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冲突理论视角下的规划变革
本文选题:社会冲突 切入点:城市规划 出处:《城市规划学刊》2015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通过梳理近代城市规划的社会学渊源,认为建基于功能主义的传统城市规划,将城市视为与生物有机体相似的社会系统,一味追求秩序、稳定、共识等目标,已经无法适应冲突已属规律和常态的转型社会,也难以满足一个开放社会提升治理能力的要求,应该借鉴社会冲突理论,从规划的目标、内容、态度和方法等各个层面进行范式意义上的根本性变革。建议摒弃清晰唯一的目标控制与结果安排,而从城市自身的资源禀赋出发,结合价值导向确定城市发展的基本方向,在此基础上强化"底线"和"弹性框架"的研究与措施安排,并从以往全面、主动的积极干预,转向有选择、补救式的消极干预,从关心能做什么、应该做什么,转向关心不能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从自上而下全方位地理性构建,转向强调协商协作和适时修正的工作方式,让市场和社会有更多自由活动的空间,也让城市有更多创新发展和自由成长的余地。
[Abstract]:The origin of city planning through combing the modern society, think of the traditional city planning based on functionalism, regards the city as a social system similar to biological organism, the pursuit of order and stability, consensus target, has been unable to adapt to the transformation of social conflict is law and norm, it is difficult to meet an open social promotion governance capacity requirements, should draw lessons from the theory of social conflict, the content from the planning goal, attitude and methods in all aspects of fundamental change of paradigm. It is recommended only clear target control and results from the city's own arrangements, and resource endowments, combined with the basic direction of value orientation determin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ity, this on the basis of strengthening the "bottom line" and "frame" research and arrangement, and from the previous comprehensive, active intervention initiative, to choose the remedial intervention from the negative. Concerned about what to do, what should be done to caring about what not to do, what not to do, from the full range of geographical top-down construction, to emphasize collaboration and consultation work updating way, let the market and society have more free space, also let the city have more room for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and free development.
【作者单位】: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分类号】:TU98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仇保兴;;复杂科学与城市规划变革[J];城市规划;2009年04期
2 杨保军;陈鹏;;制度情境下的总体规划演变[J];城市规划学刊;2012年01期
3 刘X;李贵才;尹小玲;徐丽;;走向多维弹性:深圳市弹性规划演进脉络研究[J];城市规划学刊;2012年01期
4 陈鹏;;从目标导向到底线优先——基于认识论的城市规划发展探讨[J];规划师;2011年08期
5 周江评;孙明洁;;中国城市中心改造中的参与者冲突:城市规划师有何作用?[J];国外城市规划;2006年03期
6 王丰龙;刘云刚;陈倩敏;许艳艳;;范式沉浮——百年来西方城市规划理论体系的建构[J];国际城市规划;2012年01期
7 陈占祥;城市规划设计原理的总结——马丘比丘宪章[J];城市规划;1979年06期
8 陈佛保;郝前进;;美国处理邻避冲突的做法[J];城市问题;2013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宁立志;曹亚玲;;从经济法视角看社会团体的法主体地位[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4年02期
2 颜良伟;;冲突与协调:民事抗诉中检法关系新论[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0年02期
3 殷琼;;试析乡村精英在群体性冲突预防中的功能[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4 赵家亮;;“新区域主义”的层次特征及对“长三角”城市合作的启示[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27期
5 秦海燕;丁绍刚;金芸;;都市生态主义——基于可持续的低碳城市营建理念的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03期
6 罗湖平;朱有志;;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共生机理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05期
7 明成满;;思想政治理论课结合群体性事件进行教学的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8 吕欣;;经济型群体性事件的处置[J];辽宁科技大学学报;2011年06期
9 李广学;杨秀梅;;冲突与和谐——我国转型期体育发展的必经之路[J];安徽体育科技;2008年04期
10 王卉;;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对现代城市规划的影响[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09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宋立会;;社会冲突理论及其对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启示[A];创新·发展·和谐——河北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08年
