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基础设施项目PPP模式政府风险评价研究
本文关键词:城市基础设施项目PPP模式政府风险评价研究
【摘要】: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历从改革开放到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经济增长成果举世瞩目。城市基础设施项目在保证国家经济正常发展、提高就业有突出的社会作用。政府引入PPP模式旨在缓解财政负担,提高公共服务水平。PPP模式从引入我国到发展应用已经有较长的一段时间,我国大部分应用PPP模式的城市基础设施项目建设运营中出现了很多问题,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政府对于PPP模式下政府可能面临的风险没有有效管理但目前我国政府普遍存在对PPP项目不熟悉,对PPP模式下政府面临的风险的意识薄弱,仍没有对应的预警和处理风险的措施。与此同时国内现有对PPP模式下风险研究成果大多针对项目或企业,很少系统地涉及政府面临的风险。本文从阅读PPP模式的资料入手,分析以前对PPP模式政府面临的风险研究成果的不足和可改进的方面,界定了本文研究的为PPP模式为特许经营权类模式,在这基础上分析出PPP模式下与政府相关的风险主体,主体与政府的关系,构筑出城市基础设施项目PPP模式的组织架构。再通过分析组织架构中与政府有直接影响关系主体的直接行为或通过直接主体对政府带来间接影响的间接行为,确定出这些行为对PPP模式下的政府带来的风险,结合专家调查法的应用,建立PPP模式下政府的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利用AHP法得到指标体系的风险因素权重,再将此权重应用于政府风险评价可拓模型中,最终确定出PPP模式下政府面对的风险因素的风险等级,据此提出政府应对相应风险的规避措施。政府作为PPP项目重要的参与者,对PPP模式下政府面临的风险进行研究能提高政府风险管理效率,更好解决PPP项目中的问题,避免风险过大给政府造成重大的财务损失甚至是不好的公众效益。同时研究政府风险管理其主要目的是让政府面临的风险可控,让PPP项目实施更加具有可操作性,最终使项目成功。
【关键词】:PPP 政府 风险识别 风险评价 风险措施
【学位授予单位】:西华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283;F299.2;TU99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10
- 1 绪论10-20
-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10-13
- 1.1.1 研究背景10-12
- 1.1.2 问题提出12-13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3-16
- 1.2.1 国外研究现状13-14
- 1.2.2 国内研究现状14-15
- 1.2.3 目前研究存在问题15-16
- 1.3 研究意义16
- 1.4 研究范围的界定16-17
- 1.4.1 城市基础设施的分类16-17
- 1.4.2 研究范围的界定17
- 1.5 研究内容及方法17-18
- 1.5.1 研究内容17-18
- 1.5.2 研究方法18
- 1.6 技术路线18-20
- 2 城市基础设施项目PPP模式下政府风险主体及组织架构20-28
- 2.1 PPP的概念及主要模式20-22
- 2.1.1 PPP的概念20
- 2.1.2 PPP的主要模式20-22
- 2.2 城市基础设施项目PPP模式下的政府的风险主体22-24
- 2.2.1 城市基础设施项目PPP模式下的利益主体22-23
- 2.2.2 城市基础设施项目PPP模式下利益主体分类23
- 2.2.3 城市基础设施项目PPP模式下政府的风险主体23-24
- 2.3 城市基础设施项目PPP模式的组织架构24-28
- 2.3.1 政府24-25
- 2.3.2 私人企业25-26
- 2.3.3 PPP项目公司26-27
- 2.3.4 城市基础设施项目PPP模式的组织架构27-28
- 3 城市基础设施项目PPP模式风险主体行为分析28-32
- 3.1 政府的行为及结果分析28
- 3.2 私营企业的行为及结果分析28-29
- 3.3 PPP项目公司的行为及结果分析29-32
- 3.3.1 PPP项目公司的行为及结果分析29
- 3.3.2 金融机构对PPP项目公司的行为及结果分析29-30
- 3.3.3 承包商对PPP项目公司的行为及结果分析30
- 3.3.4 运营商对PPP项目公司的行为及结果分析30-32
- 4 城市基础设施项目PPP模式下政府的风险评价分析32-59
- 4.1 风险管理及内容32-33
- 4.1.1 风险及风险管理32
- 4.1.2 风险管理内容32-33
- 4.2 PPP模式下政府风险因素的识别及政府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33-42
- 4.2.1 PPP模式下政府风险识别的理论基础33-35
- 4.2.2 PPP模式下政府风险因素的识别35-40
- 4.2.3 PPP模式下政府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40-42
- 4.3 PPP模式下政府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权重评价42-46
- 4.3.1 构造判断矩阵42-44
- 4.3.2 一致性检验44
- 4.3.3 AHP法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权重结果44-46
- 4.4 PPP模式下政府风险因素的风险等级评价46-59
- 4.4.1 风险评价步骤和方法46
- 4.4.2 PPP模式下政府风险评价的可拓模型46-47
- 4.4.3 城市基础设施项目PPP模式下政府风险因素的风险等级评价47-59
- 5 城市基础设施项目PPP模式下政府风险应对措施59-64
- 5.1 国家政策风险和法律法规风险的防范59
- 5.2 信用风险和合作风险的防范59-60
- 5.3 组织协调风险的防范60
- 5.4 运营风险的防范60-61
- 5.5 金融风险的防范61-62
- 5.6 决策风险和招投标风险的防范62
- 5.7 技术风险和目标风险的防范62-64
- 6 结论与建议64-67
- 6.1 研究结论64-65
- 6.2 论文主要创新点65
- 6.3 进一步研究的方向65-67
- 参考 文献67-69
- 附录1 专家调查问卷信69-70
- 附录2 背景资料调查70-71
- 附录3 PPP模式下政府面临的风险因素的合理性调查问卷71-73
- 附录4 PPP模式下政府面临的风险因素的权重调查问卷73-75
- 附录5 PPP模式下政府面临的风险因素的风险评价值调查问卷75-76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76-77
- 致谢77-7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长春,刘成;中国大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与发展[J];重庆建筑大学学报;2001年S1期
2 毛其智;城市基础设施与规划[J];小城镇建设;2001年07期
3 本刊编辑部;十五期间广州将投资800亿元建设城市基础设施[J];中国建设信息;2001年31期
4 吕春田;加强现阶段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必要性[J];安徽建筑;2002年01期
5 戴世明,陆惠民;城市基础设施投资主体多元化[J];基建优化;2002年06期
6 刘竹;对城市基础设施本质特征的探讨[J];城市发展研究;2003年01期
7 邹中杰;锐意进取 与时俱进 努力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再上新台阶[J];当代建设;2003年03期
8 和宏明;论城市基础设施投融资改革[J];基建优化;2003年02期
