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建筑经济论文 >

博物馆建筑光环境设计初探

发布时间:2018-04-19 21:11

  本文选题:博物馆 + 建筑光环境 ; 参考:《东南大学》2015年硕士论文


【摘要】:光是界定和表现空间的要素之一,与空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良好的建筑光环境直接决定着建筑空间品质的优劣。而博物馆作为一个保存、收藏、展示、研究藏品的公共文化教育机构,对采光与照明有着特殊的要求。近年来,随着博物馆建筑在社会中地位的提升,人们对其空间品质的要求也大大提高,光逐渐成为博物馆建筑环境营造的重要因子,它不仅具有照明环境、界定空间的作用,还能表现出一定的空间格调和文化内涵,光环境的营造应与博物馆的功能达到相得益彰的作用,怎样在不伤害文物的情况下,利用光去创造更为舒适宜人、利于展陈的空间环境是其设计的关键。本文以博物馆建筑空间设计与光环境设计问题的结合作为研究问题的视角,以博物馆光环境设计理论和标准作为研究基础,参阅此方面的理论著作和优秀案例,分别从自然光环境和人工光环境的营造两方面进行研究、探索和总结,并结合正在进行的武义博物馆项目工程设计,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采用ECOTECT光环境分析软件对其进行定量分析,试图做到在满足功能需求的同时,进一步提升空间品质,创造一个利于展示、视觉愉悦、光与空间紧密结合的博物馆光环境。
[Abstract]:Light is one of the elements to define and express space, which is closely related to space. Good building light environment directly determines the quality of architectural space. As a public cultural and educational institution for preservation, collection, display and research, museums have special requirements for lighting and lighting.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advancement of museum architecture in the society, the demand for its space quality has been greatly raised. Light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factor of building environment, which not only has the function of lighting environment, but also defines the space. It can also show a certain spatial style and cultural connotation. The building of the light environment should complement the function of the museum. How to use the light to create a more comfortable and pleasant person without harming the cultural relics? The space environment is the key of its design. This paper takes the combination of the space design of the museum building and the light environment design as the research angle, and takes the theory and standard of the museum light environment design as the research foundation, and refers to the theoretical works and excellent cases in this field. Separately from the natural light environment and the artificial light environment construction two aspects carries on the research, the exploration and the summary, and unifies carries on the Wuyi museum project engineering design, On the basis of theoretical research, quantitative analysis is carried out by using ECOTECT light environment analysis software, in order to further improve the quality of space and create a visual pleasure while satisfying the functional requirements. A museum environment in which light and space are closely integrated.
【学位授予单位】:东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U242.5;TU11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双;个性化光环境探讨[J];灯与照明;2002年Z1期

2 王钢;人与环境——浅谈光环境对人的心理影响[J];甘肃科技纵横;2004年05期

3 黄常华;;建筑光环境艺术[J];福建建筑;2007年10期

4 赵睿;;建筑光环境设计中的心理学因素[J];工业建筑;2007年S1期

5 陈亢利;倪芳;;江阴市区住宅小区光环境调查与评价[J];中国环境监测;2008年04期

6 陈基浩;;论酒店大堂光环境的设计[J];中华建设;2008年08期

7 陈亢利;薛慧;;无锡中心城区光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J];环境保护科学;2010年03期

8 延海霞;;认识与营造商场光环境[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年27期

9 谭洪;;浅谈室内的光环境[J];才智;2011年25期

10 梁振锋;;景观的光环境与文化表现[J];大众文艺;2011年1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赵建平;王书晓;;办公室光环境评价体系研究[A];海峡两岸第十四届照明科技与营销研讨会专题报告暨论文集[C];2007年

2 郝洛西;林怡;;建筑与城市光环境教学的发展与创新思路[A];城市化进程中的建筑与城市物理环境:第十届全国建筑物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3 夏如;杨世光;;核电站光环境优化[A];走近CIE 26th——中国照明学会(2005)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4 叶炜;许煜;王智;;建筑光环境的无线监测网络[A];城市化进程中的建筑与城市物理环境:第十届全国建筑物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5 赵蓓;余庄;;建筑光环境的计算机模拟设计——阅览室光环境的计算机模拟与实测分析[A];中国建筑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6 杨春宇;张青文;陈仲林;;城市夜间光环境规划的定量内容研究[A];绿色建筑与建筑物理——第九届全国建筑物理学术会议论文集(一)[C];2004年

7 梁连喜;杨世光;;现代电厂控制室光环境优化[A];上海市照明学会成立30周年庆典暨四直辖市照明科技论坛、长三角照明科技论坛、上海市照明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彭军;邬旭;;浅析现代商场光环境的塑造——对天津韩国乐天百货商厦照明设计的分析[A];理性照明 让生活更美好——2011四直辖市照明科技论坛(天津)论文集[C];2011年

9 张周;王江萍;;基于老年人的居住光环境设计研究[A];规划创新: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0年

10 刘蓓;邵力刚;;创造舒适宜人的晚间住区室外光环境[A];走近CIE 26th——中国照明学会(2005)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9条

1 王文;光环境在室内设计中的作用刍议[N];中华建筑报;2007年

2 云南艺术学院文华学院艺术设计系 郭清颖;户型设计的光塑造[N];云南经济日报;2012年

3 小草;营造“绿色光环境”[N];吉林日报;2005年

4 廖博;“极成”LED营造舒适光环境[N];中国服饰报;2013年

5 佟凤;天楹光环境设计扮靓商业空间[N];中华建筑报;2013年

6 长治市新厦工程设计监理咨询有限公司 李志中;浅谈建筑设计中的光环境设计[N];山西科技报;2003年

7 驻太仓首席记者 徐允上 记者 高振华;首家省级LED光环境检测中心落户太仓[N];苏州日报;2012年

8 谢克伟;采光不科学埋下学生近视祸根 教室光环境要采取干预措施[N];消费日报;2006年

9 本报记者 任欢欢;汇聚照明新科技 共享美好光环境[N];中国建设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罗涛;办公建筑照明能耗模拟方法的研究[D];清华大学;2014年

2 张滨;北京地区城市住宅天然光环境优化设计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3 刘滢;基于价值工程理论的体育馆天然光环境设计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4 邹源;光环境测试系统精确性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5 刘炜;住宅人工照明光环境智能控制研究[D];重庆大学;2003年

6 殷利华;基于光环境的城市高架桥下桥阴绿地景观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7 党睿;基于遥控车载平台的城市居住区照明检测技术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8 刘煦;林下参种植光环境的动态预测与评价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书晓;办公室光环境评价体系研究[D];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2007年

2 胡熠;基于传播学理论的建筑光环境设计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08年

3 袁世君;四合院的绿色光环境设计[D];山东建筑大学;2015年

4 皇甫卓敏;低碳目标下优化教室光环境的初步研究[D];复旦大学;2013年

5 刘翔;基于光温耦合的设施光环境检测与智能调控系统设计[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6 和瑞;建筑光环境的智能照明控制模型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年

7 曹庆艳;南京市中小学教室光环境现状调查研究[D];南京大学;2012年

8 姜佳丽;基于中日韩联合调查的住宅光环境品质评价研究[D];大连工业大学;2015年

9 高仁才;田间配置对玉豆系统光环境、光能利用和产量的影响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5年

10 陈慧欢;大豆对两侧不同光环境的形态及生理响应[D];四川农业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77473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anzhujingjilunwen/177473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761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