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地区疗养院外部空间景观设计研究
本文选题:东北 切入点:疗养院 出处:《沈阳建筑大学》2015年硕士论文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精神层次的诉求日益增加,原来单纯追求疗养技术而忽视人文关怀的疗养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疗养员的需求。现代疗养制度的改革、疗养模式的转变,其目的都是为疗养员创造更优的疗养环境。所以,要想更好地为疗养员服务,除了加强疗养技术水平外,改善疗养院外部空间也是有效的途径之一。目前东北地区疗养院外部空间的景观建设整体落后于城市景观建设的发展,这表明疗养院忽视了对疗养景观的营造。为了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和有效地促进疗养员的康复,赋予一个什么样的东北疗养景观模式值得研究和探讨。本文则是在了解东北地区疗养院的景观建设情况下,综合考虑各类人群的使用需求,结合疗养理论以及东北的地域特色,对东北地区疗养院外部空间景观设计进行研究。首先,通过疗养院外部空间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界定的研究范围和我国疗养院的发展概况以及不足,引出本文中对东北地区疗养院景观研究的必要性。其次,基于外部空间理论、地域景观理论和疗养理论的相关内容,对东北地区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的疗养院进行实地调研与访问调查,以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对东北地区疗养院进行分类,归纳出其空间类型、建筑布局,并对每个类型的疗养院景观现状进行总结。根据以上的调研对四个类型的疗养院景观进行对比分析,对问卷调查进行归纳总结,同时对四个类型疗养院的景观方面提出存在的共性问题和个性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优化策略,如空间流线布局、生态环境、空间特性三方面的宏观策略和植物、园路、小品以及无障碍设计四方面的微观策略,并为其能够更好的发展和更符合疗养员的需求提出了特色营造的途径,打造成为具有东北“疗”、“养”文化特色的保健康复空间,为以后东北地区疗养院景观的设计提供依据。最后以沈阳军区空军疗养院为设计实例,运用优化策略进行改造设计,在实践项目中总结摸索经验,同时验证所研究的设计理论和方法的可操作性和适用性。在以上内容的基础上总结,提出研究的创新点和不足以及对未来的展望。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and the improvement of people's material living standard, people's demands for spiritual level are increasing day by day. The original way of convalescence, which simply pursues recuperation technology and neglects humanistic care, can no longer meet the needs of sanatorium personnel. The reform of modern convalescent system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convalescent mode are all aimed at creating a better recuperation environment for sanitarists. In order to better serve sanatorium, in addition to strengthening the level of recuperation technology, improving the external space of sanatorium is also one of the effective ways. At present, the landscape construction of the outer space of sanatorium in Northeast China lags behind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 landscape construction as a whole. This shows that the sanatorium neglects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anatorium landscape. For its ow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effective promotion of the rehabilitation of the sanatorium, It is worth studying and discussing what kind of northeast recuperation landscape pattern to give. This article is based on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landscape construction of the sanatorium in Northeast China, considering the needs of all kinds of people, combining with the theory of convalescence and the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Northeast China. This paper studies the landscape design of the outside space of sanatorium in Northeast China. Firstly, through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research at home and abroad, the definition of the scope of research and the development of sanatorium in China. Secondly, based on the external space theory, regional landscape theory and recuperation theory related content, the Northeast Heilongjiang, Jilin, Jilin, The sanatoriums in three provinces of Liaoning are investigated and visited on the spot. The sanatorium in Northeast China is classified by the advantages of location and resources, and its spatial types and architectural layout are summed up. According to the above investigation, the four types of sanatorium landscape were compared and analyzed, and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 was summarized. At the same time, the common problems and individual problems in the landscape of the four types of sanatorium are put forward, and the corresponding optimization strategies are put forward, such as the spatial streamline layout,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the spatial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plants. The microcosmic strategy of garden road, sketch and barrier-free design, and put forward a special way for it to better develop and meet the needs of sanatoriums, so as to make it into a health care and rehabilitation space with the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rapy" and "nourishment" in Northeast China. Finally, take Shenyang military area Air Force sanatorium as an example, use the optimization strategy to carry on the transformation design, summarize and explore the experience in the practice project, and provide the basis for the future design of the sanatorium landscape in the northeast area. At the same time, the feasibility and applicability of the design theory and method are verified. Based on the above contents, the innovations and shortcomings of the research are put forward, as well as the prospect for the future.
