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输煤通廊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策略分析
本文选题:通廊 + 承载力 ; 参考:《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年06期
【摘要】:目的为了解决通廊稳定性不足等问题,找出巩固通廊的优化方案.方法对运输通廊结构进行现场检测,采用增大截面法制定三种加固方案,运用PKPM对通廊进行模拟计算,对比加固方案后通廊的内力、应力比和长细比的变化.结果通廊杆件锈蚀严重,承载力不足,部分杆件已变形.对比加固后的通廊进行分析:方案一对上下弦杆加固,加固后上弦杆内力减小31%,下弦杆内力减少25%;方案二对顶面桁架和底面桁架加固,加固后顶面桁架应力比减小23%,底面桁架应力比减少17%;方案三对上弦杆、顶面桁架和底面桁架进行加固,加固后上弦杆内力减小21.7%,顶面桁架应力比减小18.1%,底面桁架应力比减小13.9%.结论三个方案都能使结构更稳定,经对比分析可知,采用方案三可以使结构最平稳,承载力最高,故选方案三加固.
[Abstract]:Aim in order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insufficient stability of the corridor, the optimal scheme of consolidating the corridor is found. Methods the structure of transportation corridor was tested on the spot, three reinforcement schemes were established by the method of increasing section, and the simulation calculation of the corridor was carried out by PKPM. The changes of internal force, stress ratio and aspect ratio of the corridor after reinforcement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corrosion and bearing capacity of the members of the corridor are serious, and some of the members have been deformed. Comparison of the strengthened corridor analysis: a pair of upper and lower chords are strengthened, the internal force of the upper chord is reduced by 3.1, the internal force of the lower chord is reduced by 25 percent, the second pair of roof truss and bottom truss are strengthened, After strengthening, the stress ratio of top truss and bottom truss is reduced by 23 and 17 respectively, and the upper chord, top truss and bottom truss are strengthened by three schemes. After strengthening, the internal force of upper chord is reduced by 21.7, the stress ratio of top truss is decreased by 18.1and the stress ratio of bottom truss is decreased by 13.9. Conclusion all the three schemes can make the structure more stable. The comparison and analysis show that the third scheme can make the structure most stable and the bearing capacity is the highest.
【作者单位】: 内蒙古科技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068021) 内蒙古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3MS0715)
【分类号】:TU317;TU746.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凯;李启发;余洛凝;张泓源;;钢筋混凝土偏心受压柱承载力酸雨侵蚀的损伤退化[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年04期
2 王国业;程镇;佟舟;王凤池;谢顺;;酸雨对建筑砂浆性能的影响[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年04期
3 赵晨光;;浅谈现代建筑结构检测与加固施工技术[J];江西建材;2016年02期
4 任育林;程亮;;混凝土结构检测与加固技术简析[J];陕西建筑;2014年03期
5 方小丹;魏琏;;关于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若干问题的讨论[J];建筑结构学报;2011年12期
6 张鑫;李安起;赵考重;;建筑结构鉴定与加固改造技术的进展[J];工程力学;2011年01期
7 周红波;高文杰;黄誉;;大型钢结构风险评估与控制研究及软件开发[J];土木工程学报;2010年10期
8 万玉山;王皖蒙;;中国酸雨污染现状·成因分析及防治措施(英文)[J];Meteor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Research;2010年10期
9 杨祚国;张俊;;浅谈建筑结构设计与PKPM软件的运用[J];工程与建设;2009年04期
10 尧国皇;黄用军;宋宝东;谭伟;;采用塑性损伤模型分析钢-混凝土组合构件的静力性能[J];建筑钢结构进展;2009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宋晓霞;陈超;;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6年36期
2 杨明飞;姜黎;徐颖;宗翔;涂刚要;;钢筋混凝土框架办公楼安全性诊断与分析[J];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2016年34期