2 郝明;;政府转型条件下公民话语权实现的探讨[A];“经济转型与政府转型”理论研讨会暨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上)[C];2011年
3 李欣;李枝坚;宋延鹏;蔡春;;人本理念下广东“理想城市”愿景及路径研究[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马利波;席光亮;张远景;;总规之路,路在何方?——探析城市总体规划的未来变革之路[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陈烨;;动态渐进规划体系中的总体规划评估机制解析[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盛鸣;叶伟华;周亚琦;;从刚性保护到有机管理:对深圳市生态绿地空间规划与管理的初步思考——兼议深圳市绿道网规划建设的实践探索[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7 孙莉;张玉坤;;都市农业——在城市层面实践“永续农业”思想[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8 董晓峰;;西方城市规划方法的基本类型与演变方向分析[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9 曹杰勇;;理想社区的现实性运作分析——从理论与实践的关系角度讨论新城市主义理论对我国社区建设的影响[A];中国建筑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10 左雪松;;从阶级冲突到社会冲突观—马克思与科塞的冲突思想[A];“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何敬;审计期望差距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2 张乐珊;基于元胞自动机和VR-GIS技术的城市空间增长三维动态模拟及应用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3 卢迎春;论当代中国大众传媒的政治功能[D];苏州大学;2010年
4 冯世明;公元前3世纪—公元4世纪匈奴国家形态的演变[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李卫东;大学内部重点建设[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6 伍学进;城市社区公共空间宜居性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
7 戴均;当代中国转型社会的政治认同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杨洋;求同存异:在冲突中构建和谐师生关系[D];南开大学;2010年
9 李玉峰;新遗产城市[D];中央美术学院;2010年
10 何东;论自觉误读[D];中央美术学院;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卞晓伟;新时期我国农村纠纷的多元化解决机制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董芳芳;湖北省畜产品质量安全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陈鑫;清代以来恩施市城镇景观演变解析[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4 高博;当代中国政治冲突问题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彭双双;社会转型期我国利益矛盾的政治协调机制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6 李景旺;中美群体纠纷解决机制比较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刘兆丰;基于竞合战略的中国汽车行业供应链优化模式探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8 姜自安;马克思主义阶级冲突理论与实践[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9 王海鹏;基于利益相关者的财务利益冲突机理与协调机制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10 高晓停;土地利用规划的法制化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富海;从规划体系到规划制度——深圳城市规划历程剖析[J];城市规划;2000年01期
2 阳建强;中国城市更新的现况、特征及趋向[J];城市规划;2000年04期
3 武廷海;探寻城市地区规划的新范式——从“程序性规划”到“规划过程”[J];城市规划;2001年06期
4 张庭伟;构筑规划师的工作平台——规划理论研究的一个中心问题[J];城市规划;2002年10期
5 邹德慈;论城市规划的科学性[J];城市规划;2003年02期
6 石楠;城市规划科学性源于科学的规划实践[J];城市规划;2003年02期
7 杨保军;直面现实的变革之途——探讨近期建设规划的理论与实践意义[J];城市规划;2003年03期
8 韦亚平,赵民;关于城市规划的理想主义与理性主义理念——对“近期建设规划”讨论的思考[J];城市规划;2003年08期
9 吴良镛,武廷海;从战略规划到行动计划——中国城市规划体制初论[J];城市规划;2003年12期
10 赵燕菁;高速发展与空间演进——深圳城市结构的选择及其评价[J];城市规划;2004年06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温家宝;[N];人民日报;200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张春杰;;社会冲突理论和“稳定压倒一切”的比较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06年S4期
2 ;[J];;年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张伟;现代社会冲突理论[N];学习时报;2005年
2 于柯超 中央纪委预防腐败室;以马克思主义指导防止利益冲突制度建设[N];中国纪检监察报;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桑斗吉;马克思社会冲突理论及其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意义[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2 王欣;马克思社会冲突理论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58122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anzhujingjilunwen/15812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