【学位授予单位】:沈阳建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U984.14;R197.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洁,龚华;美、日、德景观设计比较[J];时代建筑;2002年01期
2 ;景观设计[J];工程质量;2003年12期
3 周向频;当代欧洲景观设计的特征与发展趋势[J];国外城市规划;2003年02期
4 ;北京大学第二届“景观设计专业与教育”国际研讨会召开[J];建筑创作;2004年06期
5 冷御寒;景观设计的艺术和技术[J];工业建筑;2004年12期
6 罗华;;荷兰景观设计解析[J];园林;2004年06期
7 李方方;景观设计中的空间认识[J];装饰;2005年08期
8 许克福;景观设计误区初探[J];技术与市场.园林工程;2005年11期
9 倪立;;如何控制好住宅小区的景观设计[J];城市开发;2005年12期
10 ;用自己的方式做中国景观设计[J];城市道桥与防洪;2005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郭玲;余俊;;基于场所和事件的景观设计初探[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王正国;;城市特色与景观设计[A];湖北省土木建筑学会学术论文集(2000-2001年卷)[C];2002年
3 邓卓智;;转河景观设计的原则和方法[A];2003年全国城市水利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4 俞孔坚;李迪华;;《景观设计:专业 学科与教育》导读[A];风景园林学科的历史与发展论文集[C];2006年
5 王秉洛;;对“《景观设计:专业 学科与教育》导读”一文的审稿意见[A];风景园林学科的历史与发展论文集[C];2006年
6 褚海峰;;浅析景观设计的标准[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7年
7 项彤;;景观设计中的自然辨证法[A];推动科技创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2012年安徽省科协年会宣城分会论文集[C];2012年
8 苗飞;;室内景观设计及创新内涵分析[A];2014年9月建筑科技与管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4年
9 刘草;;河北省唐山市海港医院景观设计[A];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1年
10 易晓;郝健;;宜居城市的交通景观设计与评价[A];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2006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李佳;顺应自然的景观设计[N];中华建筑报;2007年
2 铁铮;“土人”十年闯出中国景观设计新路[N];科技日报;2008年
3 ;澳景观设计国家奖名单出炉[N];中国花卉报;2008年
4 孝义市财政局投资评审中心 陈映珍;住宅景观设计发展之前景分析[N];山西科技报;2011年
5 本报记者 陈韦;轰伟:景观设计要对土地负责[N];中华建筑报;2011年
6 邱桂奇;景观设计:地产行业转型助推器[N];中国房地产报;2011年
7 王曦;景观设计不能缺少思考[N];中国建设报;2013年
8 本报记者 时宜;景观设计颠覆是为了更好的回归[N];中国建设报;2013年
9 本报记者 曾佑蕊;法国景观设计的生态之道[N];中华建筑报;2013年
10 本报记者 郭泽莉;景观设计重在解决空间问题[N];中国花卉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李同予;景观设计文化内涵建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2 陈圣浩;景观设计语言符号理论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3 匡纬;基于非线性思维观的景观设计策略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4 杨震宇;工业遗址改造中的景观设计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5年
5 杨鑫;地域性景观设计理论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9年
6 曹磊;当代大众文化影响下的艺术观念与景观设计[D];天津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海亮;论景观设计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南京艺术学院;2008年
2 吴琼;景观设计系统论[D];沈阳航空工业学院;2007年
3 施俊天;高师本科景观设计专业方向课程体系的设置与整合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0年
4 吴丽;形态构成在广场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年
5 刘菲;邯郸市旧社区景观设计改造研究[D];河北大学;2015年
6 范萌嘉;城市公共绿地草坪景观设计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15年
7 钟奎;广东生态农业景观设计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8 亓小斐;济南泉水聚落空间环境与景观设计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15年
9 罗丹;黑龙江省三江平原小城镇景观设计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5年
10 张涵;云南文苑婚庆广场主题景观设计[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68464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anzhujingjilunwen/16846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