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港口与城市经济互动发展研究
本文关键词:厦门港口与城市经济互动发展研究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及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港口城市的发展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港口作为连接海上运输和陆上运输的重要节点,港口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也愈发关键。厦门作为海西区域经济发展的龙头城市,厦门港口在城市经济发展过程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为城市的发展、经济的繁荣缔造了不可忽视的有利条件,而厦门经济的飞速发展也为港口发展奠定了基础。新时期,国民经济进入转型期、自贸区建设等因素都使得港口与城市经济之间的互动关系越发复杂,如何实现港口与城市经济的良性互动与协调发展,成为了时下备受关注的话题。本文作者通过对港城关系基础理论、港口与城市经济互动关系总结梳理,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首先分析了厦门城市经济和厦门港的发展现状,定性阐述了港口和城市经济的互动机制;然后,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利用灰色关联度模型定量分析了厦门城市经济和港口这两个子系统间各因素的关联性,同时利用回归分析计算了港口与城市经济间的相互贡献,以明晰港口与城市经济间的互动发展;最后利用主成分分析法评价厦门港口与城市经济的综合发展水平,并通过协调度模型对两个子系统间互动发展协调状况作出分析,并根据评价结果提出港口与城市经济互动发展的建议。本文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将港口和城市经济这两个子系统形成的复合系统作为一个整体,结合新时期下经济转型升级、自贸区建设等新事物,分析港口和城市经济的互动发展。进一步明晰厦门港口和城市经济在互动发展中的关系,提出新时期的发展策略,对新的经济发展阶段,更好的研究港城关系的内涵、港城互动发展的新途径,实现港口和城市经济更好、更协调的互动发展、加深认识港口城市发展规律和加快实现“美丽厦门”战略规划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港口 城市经济 灰色关联 协调度 互动发展
【学位授予单位】:集美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299.27;F552.7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第1章 绪论9-16
- 1.1 研究背景9-10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10-11
- 1.3 国内外文献综述11-14
- 1.3.1 国外研究现状11-12
- 1.3.2 国内研究现状12-13
- 1.3.3 文献总结及本文的创新点13-14
- 1.4 论文思路与框架14-16
- 第2章 港口与城市经济互动相关理论16-20
- 2.1 港口与港口城市经济互动的内涵16-17
- 2.1.1 港口城市的概念16
- 2.1.2 港口与港口城市经济互动关系内涵16-17
- 2.2 港口与城市经济互动特征17-18
- 2.3 港口与城市经济互动发展趋势18-19
- 2.4 本章小结19-20
- 第3章 厦门港口与城市经济互动关系分析20-25
- 3.1 厦门港口和城市经济发展概况20-22
- 3.1.1 厦门港口发展概况20
- 3.1.2 厦门城市经济发展概况20-22
- 3.2 厦门港口和城市经济互动机制分析22-24
- 3.2.1 港口是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22-23
- 3.2.2 城市经济是港口发展的坚实载体23-24
- 3.3 本章小结24-25
- 第4章 厦门港口与城市经济关联性及贡献分析25-36
- 4.1 港口与城市经济关联度分析25-33
- 4.1.1 关联分析方法的选择25-26
- 4.1.2 样本数据的选择26-27
- 4.1.3 灰色关联模型的计算步骤27-30
- 4.1.4 灰色关联度计算及结果分析30-33
- 4.2 港口与城市经济贡献分析33-35
- 4.2.1 分析方法选择33-34
- 4.2.2 贡献计算及结果分析34-35
- 4.3 本章小结35-36
- 第5章 港口与城市经济互动发展协调度分析36-49
- 5.1 港口和城市经济协调发展的相关概念36-37
- 5.2 研究方法及指标的选取37-38
- 5.2.1 研究方法选择37
- 5.2.2 指标选择37-38
- 5.3 港口与城市经济互动发展协调度评价模型38-40
- 5.3.1 计算子系统的综合评价指数38-39
- 5.3.2 建立系统间协调度模型39-40
- 5.4 厦门港口与城市经济互动发展的协调度计算40-47
- 5.4.1 子系统综合发展水平计算40-45
- 5.4.2 子系统间协调度计算45-47
- 5.5 本章小结47-49
- 第6章 主要结论及策略建议49-52
- 6.1 主要结论49-50
- 6.2 港口与城市经济互动发展策略建议50
-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50-52
- 致谢52-53
- 参考文献53-55
- 在学期间科研成果情况5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信昌,刘庆珠;入世后的港口经济[J];港口经济;2002年01期
2 石友服;日本21世纪的港口现代化[J];中国港口;2002年08期
3 ;我国港口发展的六种趋势[J];航海教育研究;2002年03期
4 王颖;拓展港口功能 延伸产业链条[J];中国水运;2003年05期
5 胡民;港口发展经验探讨[J];交通企业管理;2003年07期
6 孙德红;港口与城市就业[J];中国港口;2005年05期
7 ;从港口定义看港口功能的拓展[J];水运工程;2005年09期
