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老龄化对新疆劳动力供给影响的实证研究
本文关键词:人口老龄化对新疆劳动力供给影响的实证研究
【摘要】:劳动力资源是衡量一国劳动力供给的重要指标,对经济的健康运行有着重要影响,劳动力供给充裕则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反之,则会限制经济发展。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深,人口结构的改变正在影响劳动力供给的发展趋势,研究人口老龄化对劳动力供给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新疆人口老龄化程度较轻,但是发展速度快,与全国相比有着明显的自身特点。本文首先对新疆人口结构和劳动力供给的现状进行了描述,并与全国水平进行对比,分析两者变动的成因和发展趋势。从新疆人口结构类型、老年人口比重、社会抚养比、劳动参与率等方面的具体分析,认为新疆老龄人口正在快速增长,社会养老负担正在加重,劳动年龄人口不断增加,劳动力供给相对充裕,但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新疆劳动力存在供给不足的隐患。其次,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法、灰色关联分析法和直接标准化对比方法,对搜集到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新疆劳动参与率的变动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且老年人口比重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对劳动参与率的影响越大,与其它影响因素相比,在诸多指标中排位较高。通过对第五次、第六次新疆人口普查资料的分析,得到人口老龄化对分性别年龄组人口劳动参与率的具体影响程度,从结果可知,人口老龄化在劳动年龄人口内部影响较大,45岁以下的劳动者劳动参与率都出现了下降,45岁以上的劳动者劳动参与率有了明显上升,整体下降幅度为0.8%。根据分析结果,本文进一步总结了人口老龄化对新疆劳动力供给的不利影响,并在文章最后提出了几点建议和对策,主要有:1、落实人口政策,完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2、加大人力资本投入,提高劳动者素质;3、加快产业结构升级,调整就业结构;4、鼓励劳动力自由流动,重视发展老龄产业。
【关键词】:新疆 人口老龄化 劳动力供给
【学位授予单位】:新疆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249.27;C924.24
【目录】:
- 摘要2-3
- Abstract3-8
- 1 绪论8-22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8-10
- 1.1.1 研究背景8-9
- 1.1.2 研究意义9-10
- 1.2 文献综述10-17
- 1.2.1 国外文献综述10-13
- 1.2.2 国内研究综述13-16
- 1.2.3 简要评述16-17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17-19
- 1.3.1 研究内容17-18
- 1.3.2 研究方法18-19
- 1.4 研究思路和框架19-20
- 1.4.1 研究思路19
- 1.4.2 研究框架19-20
- 1.5 创新与不足之处20-22
- 1.5.1 创新之处20
- 1.5.2 不足之处20-22
- 2 相关理论基础及概念界定22-27
- 2.1 相关理论22-24
- 2.1.1 劳动力供给理论22-23
- 2.1.2 人口老龄化的理论23-24
- 2.2 相关概念24-27
- 2.2.1 劳动力供给的概念24-26
- 2.2.2 人口老龄化的概念26-27
- 3 新疆人口老龄化和劳动力供给现状分析27-39
- 3.1 新疆人口老龄化现状及成因分析27-32
- 3.1.1 新疆人口老龄化现状27-30
- 3.1.2 成因分析30-32
- 3.2 新疆劳动力供给现状及成因分析32-39
- 3.2.1 新疆劳动力供给现状32-36
- 3.2.2 成因分析36-39
- 4 人口老龄化对新疆劳动力供给影响的实证分析39-55
- 4.1 人口老龄化对新疆劳动力供给影响的回归分析39-44
- 4.1.1 指标选取39
- 4.1.2 回归结果39-42
- 4.1.3 数据扩充后的回归结果42-43
- 4.1.4 回归结果对比43-44
- 4.2 人口老龄化对新疆劳动力供给影响的灰色关联分析44-51
- 4.2.1 灰色关联分析的适用性44
- 4.2.2 灰色关联分析的步骤44-47
- 4.2.3 数据处理47-48
- 4.2.4 灰色关联分析的结果48-51
- 4.3 人口老龄化对新疆劳动力供给影响的年龄结构标准化分析51-54
- 4.4 三种分析结果总结54-55
- 5 人口老龄化给新疆劳动力供给带来的问题研判55-62
- 5.1 人口老龄化对劳动力资源总量方面的影响55-57
- 5.1.1 限制劳动力资源的增加和充分利用55-56
- 5.1.2 加重养老负担,降低劳动参与率56-57
- 5.2 人口老龄化对劳动力资源质量方面的影响57-58
