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用地规划碳源参数化评估模型
本文关键词:乡村用地规划碳源参数化评估模型
更多相关文章: 低碳 乡村规划 碳源评估 参数化 CityEngine
【摘要】:针对目前碳源评估研究主要集中在国家、省、城市层面,而乡村层面的研究十分有限,且大多数现有评估方法难以适用于乡村这种开放的、大尺度的系统等问题,构建了一套面向乡村用地规划的碳源参数化评估模型。该模型包括碳源评估清单的构建、碳排放因子的估算、基于调整系数的碳源评估公式的提出、参数化评估系统的搭建这4个关键环节,对此提出了一系列详细的技术方法。最后,通过一个多情景比较的实际规划案例说明了该模型的应用方法,体现其科学性和高效性,该模型可为低碳乡村规划提供一个实用的定量化工具。
【作者单位】: 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衢州学院建筑工程学院;
【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014BAL07B0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51238011)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LQ14E080013) 衢州市科技计划项目(2014Y013)
【分类号】:TU982.29
【正文快照】: 当前,以CO2为主的温室气体排放导致了全球气候变化,并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正日益威胁人类自身的生存,使人们不得不开始关注和重视发展低碳经济[1]。在规划领域,国内外已对低碳城市规划进行了大量研究与实践[2-6],例如2050中国能源与碳排放课题组对全国未来排放情景的详细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倪外;曾刚;;国外低碳经济研究动向分析[J];经济地理;2010年08期
2 李波;张俊飚;;基于我国农地利用方式变化的碳效应特征与空间差异研究[J];经济地理;2012年07期
3 张子龙;刘竹;陈兴鹏;鹿晨昱;薛冰;;基于R/S的中国碳排放演变趋势及其空间差异分析[J];经济地理;2013年08期
4 顾朝林;;城市碳排放清单及其规划应用研究[J];南方建筑;2013年04期
5 陈秋晓;张斌;吴宁;周玲;;城市道路参数化建模规则初探[J];建筑与文化;2013年07期
6 吴宁;陈秋晓;;城市建筑群参数化建模方法(三)——参数化三维建模技术[J];建筑与文化;2013年05期
7 徐怡丽;董卫;;低碳视角下的新农村规划探索[J];小城镇建设;2011年05期
8 叶祖达;;国外城市区域温室气体清单编制对我国城乡规划的启示[J];现代城市研究;2011年11期
9 徐国泉;刘则渊;姜照华;;中国碳排放的因素分解模型及实证分析:1995-2004[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6年06期
10 董魏魏;刘鹏发;马永俊;;基于低碳视角的乡村规划探索——以磐安县安文镇石头村村庄规划为例[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兆荣;;我国产业结构高级化与碳排放量关系的实证研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2 迟远英;牛东晓;沈滢;刘志;;基于协整的影响我国碳排放因素的模型研究[J];华东电力;2010年05期
3 温景光;;江苏省碳排放的因素分解模型及实证分析[J];华东经济管理;2010年02期
4 徐大丰;;低碳经济导向下的产业结构调整策略研究——基于上海产业关联的实证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2010年10期
5 孙秀梅;周敏;綦振法;;山东省碳排放演进特征及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2011年07期
6 杨来科;赵捧莲;张云;;中国碳排放量影响因素测算的研究方法比较[J];华东经济管理;2012年05期
7 付金沐;李琦;储国定;陈啸吟;;安徽省能源消费碳排放足迹的动态变化及因素分解[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11期
8 李静;陈武;;基于方向性距离函数的中国省区碳排放驱动因素研究[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3期
9 刘海滨;卢宁川;谢放尖;;2005~2009年南京市二氧化碳排放特征研究[J];环境保护科学;2011年05期
10 朱聆;张真;;上海市碳排放强度的影响因素解析[J];环境科学研究;2011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姚宇;我国产业低碳化经济发展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刘娜;中国建立碳交易市场的可行性研究及框架设计[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3 卢祖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及制度变迁对碳排放的影响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4 王飞;生物医药创新网络演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倪外;基于低碳经济的区域发展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段向云;物流企业低碳化发展的影响机理与运营机制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1年
7 卜华白;面向低碳经济的中国铅锌工业发展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8 刘婧;基于强度减排的我国碳交易市场机制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9 郭正权;基于CGE模型的我国低碳经济发展政策模拟分析[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1年
10 温和;黑龙江省村域农业生态系统碳平衡及低碳农业对策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行姝;农村社会转型与低碳排放路径[J];环境经济;2005年03期
2 杨俊;王佳;张宗益;;中国省际碳排放差异与碳减排目标实现——基于碳洛伦兹曲线的分析[J];环境科学学报;2012年08期
3 郑萍;程娜;倪伟桥;;基于低碳交通理念的城市规划策略研究[J];华中建筑;2010年08期
4 方精云;郭兆迪;朴世龙;陈安平;;1981~2000年中国陆地植被碳汇的估算[J];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2007年06期
5 倪外;曾刚;;国外低碳经济研究动向分析[J];经济地理;2010年08期
