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城乡空间转型研究
本文关键词:苏州城乡空间转型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城乡空间 空间转型 功能分工 产业布局 空间结构
【摘要】:目前我国城镇化进入以破解“四农一村”问题的新阶段,新型城镇化道路必须关注城乡关系。城乡“两种发展”、“两种转型”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转型的重要内容。苏南地区一直走在全国前列,得益于“苏南模式”,苏南地区乡村实现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型。面对新形势新挑战,“苏南模式”不断创新与发展。而城乡统筹协调发展成为“苏南模式”演进与创新的主要特征。而苏州市是苏南地区重要代表城市。因此,本文研究苏州的城乡空间转型。本文通过回顾和梳理苏州城乡空间演化的历程,从古城初创到近现代时期的演变,总结苏州城乡空间演化的特点,并指出目前苏州城乡空间存在的问题。随后,本文通过参考和借鉴国内外城乡空间转型的实践案例,并在现有城乡测评指标的基础上尝试构建苏州城乡空间转型评价指标。最后,总结出苏州城乡空间转型的路径,从城乡功能分工、城乡产业布局和城乡空间结构三个方面深入阐述。文末给出了具体的政策建议和未来转型的方向。
【关键词】:城乡空间 空间转型 功能分工 产业布局 空间结构
【学位授予单位】:苏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299.27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第1章 绪论9-15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9-10
- 1.1.1 研究背景9-10
- 1.1.2 研究意义10
- 1.2 相关概念10-12
- 1.2.1 城与乡10-11
- 1.2.2 城乡空间11
- 1.2.3 城乡空间转型11-12
-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框架12-14
- 1.3.1 研究内容12
- 1.3.2 研究框架12-14
- 1.4 研究方法14-15
- 第2章 理论基础和文献综述15-24
- 2.1 相关理论基础15-17
- 2.1.1 社会空间理论15-16
- 2.1.2 田园城市理论16
- 2.1.3 城乡融合理论16
- 2.1.4 城乡一体化理论16-17
- 2.1.5 点轴系统理论17
- 2.1.6 集聚和扩散理论17
- 2.2 文献综述17-24
- 2.2.1 国外研究17-18
- 2.2.2 国内研究18-24
- 第3章 苏州城乡空间演化24-37
- 3.1 苏州城乡空间演化历程24-31
- 3.1.1 苏州古城空间演化(1978年之前)24-26
- 3.1.2 苏州在苏南模式下的城乡空间格局(1978—1993年)26-27
- 3.1.3 苏州在新苏南模式下的城乡空间格局(1994—2005年)27-28
- 3.1.4 苏州城乡一体化阶段的城乡空间格局(2006年至今)28-31
- 3.2 苏州城乡空间演化特点31-34
- 3.2.1 城市空间格局呈现出点轴开发特点32-33
- 3.2.2 城市功能分区逐步完善和优化33-34
- 3.2.3 乡村经历了经济、社会和空间转型34
- 3.3 苏州城乡空间目前存在的问题34-37
- 3.3.1 城乡发展形态、城镇空间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34-35
- 3.3.2 城乡土地利用方式需要进一步转变35
- 3.3.3 城乡产业空间塑造的效率和质量还不高35-36
- 3.3.4 城乡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面临挑战36-37
- 第4章 城乡空间转型的实践案例以及启示37-46
- 4.1 国外实践37-39
- 4.1.1 日本:“模仿定居圈”空间规划37-38
- 4.1.2 德国:城乡“等值化”38
- 4.1.3 英国:田园城市38-39
- 4.2 国内实践39-46
- 4.2.1 成渝:圈层经济与地票规划39-40
- 4.2.2 沪京:城乡双向一体化40-41
- 4.2.3 现有城乡测评指标41-46
- 第5章 城乡空间转型评价指标46-57
- 5.1 城乡空间转型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46-48
- 5.2 苏州城乡空间转型评价指标的构建48-56
- 5.3 苏州城乡空间转型的指标评价56-57
- 第6章 苏州城乡空间转型的路径57-67
- 6.1 苏州城乡功能分工转型58-61
- 6.1.1 探索城乡共同参与的土地开发模式58-59
- 6.1.2 建立城乡空间的政策分区59-61
- 6.1.3 统筹城乡规划61
- 6.2 苏州城乡产业布局转型61-64
- 6.2.1 破除城乡产业界限,创造城乡产业融合新模式62-63
- 6.2.2 打造城乡一体的全方位绿化空间63-64
- 6.3 苏州城乡空间结构转型64-67
- 6.3.1 优化城乡空间结构64-65
- 6.3.2 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均等化65-67
- 第7章 政策建议与研究不足67-72
- 7.1 政策建议67-71
- 7.1.1 进一步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和布局68-69
- 7.1.2 构建网络化城乡空间格局69-70
- 7.1.3 分类指导,,促进不同等级城乡聚落内部空间优化70-71
- 7.2 研究中的不足71-72
- 参考文献72-75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75-76
- 致谢76-7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沛;杨欢;孙海军;;生态功能区划视角下的西北地区城乡空间规划方法研究——以海东重点地带为例[J];现代城市研究;2013年07期
2 《天津城乡空间发展规划研究》课题组;天津城乡空间发展规划研究报告[J];城市;2002年01期
3 赵虎;;职住平衡角度下的城乡空间结构统筹研究——以南京市江宁区为例[J];城市发展研究;2009年09期
4 马远军;张小林;张春花;;江苏省县域城乡空间演进与分异[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22期