- 5.3 人口老龄化对劳动力供求平衡方面的影响58-62
- 5.3.1 不利于劳动力自由流动58-59
- 5.3.2 不利于就业-产业结构调整59-60
- 5.3.3 不利于扩大劳动力市场需求60-62
- 6 对策建议62-66
- 6.1 落实人口政策,完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62
- 6.2 加大人力资本投入,提高劳动者素质62-63
- 6.3 加快产业结构升级,调整就业结构63-64
- 6.4 鼓励劳动力自由流动,重视发展老龄产业64-66
- 参考文献66-69
- 附表69-71
- 致谢71-7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丽宾;;“民工荒” 预警劳动力供给瓶颈[J];中国国情国力;2004年10期
2 陈志,李盼道;劳动力供给膨胀所导致的市场失灵及其纠正[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3 陈志;李盼道;;劳动力供给膨胀所导致的市场失灵与政府政策[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6年01期
4 宁本荣;;新世纪初安徽省劳动力供给趋势及相关政策选择[J];西北人口;2006年01期
5 黄任民;;我国劳动力供给压力正在进入逐步减缓时期[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8年07期
6 周也;;中国劳动力供给总量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2009年11期
7 吴奇修;;我国劳动力供给的演变[J];经济研究参考;2010年12期
8 王旭;;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对劳动力供给的影响[J];社科纵横(新理论版);2012年01期
9 刘畅;邹玉友;;农村劳动力供给的结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J];江汉论坛;2013年08期
10 杨才勇;;增加劳动力供给,引导劳动力更合理流动[J];国际融资;2014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郭其友;;居民劳动要素供给行为变迁的制度解释[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3年
2 ;会议上半场问答[A];二0一0年夏季CMRC中国经济观察(总第22期)[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叶小钟;广东实施本土劳动力供给策略[N];工人日报;2008年
2 国家发改委经济研究所 曾铮;劳动力供给2015年现拐点[N];中国证券报;2012年
3 罗平;南昌市政协为解决劳动力供给问题建言献策[N];人民政协报;2012年
4 中央财经大学教授 袁东;将稳定劳动力供给提上议程[N];上海证券报;2010年
5 记者 吕福明 袁军宝;劳动力供给无限时代终结[N];新华每日电讯;2011年
6 柳青;农村劳动力既过剩又不足[N];中国财经报;2007年
7 都阳;低生育率水平下的劳动力供给[N];第一财经日报;2008年
8 ;大学生工资向民工看齐劳动力供给与需求错位加大[N];第一财经日报;2006年
9 蔡f ;发掘劳动力供给的制度潜力[N];文汇报;2007年
10 清华大学理论经济学研究所博士后 郭宇宽;警惕压榨型的劳动力供给模式[N];东方早报;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沈飞;人口老龄化对中国劳动力供给的影响预测分析[D];南京财经大学;2015年
2 潘思彤;劳动力供给的可持续性问题研究[D];贵州大学;2015年
3 李继霞;劳动力供给质量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D];安徽财经大学;2015年
4 贾曼丽;老龄化背景下我国劳动力供给的影响因素与未来趋势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6年
5 庞书超;人口老龄化对新疆劳动力供给影响的实证研究[D];新疆大学;2016年
6 程超;人口老龄化对我国劳动力供给的影响分析[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0年
7 袁磊;中国劳动力供给规模与结构研究(2011~2050)[D];山东财经大学;2015年
8 焦张义;劳动力供给效应与广东省产业升级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9 王聪;武汉市劳动力供给情况预测与对策调整[D];武汉科技大学;2015年
10 张晓蓓;中国城镇女性的劳动力供给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96138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hongguanjingjilunwen/9613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