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脱钩理论及EKC假说的关系——兼论中国地级城市的脱钩划分
发布时间:2017-08-05 06:31
本文关键词: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脱钩理论及EKC假说的关系——兼论中国地级城市的脱钩划分
更多相关文章: 脱钩理论 EKC假说 发展-污染关系类型 绿色脱钩城市
【摘要】:脱钩理论与EKC假说,两者都描述了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之间的动态关系,其中,脱钩理论揭示了经济发展与环境压力是否同步变化的关联,而EKC假说先于脱钩理论出现,并阐述了环境污染随着经济发展水平呈现出的非线性关系。本研究基于脱钩理论与EKC假说的理论内涵,首先通过数理模型的推导,得到了二者的内在联系,并运用一阶差分GMM方法对此进行实证检验。基于数理分析和一阶差分GMM估计的实证结果显示,脱钩理论与EKC假说均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倒“U”型曲线特征,且相对脱钩与绝对脱钩的临界点正好对应于EKC的拐点。其次,结合二者的关联,本研究将人均GDP水平加入脱钩类型的判定标准,在传统脱钩状态分类的基础上,以EKC拐点处所对应的人均GDP水平,以及数值为0.8的脱钩弹性系数为两条分界线,进一步将城市的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脱钩关系类型划分为6种形态,分别为“高收入未脱钩”、“低收入未脱钩”、“低收入相对脱钩”、“高收入相对脱钩”、“低收入绝对脱钩”和“高收入绝对脱钩”。最后,本研究将理论部分所做的推导以及脱钩的象限划分应用于实际的城市脱钩案例研究中,并依据一阶差分GMM的回归结果,将中国271个地级城市的经济发展与污染排放的脱钩状态进行了归类。对2004—2013年中国271个地级城市的经验分析表明,近50%的城市尚处于“低收入未脱钩”和“低收入相对脱钩”状态,意味着中国地级城市发展不平衡,且城市内部的脱钩发展与经济发展不匹配问题突出,这些城市在未来的绿色脱钩建设过程中将长期面临着“保增长”和“促脱钩”的双重任务。
【作者单位】: 南开大学经济学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协同创新中心;
【关键词】: 脱钩理论 EKC假说 发展-污染关系类型 绿色脱钩城市
【分类号】:F205
【正文快照】: 在现有发展模式与生态承载力的约束下,经济增长一般会伴随着污染排放。但经济增长率与污染排放变化率并不必然表现为同比例的变化关系:有的时候经济增长率快于污染排放变化率,而有时又会相反。为解释经济增长与污染排放是否同步变化的关联性,脱钩理论应运而生,并渐渐成为研究
【相似文献】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婕 王保华;关注地级城市高教发展[N];中国教育报;2004年
2 张 婕 王保华;关注地级城市高教发展[N];中国教育报;2004年
3 记者 李志军;晋城跻身全国地级城市综合实力第25位[N];山西日报;2011年
4 中国传媒大学高教所所长 王保华;地级市高教应面向地方经济主战场[N];中国教育报;2007年
5 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中心 夏鲁惠;地级市高教需加大投入均衡发展[N];中国教育报;2007年
6 本报记者;我市在69个新参评地级城市中拔得头筹[N];威海日报;2012年
7 本报记者 钟和;四大领域稽查机构设置率无一达到40%[N];中华建筑报;2009年
8 本报记者 张晓哲;中国首个地级城市能效碳效数据库投入使用[N];中国经济导报;2011年
9 记者 李飞 邵晶岩;“十一五”经济总量财政收入双翻番[N];黑龙江日报;2011年
10 岑士杰;党政“一把手”要自觉运用好动力平衡原理[N];中国审计报;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丁建怀;湖北地级城市综合实力评价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2 张雁;经济地理与地区工资差异:来自中国地级城市的证据[D];复旦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62355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hongguanjingjilunwen/6235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