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力流动对我国区域经济收敛影响的空间计量分析
本文关键词:劳动力流动对我国区域经济收敛影响的空间计量分析
【摘要】:我国是个人口大国,根据要素禀赋理论,应当充分利用劳动力获得劳动力成本的比较优势。但是传统上劳动力的流动受到户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地域距离等因素的限制。劳动力的“错位”配置不仅体现在产业之间,同时区域之间也存在着劳动力的需求和供给矛盾。改革开放以后市场化不断深入,同样体现在劳动力市场上。随着国家政策的放松、交通工具和基础设施的不断改进,降低了劳动力流动的困难。改革开发后,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经济结构发生了重大差异,区域经济出现了标准的二元结构。现代部门为主的地区加大了对劳动力的需求,传统部门的劳动力不断涌入发达经济地区。而在这期间,劳动力流动是否对区域间经济收敛存在影响以及存在怎样的影响成为学术界日益关注的问题。有的研究表明存在着收敛作用,而有的研究则表明存在着发散作用,学术界有关劳动力流动对经济收敛的的影响尚未形成明确的结论。劳动力流动虽然降低了劳动力流入区域的劳动力成本,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但是在劳动力流入的同时,也增加了劳动力净流入地区的经济和社会负担。劳动力的流出虽然缓解了该区域的就业压力,但是降低了当地的消费水平。所以该文针对劳动力流动对于各区域间的经济收敛的影响作进一步的研究和分析。首先,本文阐述劳动力流动、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的相关理论,作为进一步实证分析的理论基础。分别从宏观和微观角度分析劳动力流动机理,以说明劳动力流动原因的多样性,并指出劳动力流动对经济收敛的作用。本文阐述了有关经济收敛理论,不仅从新古典增长模型中引申的β收敛,作为实证分析的基础。内生增长模型中对于经济进步的内生性研究,指出创新成本的降低造成了主体之间的经济收敛。其次,本文利用指数测量地区之间经济收敛,其中包括:Theil指数、加权变异系数等方法。利用不同的测算指标得到相同的实证结果,2004年之后我国省际经济间出现。收敛。再次,引入空间面板模型概念,以省际劳动力流动作为研究对象,根据2000年到2013年的数据,将劳动力流动、人均资本存量和城乡收入分配结构作为模型变量,利用条件p收敛模型,对省际间经济是否存在条件β收敛进行分析。利用Moran's I检验,验证其是否具有空间相关性。根据LM检验判断空间面板模型的具体形式。最后,根据实证结果,得出结论并提出政策建议。通过对实证分析,本文得出了我国省域经济存在条件β收敛的结论。研究显示在考虑劳动力流动变量情况下,除中部地区以外,各区域内的条件β收敛速度均放缓,劳动力的流动对区域经济起着收敛作用。资本投入对各地区的经济增长贡献稳定,除了东部地区以外,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完成对城乡收入公平分配的调整。本文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如: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和就业保障体系、建立跨区域劳动力流动登记制度或定期抽查制度和调整产业结构等。
【关键词】:劳动力流动 经济收敛 空间计量分析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127;F249.2;F224
【目录】:
- 摘要2-4
- ABSTRACT4-8
- 1 绪论8-13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8-9
- 1.1.1 研究背景8-9
- 1.1.2 研究意义9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9-12
- 1.2.1 劳动力流动与地区经济差距的文献综述9-11
- 1.2.2 空间经济计量的文献综述11-12
- 1.3 研究内容12-13
- 2 劳动力流动基本理论13-21
- 2.1 宏观:劳动力流动基本理论13-17
- 2.1.1 刘易斯-拉尼斯-费景汉模型(二元模型)13-15
- 2.1.2 托达罗预期收入差异论15-17
- 2.2 微观:劳动力流动基本理论17-20
- 2.2.1 “推-拉”的劳动力流动理论17
- 2.2.2 斯塔克的新劳动流动力理论17-18
- 2.2.3 人力资本理论18-20
- 2.3 总结与评价20-21
- 3 经济收敛理论综述21-30
- 3.1 新古典经济增长收敛理论21-25
- 3.1.1 索洛模型21-23
- 3.1.2 绝对β收敛和条件β收敛23-25
- 3.2 内生增长收敛理论25-27
- 3.2.1 人力资本导向内生增长收敛模型25-26
- 3.2.2 研发(R&D)导向的内生增长收敛模型26-27
- 3.3 总结与评价27-30
- 3.3.1 经济收敛的分类27-28
- 3.3.2 经济收敛理论的总结与评价28-30
- 4 中国经济收敛的现状分析30-39
- 4.1 中国省际人均实际GDP增长现状30-31
- 4.2 中国经济收敛的测度指标分析31-39
- 4.2.1 加权变异系数法31-33
- 4.2.2 基尼系数法33-34
- 4.2.3 Theil指数法34-39
- 5 我国劳动力流动对经济β收敛的实证分析39-51
- 5.1 空间经济计量模型39-42
- 5.1.1 空间权重矩阵39-40
- 5.1.2 空间计量经济模型40-41
- 5.1.3 空间相关性检验与模型选择41-42
- 5.2 数据来源及变量选取42-43
- 5.3 空间面板模型分析43-49
- 5.3.1 不包括劳动力流动的空间面板模型分析44-47
- 5.3.2 包括劳动力流动的空间面板模型分析47-49
- 5.4 本章小结49-51
- 6 结论及政策建议51-55
- 6.1 结论51-52
- 6.2 研究展望52
- 6.3 政策建议52-55
- 参考文献55-58
- 后记58-5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蔡f ,都阳;经济转型过程中的劳动力流动——长期性、效应和政策[J];学术研究;2004年06期
2 Kenneth Roberts;王冉;;中国劳动力流动的形势及其变化——从历时最久的流动中得到的启示[J];中国人口科学;2005年06期
3 陆铭;;用经济学书写中国劳动力流动的历史——评《中国劳动力流动与“三农”问题》[J];中国人口科学;2005年06期