6 张鹏;;土地使用管制及其利益补偿研究:理论和实践意义[J];经济地理;2011年09期
7 薛冰;鹿晨昱;耿涌;刘竹;张伟伟;李春荣;;中国低碳城市试点计划评述与发展展望[J];经济地理;2012年01期
8 庞丽;谢宝元;张春平;高清坡;;低碳经济视角下新农村规划的若干问题探讨[J];江苏农业科学;2011年02期
9 徐雷;张晓红;;探索中国特色的绿色建筑发展之路——“浙江省绿色建筑标准”编制特点及示范项目简介[J];建筑与文化;2006年08期
10 顾朝林;;气候变化与适应性城市规划[J];建设科技;2010年1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波;我国农地资源利用的碳排放及减排政策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娟;朱喜钢;;西南英格兰乡村规划对我国城乡统筹规划的启示[J];城市问题;2006年03期
2 张海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存在问题浅析[J];山西建筑;2007年15期
3 江波;;乡村规划编制若干问题探讨——以铜陵为例[J];中华建设;2007年05期
4 刘文华;;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促进乡村规划建设管理 自治区建设厅第二调研组赴钦州、北海、防城港进行乡村规划建设调研[J];广西城镇建设;2008年11期
5 沙文;;新村规划不能脱离农村实际[J];资源导刊;2008年06期
6 李尉生;李志学;;乡村新变化与乡村规划新思维[J];中外建筑;2008年08期
7 倪成敬;;关注农民,关注乡村建设——试从历史观的角度初探《城乡规划法》对乡村规划的意义[J];安徽建筑;2008年04期
8 孙黎;;安徽省六安市:因地制宜 加强乡村规划建设管理[J];城乡建设;2008年09期
9 ;广西自治区建设厅开展乡村规划建设工作调研[J];城市规划通讯;2008年21期
10 宋金_g;;浅谈乡村规划建设中应注意的问题[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万民;金伟;魏晓芳;;西南山地乡村规划的适应性研究初探——以城乡统筹试验区重庆市为例[A];规划创新: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孟庆;;服务城乡统筹的乡村规划的探讨[A];规划创新: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邢海峰;;新时期乡村庄规划需要处理好的几个关系及对策[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赵晓霞;;基于乡村规划转型的农村土地产权制度个案研究——以乡域政治研究《小镇喧嚣》为例[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赵晓霞;杨宇振;;基于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的乡村规划初步研究——以乡域政治研究《小镇喧嚣》为例[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王雷;张尧;;村民参与乡村规划的认知与意愿研究——以江苏省常熟市为例[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7 张川;吴海琴;;美丽乡村视角下的大都市近郊乡村规划新趋势——以南京市江宁区“五朵金花”为例[A];城市时代,协同规划——201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2-小城镇与城乡统筹)[C];2013年
8 李伟;孙光华;王水源;徐建刚;;构建“乡村基因图谱”打造特色乡村家园——以安徽省当涂县龙山村美好乡村建设为例[A];城市时代,协同规划——201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2-小城镇与城乡统筹)[C];2013年
9 辜元;易峥;曹力维;;基于“乐和家园”理想的镇乡村规划探讨——以重庆市巫溪县羊桥坝片区总体规划为例[A];城市时代,协同规划——201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2-小城镇与城乡统筹)[C];2013年
10 麦贤敏;肖玺;赵兵;王长柳;叶丹晓;;成都市乡村规划师制度实施评析[A];城市时代,,协同规划——201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6-规划实施)[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乡村规划如何保留田园风光[N];农民日报;2005年
2 通讯员 贺大龙;切实抓好小城镇建设和乡村规划[N];安徽日报;2006年
3 顾巍钟;新农村建设要尊重民意[N];中国文化报;2007年
4 陈洪;乡村规划要有“农味”[N];汉中日报;2006年
5 本报记者 白海星邋通讯员 童文明;乡村规划整治 建设美好家园[N];经济日报;2007年
6 陈洪;乡村规划要有“农味”[N];临汾日报;2006年
7 洪江市政协;乡村规划建设管理面临的问题[N];湘声报;2006年
8 马晓;乡村规划:何时不再领导换届就变脸[N];中国建设报;2007年
9 成都来也旅游策划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杨振之 北京来也旅游规划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蔡克信;法国的乡村规划与乡村治理[N];中国旅游报;2009年
10 记者 岳德亮;浙江:乡村规划须经村民同意[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谢安安;基于地域特征视角下的乡村规划初探[D];中南大学;2010年
2 秦淑荣;基于“三规合一”的新乡村规划体系构建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3 王波;杭州乡村规划许可制度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4 高密;基于产业结构调整视角下的乡村规划方法初探[D];重庆大学;2012年
5 张尧;村民参与型乡村规划模式的建构[D];南京农业大学;2010年
6 付松泉;面向“两型社会”的乡村规划指标体系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7 孙赫呈;吉林省中部地区乡村规划编制研究[D];吉林建筑大学;2013年
8 夏国文;《乡村规划导论》(第九章)翻译项目报告[D];四川外国语大学;2013年
9 于慧芳;湖州长兴新川村山地聚落空间结构与规划设计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22711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anzhujingjilunwen/12271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