3 孔令军;;位移控制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探讨[J];住宅与房地产;2016年33期
4 邵志伟;;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对策及改进建议[J];住宅与房地产;2016年33期
5 闻洋;韩洪鹏;;某输煤通廊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策略分析[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年06期
6 马召;;工民建结构抗震设计要点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6年30期
7 宫昆鹏;钟铖;;建筑结构中的人防设计与抗震设计分析[J];绿色环保建材;2016年10期
8 李祥娟;;探究土木工程结构设计中的抗震[J];民营科技;2016年10期
9 杨健彬;郑愚;将良圣;罗石捷;;混凝土表层嵌贴FRP筋粘结性能试验研究[J];东莞理工学院学报;2016年05期
10 孔凡军;赵娜;;某民房建筑的可靠性鉴定分析[J];四川建材;2016年06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军;;酸雨侵蚀对水泥砂浆力学性能的影响[J];混凝土;2015年09期
2 盖玉刚;;浅述建筑结构检测与加固施工技术[J];门窗;2015年07期
3 王凯;张泓源;徐文媛;余洛凝;;混凝土酸雨侵蚀研究进展[J];硅酸盐通报;2014年09期
4 王凯;马保国;张泓源;;矿物掺合料对混凝土抗酸雨侵蚀特性的影响[J];建筑材料学报;2013年03期
5 龚南屏;;浅谈现代建筑结构检测与加固施工技术[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3年04期
6 陈梦成;王凯;谢力;;酸雨侵蚀下水泥基材料的腐蚀损伤与评价——酸雨介质成分的影响[J];建筑科学;2012年03期
7 张英姿;赵颖华;范颖芳;;受酸雨侵蚀混凝土弹性模量研究[J];工程力学;2011年02期
8 万玉山;王皖蒙;;中国酸雨污染现状·成因分析及防治措施(英文)[J];Meteor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Research;2010年10期
9 曲延亮;;当前建筑结构检测与加固施工技术的探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年19期
10 张英姿;范颖芳;刘江林;曹小祥;;模拟酸雨环境下C40混凝土抗压性能试验研究[J];建筑材料学报;2010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奉阁;张金玲;;某通廊结构的检测鉴定[J];工业建筑;2008年S1期
2 周泽忠;;武钢某通廊基础下沉事故及处理[J];建筑技术;1985年Z1期
3 陈家厚;;皮带通廊纵向抗震验算的探讨[J];工程抗震;1990年04期
4 陈为民;赵雅蓉;;包钢烧结母线通廊改造土建设计[J];包钢科技;2010年05期
5 安家强;;“技术通廊”配电技术初探[J];电气工程应用;1996年03期
6 贺友双;;皮带通廊地震力计算[J];地震工程动态;1982年01期
7 李晓瑞;;增加支点加固地下通廊的实践[J];工业安全与防尘;1992年02期
8 张英武;杨莹;;液压提升法在高炉皮带通廊改造中的应用[J];柳钢科技;2010年03期
9 胡润芥;;钢桁架皮带通廊设计因素分析[J];现代矿业;2012年06期
10 张前进;;钢结构桁架通廊的设计[J];山东冶金;2008年S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欣;王燕;;钢结构工业通廊设计[A];钢结构工程研究(七)——中国钢结构协会结构稳定与疲劳分会2008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2 马建军;柳长江;刘海生;任锡跃;;某烧结厂1#运输线通廊可靠性分析[A];第十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卷[C];2001年
3 王林科;陈建;李小利;;通廊转运站异常振动实例分析[A];第三届全国建筑结构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4 吴静;;Xsteel技术在通廊支架施工中的运用[A];'2009全国钢结构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5 罗福盛;付征耀;;胶带机通廊系统钢结构设计[A];中国钢结构协会四届四次理事会暨2006年全国钢结构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6 蒋凤鸣;王秀华;李梅;;钢结构通廊设计[A];首届山东材料大会论文集(土木建筑篇 上)[C];2007年
7 孟凡利;李晓玲;朱燕;;中间库库存算法的探讨[A];冶金轧制过程自动化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8 游志文;;国内某钢厂转炉高层框架通廊生产状态下改造技术[A];2014年全国建筑物鉴定与病害处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4年
9 阎海潮;钟丽丽;;武钢矿石场皮带通廊系统节能降耗的建议[A];1997中国钢铁年会论文集(上)[C];1997年
10 肖龙;周绪红;刘永健;;钢结构空中通廊设计[A];钢结构工程研究(三)——中国钢结构协会结构稳定与疲劳分会2000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深圳商报记者 董超文 通讯员 郑广翔 王海江 实习生 刘娜;深圳将建11个数千米步行通廊[N];深圳商报;2006年
2 王海达;南岸区建设森林南岸宜居南岸[N];重庆日报;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吉立洁;某钢结构通廊温度效应和抗震性能分析[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年
2 曹玮;钢结构通廊的设计与应用[D];山东大学;2015年
3 樊娜;钢结构通廊振动分析及减振设计[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4 郑阳;城市视线通廊控制方法研究[D];长安大学;2013年
5 付裕;钢结构桁架式通廊设计优化与工程应用[D];山东大学;2012年
6 陈建;通廊转运站振动分析及减振设计[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80128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anzhujingjilunwen/18012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