时,本文还介绍了国际金融危机后,欧盟、美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对信评市场深化监管的具体措施,分析了国外的经验和教训。并针对我国信用评级政府监管内容进行简要论述。重点分析了我国政府对信评市场的监管中,存在的缺失和空白,并揭示了信评市场监管缺失带来的危害。最后,参考国外信评市场监管的管理经验、总结教训,并根据国内实际情,提出现阶段我国信评市场监管缺失问题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信评市场 监管缺失 政府监管
【学位授予单位】:黑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203
【目录】:
- 中文摘要4-5
- Abstract5-9
- 绪论9-14
-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9
-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9-10
- 三、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10-12
- 四、研究的内容与方法12-13
- 五、研究的创新点13-14
- 第一章 信用评级的界定14-21
- 第一节 信用评级的概念界定14-18
- 一、信用评级的概念14
- 二、信用评级的特征14-16
- 三、信用评级的功能16-18
- 第二节 信用评级市场监管的概念界定18-20
- 一、信用评级市场监管的概念18-19
- 二、信用评级市场监管的功能19-20
- 本章小结20-21
- 第二章 国内信评市场监管发展情况及国外经验借鉴21-26
- 第一节 国内信用评级市场监管发展情况21-23
- 一、产生阶段21-22
- 二、初级阶段22
- 三、调整阶段22-23
- 四、快速发展阶段23
- 第二节 国外信用评级市场监管经验借鉴23-25
- 一、建立资质认证标准24
- 二、建立质量跟踪机制24
- 三、建立利益博弈规避机制24-25
- 本章小结25-26
- 第三章 我国信用评级市场监管中存在的问题及危害26-44
- 第一节 我国信用评级市场监管中存在的问题26-36
- 一、缺乏健全的监管信用评级市场的法律体系26-29
- 二、缺乏统一有效的信评市场监管框架体系29-31
- 三、缺乏对信评机构的市场准入、资质认定和退出的监管机制31-34
- 四、对信评市场“利益博弈”的监督管理缺位34-35
- 五、对信评市场的监督管理部门执业行为缺乏指导监督35-36
- 第二节 我国信用评级市场的监管缺失带来的危害36-42
- 一、信评市场“风险预警”和“社会监管”能力丧失36-37
- 二、信评市场管理混乱、无序竞争37-39
- 三、信评市场缺乏公信力39-40
- 四、我国对信评结果的国际话语权丧失40-41
- 五、提升金融危机爆发的可能性41-42
- 本章小结42-44
- 第四章 强化我国信用评级市场监管的对策44-57
- 第一节 建立完善信评市场监管法律法规体系44-47
- 一、建立上位法45
- 二、建立配套法律法规45-46
- 三、建立指导和指引性文件46-47
- 第二节 建立统一的信评市场监管框架体系47-49
- 一、明确统一的监管主体47-48
- 二、采取分业管理的模式48
- 三、做好部门权力的划分48-49
- 第三节 建立统一市场资质认定、准入和退出标准机制49-51
- 一、建立完善的市场准入机制49-50
- 二、建立完善的资质认定标准机制50-51
- 三、建立合理的市场退出机制51
- 第四节 加强评级市场利益博弈规避机制建设51-54
- 一、建立信评结果风险的预估机制52
- 二、建立完善的信评信息披露机制52
- 三、建立有效的执业“防火墙”制度52-53
- 四、建立有效的回避制度53
- 五、建立有效的监管机构内控制度53-54
- 六、建立对信评结果使用者的救济保护机制54
- 第五节 加强对评级市场监管人员的执业行为指导54-56
- 一、建立全国统一的信评市场监管人员的执业资格认定制度54-55
- 二、建立专业化的评级市场监管团队55
- 三、加强信评监管人员的培训教育55-56
- 本章小结56-57
- 结论57-58
- 致谢58-59
- 参考文献59-62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6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治梅;;加强政府监管提高会计信息质量[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年13期
2 王冕;;从网络广告监管到网络广告治理——公共治理的视角分析[J];商业研究;2009年01期
3 汪立彬;;当前我国食品安全的形势与对策浅析[J];法制与社会;2013年33期
4 高尚全;;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J];中国流通经济;2009年02期
5 禹黄姣;;分析食品安全的政府监管责任[J];知识经济;2012年09期
6 程芳云;;农村食品安全政府监管的制约因素及对策探析[J];商场现代化;2009年04期
7 王凌;安瑛晖;;期货市场的法律规制、政府监管与市场自律[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8 陈军梅;;加强政府监管 提高会计信息质量[J];商情(教育经济研究);2008年07期
9 解锦岩;;论企业社会责任及政府监管[J];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14年03期
10 高德凤;高德友;;我国高新技术企业政府监管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商品与质量;2011年S7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孙尤美;我国信用评级市场监管缺失问题的对策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59713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hongguanjingjilunwen/5971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