9 贾建群;民营企业参与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及相应的融资方式[J];城市燃气;2004年01期
10 李海婴,董岚;我国城市基础设施的问题和对策[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04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春林;;重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研究[A];历史科学与城市发展——重庆城市史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2 何伯洲;郑边江;倪虹;王彤宙;王立国;王红岩;周显峰;顾永才;;中国城市基础设施投融资方式研究[A];中国投资学会获奖科研课题评奖会论文集(2002—2003年度)[C];2003年
3 戴素芬;;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与环境[A];中国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实践——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7年
4 荣国权;魏巍;张新举;;我国城市基础设施的公共产品化困惑与法律完善[A];2011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论文集[C];2011年
5 刘玉成;;成都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大发展的历史机遇[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6 宁黎明;张忠德;吴惠涛;张觉敏;胡胜林;李琴;朱咏;;上海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的对策研究[A];中国投资学会获奖科研课题评奖会论文集(2002—2003年度)[C];2003年
7 严谷军;;城市基础设施市场化投融资的创新方式——外国的实践及对我国的借鉴[A];黑龙江省生产力学会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7年
8 肖艳;刘红平;;国外城市基础设施筹资模式及经验借鉴[A];中国企业运筹学[C];2009年
9 蔡龙;章波;黄贤金;翟文侠;;我国城市基础设施现代化水平综合评价研究[A];首届长三角科技论坛——城市发展与建设[C];2004年
10 向鹏成;宫金鹏;;我国城市基础设施项目投融资改革现状研究——基于文献分析的视角[A];2014(第九届)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论文集—S10城市基础设施规划与生态环境建设和投融资改革[C];201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建文(作者单位:市委政研室经济处);英国城市基础设施投融资市场化改革的启示[N];长江日报;2005年
2 汪文祥 副研究员;我国城市基础设施投融资建设发展趋势[N];中国建设报;2001年
3 张长江;研究征收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等问题[N];铜川日报;2007年
4 崔振华;我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大[N];鄂尔多斯日报;2007年
5 张玉珍 田文兰 陈亮;我市投资82.2亿元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N];通辽日报;2008年
6 市建设局 张国强;树立城市基础设施维护维修工作新理念[N];益阳日报;2009年
7 记者 孙振宇;建立城市基础设施应急抢险体系[N];雅安日报;2010年
8 ;2006年-2011年1-6月哈市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完成情况[N];哈尔滨日报;2011年
9 中国人民大学 和宏明;全面提高城市基础设施的投资效益[N];光明日报;2009年
10 记者 樊哲高;杭州夯实智慧城市基础设施[N];中国电子报;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惠先;我国城市基础设施民营化管理体系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2 郜建人;城市基础设施的市场化运营机制研究[D];重庆大学;2004年
3 田雪莲;城市基础设施项目界面风险管理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4 朱翔华;城市基础设施投资效果分析方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5 崔国清;中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融资模式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09年
6 黄桂林;我国城市基础设施产业化发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7 孙洁;城市基础设施的公私合作管理模式研究[D];同济大学;2005年
8 孙晓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及其投融资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9 张玲;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6年
10 王丽英;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与运营管理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韧;河北省城市基础设施发展战略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2 周亮;城市基础设施经营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3 刘涛涛;浙江省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状况的分析与评价[D];浙江大学;2005年
4 张小国;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融资方式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5 唐承超;湖南省城市基础设施投融资机制研究[D];中南大学;2005年
6 罗砚江;中国城市基础设施投资改革理论和实践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6年
7 常海华;天津市城市基础设施企业的融资与改革研究[D];天津工业大学;2006年
8 张峗;兰州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融资问题探析[D];兰州大学;2007年
9 桂颖淳;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融资模式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10 关山;城市基础设施运营的政府监管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79603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hongguanjingjilunwen/7960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