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建筑经济论文 >

三种典型子午线型大型冷却塔风致响应分析

发布时间:2017-12-25 21:32

  本文关键词:三种典型子午线型大型冷却塔风致响应分析 出处:《力学与实践》2015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大型双曲冷却塔 子午线型 风致响应 稳定性分析 参数分析


【摘要】:为研究大型双曲冷却塔不同子午线型对其在风荷载作用下强度和稳定的影响,根据某实际工程建立有限元模型,分析了不同子午线型对冷却塔动力特性的影响,比较了规范静风载荷作用下不同线型冷却塔塔筒和支柱风致响应的差异,探讨了线型变化对冷却塔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子午线型的优化在冷却塔结构设计中是十分必要的,"矮胖"型冷却塔基频更高,但其抗风承载性能和稳定性比"高瘦"型塔弱,风致内力和位移响应也较大.
【作者单位】: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土木工程系;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208254)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BK2012390) 中国博士后基金一等资助(2013M530255) 江苏省博士后科学基金(1202006B)资助项目
【分类号】:TU312.1;TU347
【正文快照】: 大型双曲冷却塔是典型的高耸薄壁风敏感结构,其结构自振频率低,模态耦合性强,三维空间特性明显[1].历史上曾多次出现冷却塔的风毁事件, 1965年英国渡桥电厂的风毁事件引起了人们对冷却塔外部线型的关注[2],多个事故调查结果[2-7]表明子午线型的优化对其抗风安全性能的提升十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fE毅;顾明;黄友钦;商承志;;基于非定常风荷载的大跨体育场挑篷结构风致响应[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11期

2 沈玉光;;锥筒形风机塔架的风致响应分析[J];低温建筑技术;2011年12期

3 柯世堂;葛耀君;;基于一致耦合法某大型博物馆结构风致响应精细化研究[J];建筑结构学报;2012年03期

4 聂建波;胡新怡;潘峰;郑剑伟;;海风环境大跨越铁塔风致响应研究[J];低温建筑技术;2012年12期

5 周fE毅;顾明;李亚明;周晓峰;孙五一;黄鹏;;某大型博物馆结构风致响应分析[J];振动与冲击;2008年02期

6 方勇,倪振华,谢壮宁;模态加速度法在屋盖结构风致响应分析中的应用[J];应用力学学报;2004年02期

7 顾明;叶丰;;高层建筑风致响应和等效静力风荷载的特征[J];工程力学;2006年07期

8 顾明;叶丰;;高层建筑风致响应的简化分析方法[J];工程力学;2006年08期

9 李秋胜;郅伦海;段永定;高金盛;苏圣中;;台北101大楼风致响应实测及分析[J];建筑结构学报;2010年03期

10 李寿英;陈政清;;超高层建筑风致响应及等效静力风荷载研究[J];建筑结构学报;2010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曹文斌;李刚;;大型通风冷却塔风致响应的流固耦合分析[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9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薛松涛;钱宇音;陈昒;王远功;;风速谱的分析研究及风致响应的计算分析[A];第十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卷[C];2001年

3 李秋胜;郅伦海;段永定;高金盛;苏圣中;;台北101大楼风致响应实测及计算分析研究[A];第十四届全国结构风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9年

4 李寿科;李寿英;孙洪鑫;;随机风荷载作用下的结构风致响应精细化计算[A];第23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册)[C];2014年

5 花炳灿;王国俭;汪从军;;麦莎台风作用下金茂大厦风荷载特性与风致响应研究[A];建筑结构(2009·增刊)——第二届全国建筑结构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6 李正农;李秋胜;郅伦海;陈伏彬;戴益民;吴玖荣;傅继阳;;多个地区风场和建筑结构风致响应的远程监控实测系统[A];第十三届全国结构风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7年

7 鲍侃袁;沈国辉;孙炳楠;楼文娟;;双曲冷却塔风致响应的理论研究[A];第十三届全国结构风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7年

8 谢壮宁;石碧青;倪振华;杜平;;深圳京基金融中心的风致响应及气动抗风措施研究[A];第十四届全国结构风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9年

9 周fE毅;顾明;黄友钦;商承志;黄鹏;;某挑篷结构风致振动分析[A];第九届全国振动理论及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10 李正农;苏万林;刘艳萍;;高层建筑风致响应实测测点的优化布置研究[A];第十四届全国结构风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章李刚;大型复杂建筑结构风致效应及等效静力风荷载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2 鲍侃袁;大型双曲冷却塔的风荷载和风致响应理论分析与试验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3 江勇;大跨柔性点支式幕墙及采光顶等效风荷载和风致响应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陆健;双曲线型冷却塔的风致响应分析[D];合肥工业大学;2013年

2 李华峰;空间结构数值风洞模拟与流固耦合风致响应[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3 刘迅;基于健康监测的国家游泳中心风荷载和风致响应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4 林鑌翔;厦门市信息文化传播中心高层建筑结构风致响应研究[D];厦门大学;2013年

5 杨旺华;高层建筑风致响应及风荷载识别研究[D];湖南大学;2012年

6 黄明开;里兹方法在圆拱屋盖风致响应分析中的应用[D];汕头大学;2005年

7 王太龙;湖南某超高层建筑的风压特性及其风致响应研究[D];武汉轻工大学;2014年

8 朱一凡;双塔高层建筑风荷载与风致响应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9 王宁博;大型双曲冷却塔风致响应和等效风荷载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10 米福生;干煤棚风致响应及干扰效应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33452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anzhujingjilunwen/133452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6d8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