5 雒海潮;刘荣增;;城乡空间统筹规划理论与实践探索[J];区域经济评论;2013年03期
6 安超;;城乡空间利用生态绩效的内涵、表现及内在机理探析[J];城市发展研究;2013年06期
7 杨红;;基于城乡统筹背景的新型城乡空间结构发展浅析[J];现代商业;2014年03期
8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特色城镇化的战略和政策研究"课题组;侯云春;韩俊;刘云中;林坚;;城乡空间边界划分的国际经验及启示[J];发展;2010年08期
9 陈亦非;;统筹城乡发展下的新型城乡空间结构分布研究——以成都为例[J];知识经济;2010年11期
10 洪武;对城乡空间开发管制规划的初探——以阜阳市为例[J];当代建设;2003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金柱;戴慎志;;嘉兴市域城乡空间组织模式优化实证研究[A];和谐城市规划——200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邵波;潘强;;新形势下城乡空间统筹发展与土地利用分类研究——以浙江为例[A];城市规划和科学发展——200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申翔;;交通引导下的太仓市域城乡空间统筹布局[A];城市规划和科学发展——200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张伟;;论大都市地区县域城乡空间发展及其规划思维[A];规划创新: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董金柱;戴慎志;;快速城市化地区城乡空间统筹规划方法探索——以浙江省桐乡市域总体规划为例[A];规划50年——2006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中册)[C];2006年
6 肖周艳;陈晓键;;国内城乡空间形态发展现状对比及趋势研究——以苏州昆山市、佛山顺德区和成都双流县为例[A];多元与包容——201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1.城市化与区域规划研究)[C];2012年
7 姚秀利;;先发地区城乡空间转型的内容框架初探[A];城市时代,协同规划——201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2-小城镇与城乡统筹)[C];2013年
8 展安;陈成;;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的城乡空间重组研究——以增城市为例[A];城市时代,协同规划——201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2-小城镇与城乡统筹)[C];2013年
9 陈小卉;;城乡空间统筹规划探索——以江苏省镇村布局规划为例[A];城市规划面对面——2005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上)[C];2005年
10 杨君;;基于生态效应的沿海城乡空间组织模式探究——以《北戴河新区总体规划(2011—2020)》为例[A];城市时代,协同规划——201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9-绿色生态与低碳规划)[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沙月霞 张弘;发挥规划引领作用 构建城乡空间新格局[N];江苏经济报;2011年
2 记者 李兆汝 杨洪海 高峰;为“生活更美好”而设计城乡空间[N];中国建设报;2011年
3 蓝叶培 封兵林;丽水城乡空间发展布局的模式选择[N];丽水日报;2005年
4 记者 倪明 通讯员 陶军;全面开展“三规合一” 实施城市高效管理[N];广州日报;2012年
5 汪宏桥 吴悠;以科学规划建设人民满意的城市[N];镇江日报;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赵珂;城乡空间规划的生态耦合理论与方法研究[D];重庆大学;2007年
2 陈晓华;乡村转型与城乡空间整合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3 周蕾;经济体制视角下的制造业空间重构及其城乡空间结构响应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5年
4 朱明仓;基于景观生态学和空间决策支持系统的新型城乡空间形态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1年
5 杨培峰;城乡空间生态规划理论与方法研究[D];重庆大学;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贺建雄;陕北煤炭城镇城乡空间统筹初探[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9年
2 梁丹;快速城市化过程中宜兴市城乡空间组织优化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3 陈照;陕北地区县域城乡空间转型模式及规划策略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年
4 罗敬成;成都市郊县城乡空间一体化模式检讨及其绩效评估[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年
5 李倩倩;苏州城乡空间转型研究[D];苏州大学;2016年
6 阮梦乔;空间生产视角下风景名胜地区城乡空间发展特征与机制研究[D];南京大学;2012年
7 彭文强;盘锦市城乡空间结构重构研究[D];兰州大学;2013年
8 朱健;城乡空间一体化规划初探[D];苏州科技学院;2011年
9 郭建香;长春市城乡空间组织优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10 赵京;基于共生理论的城乡空间景观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82563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hongguanjingjilunwen/8256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