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储油罐碎石桩复合地基变形三维有限元数值分析
本文关键词: 碎石桩 有限元 差异沉降 充水预压法 储罐群 出处:《中国海洋大学》2015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大型储罐的特点是直径大,荷载重,储罐基础容易发生不均匀沉降,会造成罐壁的局部失稳,对储罐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因此需对其进行地基处理。振冲碎石桩法复合地基施工相对比较简易,能达到良好处理效果,广泛应用于大型油罐的地基处理。同时,复合地基建设完成后,采用充水预压法对其进行进一步加固,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加速地基处理的速度。本文以江苏仪征15万立方米超大型浮顶油罐建设项目为例,结合相关监测数据,采用大型有限元Plaxis软件,分别建立超大型油罐碎石桩复合地基的二维和三维有限元模型,并对其分别进行弹塑性数值模拟和相应计算,与现场检测数据对比,验证有限元模型的可用性,将二维模型计算数据、三维模型计算数据与实测值对比,分析三维模型的计算优势。利用有限元模型,进一步讨论了不同荷载和地基刚度下碎石桩复合地基的长桩、短桩分布范围对复合地基差异沉降的影响。得出以下结论:①可通过plaxis软件对大型储油罐碎石桩复合地基进行二维和三维的有限元数值模拟,模拟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对比趋势相同,三维模拟结果更接近于实测值,证明此有限元模拟的参数设定及简化方法是合理的,建议在实际工程应用中采用三维数值模拟计算;②碎石桩复合地基三维数值模拟得出的储油罐底板沉降值、环墙沉降值、罐外地表沉降值均满足设计要求。罐外地表土沉降值随着距油罐中心的增加而逐渐减小,距油罐中心70m(0.7D)处地表沉降已基本为0,在实际工程中可忽略不计;③调整碎石桩的分布范围可有效降低复合地基的差异沉降。对于本案例来说,长桩布置范围为0-23 m,中桩布置范围为23-34m时复合地基差异沉降最小,通过调整碎石桩布置范围可以有效减小差异沉降。现实过程中建造油罐时通常会由多个储油罐进行一定布置形成油罐群,由于工程场地的限制,储油罐之间距离相对较近,各个储罐地基的孔隙水压力和有效应力相互叠加,使复合地基发生进一步下沉,非常容易产生储油罐的产生不均匀沉降,对其安全使用造成严重威胁。为研究罐群效应对油罐沉降的影响,本文结合中石化仪征大型储油罐项目,通过选取合适的材料模型并对碎石桩进行合理的简化后,建立由两个大型油罐构成的储罐群的有限元模型,通过分布加荷的模拟计算,得到与现实监测的数据比较相近的计算结果,从而证明此模型是有效的。在此基础上,分析在不同的充水加荷方法下,各油罐复合地基沉降和差异沉降受到的影响,进而确定合理的充水方案,为今后开展类似工程提供参考。得出以下结论:①利用plaxis软件可以对储罐群进行有限元数值模拟,模型计算的结果与实测结果近似,本文中各土层材料参数取值及碎石桩简化方法是合理的。②对于两个直径100m,罐中心距离140m(1.4D)的储罐,地基沉降受到罐群效应影响,其影响程度与油罐地基所受荷载成反比。具体表现为油罐底板靠近罐群内侧边缘产生相对较大沉降,罐体向罐群内侧倾斜。③当两个储油罐分别充水时,充水较早的罐底板变形大于充水晚的罐体,采用分别充水方法的罐体沉降量大于采用同步充水的罐体沉降量。今后工程中,在对由两个油罐组成的罐群进行充水预压时,可采用同时充水的方案,可以最大地减少差异沉降,确保油罐安全使用。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海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U470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邓新德,蓝冰;论碎石桩复合地基检测标准[J];西部探矿工程;2001年S1期
2 成红之,孟宪双,张连喜;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复合地基的工程实例[J];黑龙江水专学报;2003年03期
3 郑俊,刘兴;碎石桩复合地基检测分析[J];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2004年11期
4 邓楚键;郑颖人;杨波;;碎石桩复合地基有限元分析[J];后勤工程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5 胡亚龙;陈永军;;碎石桩复合地基设计简算[J];西部探矿工程;2007年06期
6 王良川;赵虹;;变截面碎石桩复合地基理论分析与实践探索[J];岩土工程界;2007年07期
7 林绍凑;;碎石桩复合地基处理软土固结计算及应用[J];福建地质;2012年03期
8 崔叔剀;;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复合地基[J];建筑知识;1993年03期
9 杨才晶;碎石桩复合地基的成功实例[J];土工基础;1994年01期
10 陈传水,甘正常,李月;振冲碎石桩复合地基在杭州城东地区的应用与发展[J];浙江建筑;2000年S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郭树谦;;碎石桩复合地基强度测试初探[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土力学及基础工程学会地基处理学术委员会第三届地基处理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2年
2 林本海;谢定义;;碎石桩复合地基的液化检验理论[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八届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9年
3 黄春霞;张鸿儒;陈国兴;隋志龙;;碎石桩复合地基抗液化机理的试验研究[A];第三届全国岩土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9年
4 訾剑华;杨勇;;徐州粉土碎石桩复合地基设计与检测[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八届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9年
5 杨庆陶;魏剑伟;牛琪瑛;;碎石桩复合地基的抗液化研究[A];第16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C];2007年
6 黄文峰;李广信;陈轮;;碎石桩复合地基中桩土横向相互作用研究的一种室内试验方法[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八届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9年
7 韩杰;叶书麟;;考虑井阻和涂抹作用碎石桩复合地基固结度计算[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土力学及基础工程学会地基处理学术委员会第三届地基处理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2年
8 谷晓阳;杨乐善;;用重型动力触探检测振冲碎石桩复合地基强度的探讨[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土力学及基础工程学会地基处理学术委员会第三届地基处理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2年
9 李飞;;某高速公路碎石桩复合地基测试分析研究[A];第十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卷[C];2001年
10 陈建峰;章家林;冯守中;童振湄;;加筋碎石桩复合地基承载特性数值分析[A];2011年全国工程地质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记者 曾敏学 通讯员 蒋斌;通平高速公路建设顺利推进[N];岳阳晚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高博;碎石桩复合地基震后沉降规律试验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杜鹏;交通荷载作用下碎石桩复合地基的动力特性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2年
2 石晓然;大型储油罐碎石桩复合地基变形三维有限元数值分析[D];中国海洋大学;2015年
3 贾晋成;地震作用下碎石桩复合地基的变形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
4 宋立伟;碎石桩复合地基的研究[D];大庆石油学院;2009年
5 杨振甲;碎石桩复合地基的应用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0年
6 王良川;碎石桩复合地基理论分析与试验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5年
7 韩建伟;包裹碎石桩复合地基模型实验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8 张伟;碎石桩复合地基加固优化的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9 赵明;碎石桩复合地基理论分析与试验研究[D];湖南大学;2002年
10 蓝冰;碎石桩处理饱和软土地基的理论分析与工程研究[D];中南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55586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anzhujingjilunwen/15558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