4 黎育松;;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的特点和规律[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5 刘强;翟印礼;;小城镇建设中的劳动力流动网络管理[J];中国管理信息化(综合版);2006年06期
6 侯晓莉;;当东西欧相遇——欧洲劳动力流动状况[J];国外社会科学文摘;2006年08期
7 龚莉;;中国的劳动力流动状况分析[J];当代经理人;2006年19期
8 张利萍;邸敏学;燕晓飞;;国外劳动力流动与教育互动及其启示——以英国、美国和德国为例[J];理论探索;2008年01期
9 姚旦杰;;劳动力流动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8年05期
10 刘晓英;;我国广义劳动力流动的两种形态[J];现代经济探讨;2008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诗达;陈凌;;浙江省劳动力流动[A];浙江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学会成立二十周年论文集暨2004浙江就业报告[C];2004年
2 周重阳;;劳动力流动与收入差距扩大的悖论——基于两种劳动生产率差异的分析[A];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第九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焦斌龙;孙晓芳;;自主性流动:我国劳动力流动新阶段[A];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集萃(2012):——稳中求进的中国经济[C];2012年
4 孙博;;劳动力流动城乡统筹研究[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0年会暨“政府管理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5 王小鲁;;区域收入差距与劳动力流动[A];政府转型与统筹协调发展——2004中国改革论坛论文集[C];2004年
6 孙博;;劳动力流动城乡统筹研究[A];市场经济与城市化发展:兼论经济特区30周年——广东经济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何一鸣;李萍;;劳动力流动与二元经济收入差距变迁——一个动态化模型及其在中国的检验与修正[A];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19次年会暨外国经济学说与国内外经济发展新格局(会议文集)[C];2011年
8 吴克明;;劳动力流动与中国城镇教育收益率上升[A];2006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6年
9 李燕凌;;新农村建设中的劳动力流动解释——基于35个村庄截面数据的实证研究[A];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公共服务研究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10 田玉军;李秀彬;郝海广;;农业劳动力流动对农地撂荒的影响——一以宁夏南部山区为例[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童玉芬 王红涛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人口经济研究所 新疆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劳动力流动的经济社会影响[N];中国人口报;2011年
2 余桔云;促进劳动力流动必须完美社会保障[N];经理日报;2004年
3 高岩辉 刘科伟 张晓露 西北大学城市与资源学系;劳动力流动迁移理论的主要流派[N];中国人口报;2009年
4 肖卫 湖南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劳动力流动是经济增长的基本动力[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5 记者 张小溪;美国劳动力流动规模逐年减小[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6 本报特约评论员;做好人力资源开发这篇大文章[N];甘肃日报;2005年
7 张镝 作者单位 鞍钢党校;劳动力流动分析[N];鞍山日报 ;2005年
8 本报记者 裴建素;探求劳动力流动新趋向[N];石家庄日报;2011年
9 本报记者 祝振强;劳动力流动呼唤就业质量提高[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6年
10 宋蕾邋王羚;劳动力流动是解决城乡收入差距的根本出路[N];第一财经日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利萍;教育与劳动力流动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2 朱云章;我国城乡劳动力流动与收入差距关系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3 马少晔;基于劳动力流动视角的城乡收入差距及影响因素再检验[D];南京农业大学;2011年
4 李丽辉;技术进步对劳动力流动的效应分析[D];西北大学;2007年
5 黄敦平;劳动力流动对经济发展差距影响实证分析[D];吉林大学;2015年
6 李琴;临时劳动力流动全球性法律制度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7 姜乾之;我国劳动力流动的地区发展效应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3年
8 宋瑜;农村女性劳动力流动及影响因素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9 王东平;城市化进程中农村女性劳动力流动转移问题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0年
10 张爱婷;二元经济结构下我国劳动力流动的增长效应研究[D];西北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82087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hongguanjingjilunwen/8208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