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江筑坝后长沙高排系统淹没出流管涵泥砂沉降特性研究
本文关键词:湘江筑坝后长沙高排系统淹没出流管涵泥砂沉降特性研究 出处:《湖南大学》2015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两相流 自清流速 淹没出流 管道清淤 计算流体力学
【摘要】:作为城市重要的基础设施,排水系统在长期的运行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但排水管道内沉积物的不断淤积会减少水力断面面积,增加输送阻力,从而大大降低管道过流能力。当沉积物淤积到一定程度会使排水管道堵塞,影响城市排水管道系统的运行和调控。本研究以长沙市南湖路高排管涵作为研究对象,现状4m×3m管涵沿书院路和水厂路敷设,负责收集南郊公园片区的高区雨水。湘江筑坝后,该高排管涵出江口常水位抬高,由原有的自由出流变为淹没出流,容易造成管涵淤积,在遭遇较大雨量时,管涵内雨水有可能溢出地面,造成经济损失。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研究首先运用泥沙运动中的沉积理论公式和Ackers-White公式计算出管道的起动流速、扬动流速、止动流速及临界不淤流速,通过分析和比较确定了排水管道自清流速,并计算出本研究高排管涵少量淤积情况下的自清流速。利用计算流体力学(CFD)商用软件FLUENT作为仿真计算平台,对高排系统淹没出流管涵的泥砂沉降规律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根据大雨、中雨、小雨三种工况所做的纵向对比可知,平均降雨强度对以0.1mm颗粒代表的泥相悬浮物沉积影响微小,但是对以1.0mm颗粒代表的砂相颗粒沉积相影响较大,且随着平均降雨强度的减少,管涵内达到自清流速时管底的沉积物逐渐增加。通过模拟的结果,对三种工况下的泥相和砂相的沉积厚度加以累加计算,得到不同降雨强度下,单位降雨量的泥砂沉积厚度,并综合现有长沙多年降雨资料,对不同季节泥砂沉积厚度进行累加,最终确定管涵的清淤周期。根据现有国内外清淤技术的综合比较,再结合长沙市现有清淤技术,清淤方法拟采用设置疏浚通道的方式,在受淹没出流影响的管段范围内新增排江管涵,形成双管双涵并设置检修清淤控制闸,用泵抽干闭闸管段内的水后进行清淤。在淹没出流管涵上游适当位置处,设置平流式沉砂池,采用吸泥车定期抽出沉积在沉砂斗的泥砂。根据CFD模拟结果,平流式沉砂池除砂效果较好,可以达到预期50%砂砾去除的效果。
[Abstract]:In order to solve the above - mentioned problems , it is found that the average rainfall intensity is less affected by the sediment concentration in the drainage pipeline , and the sediment thickness of the pipe culvert is increased with the decrease of the average rainfall intensity . The present study first applies the sediment theory formula and Ackers - White formula in the sediment movement to calculate the sediment thickness of the pipe culvert . In order to solve the above problems , the present study first applies the sediment theory formula and Ackers - White formula in the sediment movement to calculate the sediment thickness of the pipe culvert .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U99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伟;余健;李葳;刘志长;;广州市排水管道沉积现状研究分析[J];给水排水;2012年07期
2 高原;王红武;张善发;马鲁铭;;合流制排水管道沉积物及其模型研究进展[J];中国给水排水;2010年02期
3 赵殿甲;;两相流体力学研究综述[J];煤炭技术;2006年07期
4 高明;蔡增基;;管道内污水两相流临界流速浅析[J];工程建设与设计;2006年02期
5 黄才安,赵晓冬,龚敏飞;全沙输沙公式的比较研究[J];水道港口;2004年03期
6 李涛;沉砂池的设计及不同池型的选择[J];中国给水排水;2001年09期
7 周魁一,谭徐明;论水环境在城市规划中的地位[J];海河水利;2001年03期
8 邵林广,刘夙;平流式沉砂池的设计计算[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1期
9 刘成,何耘,韦鹤平;城市排水管道泥沙问题浅析[J];给水排水;1999年12期
10 唐建国,林洁梅;曝气沉砂池的设计计算[J];给水排水;1997年10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陈勇民;承压式合流制溢流深井淤积及清淤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付炀;基于SWMM和Infoworks CS的南湖路高排管涵改造工程水力模拟研究[D];湖南大学;2013年
2 陈成林;管道水力输送在大库盘水库排沙清淤中的应用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2年
3 刘志长;合流制排水管道沉积物的沉积状况及控制技术研究[D];湖南大学;2011年
4 高安礼;窨井清掏机器人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9年
5 安少军;城市窨井积水井清掏机原理样机的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7年
6 高明;城市排水管道内污水两相流临界流速研究[D];重庆大学;2006年
7 李炳田;污水两相流动特性分析[D];重庆大学;2005年
8 李莉;城市排水管道系统规划设计的研究[D];重庆大学;2004年
9 朱勇;城市污水处理工艺方案的层次分析和工程设计实践[D];重庆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42486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anzhujingjilunwen/14248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