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经济人”“义”“利”统一性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24 05:30
本文关键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经济人”“义”“利”统一性研究
【摘要】:我国目前正处于市场经济快速发展进程中,市场经济的自由性使得人在自由谋取利益的同时,道德缺失现象频频发生,引起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损人利己的商业行为使利益与道德之间的冲突凸显出来,在当下看来“利”与“义”几乎成为不可调和的矛盾。本文以西方经济学中的“经济人”理论为范本,论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经济主体的“利"与“义”在经济活动中的统一性。经济活动中对经济主体人格及行为的研究是以西方经济学中的“经济人”理论为范本。“经济人”理论抽象出的经济主体是具有完全理性与自利性的人,这种抽象是片面的,当完全理性与自利性的特性作用于现实中的经济主体就是“重利”的人。“重利”的人是被经济利益异化的人的成因,是道德缺失现象发生的主要原因。市场经济的自由本质决定了“经济人”自利性是必然存在的,但“经济人”理论对人的抽象并不能概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经济主体。本文通过经济学理论与哲学的方法相结合对“经济人”理论中经济主体的片面抽象与社会的现实生产生活的矛盾进行批判与反思,说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前提下经济主体人格的复杂性与具体性,并以此为出发点阐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环境中“经济人”的“义”“利”是能够相统一的,并论述其形成的传统道德文化基础和社会体制条件。唯物史观是本选题研究的基本立场,以逻辑与历史的统一作为首要的方法论原则。研究中力求以我国所要塑造的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人理论为基础,立足中国传统的商业道德对“经济人"理论进行分析。首先,对国内外学界对“经济人”理论研究成果进行搜集与综述,分析“经济人”理论内在的矛盾。其次,阐述中国传统商业道德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以正面的企业发展为例与我国优良传统道德相结合,论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经济人”“义”和“利”理论上的统一性。最后,经济主体“义”“利"的统一以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为全面发展经济主体的体制保障,以中华民族的优良文化为方法论指导,通过理论的剖释及案例的解析,阐明“义”“利”二者在理论上统一于价值规律,实践中统一于商业道德“诚信”。
【关键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自利 道德 义利观
【学位授予单位】:昆明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123.9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第一章 绪论10-20
- 1.1 选题意义10-11
- 1.1.1 理论意义11
- 1.1.2 现实意义11
- 1.2 文献综述11-18
-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12-16
- 1.2.2 基本评价16-18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18-19
- 1.3.1 研究思路18
- 1.3.2 研究方法18-19
- 1.4 创新之处与写作特色19-20
- 1.4.1 创新之处19
- 1.4.2 写作特色19-20
- 第二章 “经济人”假说的理论渊源20-32
- 2.1 “经济人”理论假说的合理性20-24
- 2.1.1 “经济人”理论假说的发展线索21-22
- 2.1.2 “经济人”理论假说是价值规律的假设前提22-23
- 2.1.3 “经济人”理论假说是自由主义经济学的理想信念23-24
- 2.2 “经济人”理论假说理想与现实的矛盾24-28
- 2.2.1 “经济人”理性与非理性的争论24-25
- 2.2.2 “经济人”完全信息与信息不对称的矛盾25-27
- 2.2.3 “经济人”单纯平等与复杂差别的矛盾27-28
- 2.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经济人”特性28-32
- 2.3.1 “经济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自利性28-29
- 2.3.2 “经济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道德性29-30
- 2.3.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经济人”的应然表现30-32
- 第三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经济人”“义”“利”统一性32-40
- 3.1 “经济人”“义”“利”相统一的理论基础32-34
- 3.1.1 价值规律所蕴含的平等原则是社会劳动价值交换铁的法则32-33
- 3.1.2 价值规律使“利己”“利他”相统一33-34
- 3.2 “经济人”“义”“利”相统一的实践基础34-36
- 3.2.1 社会主义最低道德与价值法则的内在统一34-35
- 3.2.2 同仁堂的成功之道35-36
- 3.3 “经济人”将自利扩张为自私的负面影响36-40
- 3.3.1 自私原则违背价值法则导致经济异化36-37
- 3.3.2 毒牛奶事件分析37-40
- 第四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经济人”“义”“利”统一性的实践探索40-52
- 4.1 社会主义体制是“义”“利”相统一人形成的有利保障40-43
- 4.1.1 公有制为主体的所有制结构塑造公私兼顾的人40-41
- 4.1.2 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分配制度尊重劳动者41-42
- 4.1.3 有力的宏观调控节制私欲42-43
- 4.2 中华民族优秀传统中的“义”“利”之辩43-47
- 4.2.1 “义”与“利”的辩证统一43-45
- 4.2.2 “知”与“行”的辩证统一45-46
- 4.2.3 “儒”与“商”的辩证统一46-47
- 4.3 “经济人”“义”“利”统一的形成机制47-49
- 4.3.1 以市场经济为法则从传统中获取素养47-48
- 4.3.2 以社会主义为原则在现实的矛盾中得以锤炼48-49
- 4.4 解决“经济人”难题的举措49-52
- 4.4.1 遵循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依法治国49-50
- 4.4.2 增强国民的维权意识50-52
- 结论52-54
- 致谢54-56
- 参考文献56-60
- 附录A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6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晓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J];w挛胖芸,
本文编号:90962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hongguanjingjilunwen/9096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