8 常冬铭;孙晓明;李丽萍;;港口与港口城市的互动关系[J];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2007年03期
9 蒋志雄;;港口经济是莆田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战略选择[J];发展研究;2008年11期
10 吕霞;谢耀峰;刘茹;冒刘燕;;生态港口的建设与发展对策[J];港口科技;2010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姜德志;潘丽珍;;青岛市实施港口“重心西移”引发的城市规划思考[A];中国城市规划学会2002年年会论文集[C];2002年
2 罗荣爱;;论城市文明对港口发挥作用的贡献[A];2003年“求实、创新、发展——面向新世纪的广西精神文明建设”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3 杨仕智;;发挥优势 依港兴市 大力发展港口经济——以山东省日照市为例[A];'2007现代物流发展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7年
4 金琪峗;;强化创新驱动 促进温州港口科学发展[A];创新驱动与海洋经济——第十届长三角科技论坛——港口分论坛论文汇编[C];2013年
5 李瑞;;港口旅游发展研究——以宁波市港口旅游为例[A];区域旅游:创新与转型——第十四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海南国际旅游岛大论坛论文集[C];2009年
6 杨叶旺;;发展多种经营 拓展港口功能[A];中国航海学会优秀论文文摘及学术会议论文目次汇编(1990—1991)[C];1992年
7 庄佩君;;宁波舟山港口组合发展模式和政策问题的研究[A];首届长三角科技论坛——长三角港口航运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4年
8 王乔笙;;制订“国际卫生港口通用要求”的意义[A];市场践行标准化——第十一届中国标准化论坛论文集[C];2014年
9 林红军;;青岛市邮轮港口需求研究与建议[A];创新驱动与转型发展——青岛市第十一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10 席平;;第五代港口——联营合作子母港[A];系统工程与和谐管理——第十届全国青年系统科学与管理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马波 米哲;提升港口功能 壮大综合实力 实现港城共荣[N];天津日报;2013年
2 记者 马波 米哲;提升港口功能 壮大综合实力 实现港城共荣[N];滨海时报;2013年
3 吴冰;向世界先进港口学什么[N];中国交通报;2002年
4 周晓航;联手加快东北亚港口结构调整[N];中国交通报;2005年
5 杨建勇 宗蓓华;中日港口发展战略之比较[N];国际商报;2001年
6 秦皇岛港务集团有限公司 齐桂秋;增强港口可持续发展能力[N];经济日报;2005年
7 刘宗伟;港口整合难解之结[N];青岛日报;2005年
8 记者 王波邋通讯员 胡宁 史如如;坚持“以港兴市”方略不动摇 举全市之力加快港口发展[N];连云港日报;2007年
9 ;天津港口条例[N];天津日报;2008年
10 本报记者 张渺;市港口局加快实施“以港兴市”战略[N];安庆日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邬珊华;临港产业的判别方法及其在港城内的空间布局优化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5年
2 肖骁;竞争与合作对港口收益及风险管理的影响机理研究[D];浙江大学;2016年
3 姜丽丽;辽宁省港口城市空间格局及整合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4 陈航;港城互动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9年
5 吕梁;港口综合竞争力评价模型与方法及其实证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6 李晶;辽宁港口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9年
7 姜泰元;信息技术、供应链协调、供应链整合与港口竞争力的关系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8 邵万清;港口服务供应链的协调机制研究[D];东华大学;2013年
9 曲永岗;港口发展战略及其在连云港港口发展中的应用[D];河海大学;2003年
10 王列辉;区位优势与自我增强[D];复旦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苏萌;基于区域极化理论的港口[D];中国海洋大学;2006年
2 桑莉;青岛港口系列遗产的保护与再生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2015年
3 黄爱华;跨境电子商务情境下某S港口通关流程优化策略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4 杜小飞;港城关系的动态测度与驱动模式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5年
5 刘丁毓;港口经济与腹地经济互动发展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5年
6 王艳利;烟台市“港产城”协调发展的评价研究[D];浙江大学;2016年
7 周晓雯;京津冀港口与腹地产业协同发展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6年
8 王任兰;我国港口上市公司财务绩效评价[D];华东交通大学;2016年
9 宋宏伟;港口可持续发展水平评价研究[D];燕山大学;2016年
10 杨e,
本文编号:90283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hongguanjingjilunwen/9028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