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梯对框架结构抗震性能影响的研究进展
本文选题: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 楼梯 ; 参考:《建筑结构》2016年S2期
【摘要】:汶川地震中,楼梯震害严重,楼梯的抗震设计及楼梯对整体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受到更多关注。本文简要介绍了楼梯的震害特征、带楼梯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滑支楼梯构造和带滑支楼梯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的部分研究成果,总结了不同楼梯构造措施对楼梯和主体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对滑支楼梯的研究工作进行了进一步探讨。
[Abstract]:In Wenchuan earthquake, stairs are seriously damaged, and more attention is paid to the seismic design of stair and the influence of stair on the seismic performance of the whole structure. This paper briefly introduces the seismic damag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taircase, the seismic behavior of the frame structure with the staircase, the structure of the sliding support staircase and the seismic performance of the frame structure of the staircase with sliding support. The influence of different stair construction measures on seismic performance of staircase and main structure is summarized. The research work of sliding stair is further discussed.
【作者单位】: 山东科技大学山东省土木工程防灾减灾重点试验室;
【基金】:青岛市建设事业科技发展项目(JK2014-10)
【分类号】:TU375.4;TU352.1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董作超;王洪岭;;限制屈曲支撑布置形式对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J];山西建筑;2010年04期
2 李飞燕;;无粘结与有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抗震性能对比[J];福建建筑;2008年11期
3 刘立军;贾明明;;能力谱法在建筑结构抗震性能评定中的应用[J];建筑结构;2011年S1期
4 吴世英;;结构抗震性能试验中的几个问题[J];工程抗震;1985年03期
5 李旭;Carlos Estuardo Ventura;何敏娟;;近断层地震动对高层建筑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1期
6 金铁红;;关于有效提高建筑结构抗震性能措施的分析探讨[J];门窗;2012年11期
7 龚思礼;;几类结构抗震性能的研究与改进——第七届世界地震工程会议报告简介[J];地震工程动态;1981年02期
8 于洋;;配筋混凝土砌块结构抗震性能研究[J];国际地震动态;2011年02期
9 李新;;安徽地区农居房屋悬挑结构抗震性能研究[J];工程与建设;2011年03期
10 王中心;;转换层位置改变对缀板式转换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分析[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1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立军;贾明明;;能力谱法在建筑结构抗震性能评定中的应用[A];第三届全国建筑结构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2 刘沛;董佩伟;赵昕;;施工过程对结构抗震性能影响分析[A];第四届全国建筑结构技术交流会论文集(下)[C];2013年
3 黄慎江;王凤云;;基于可靠度的结构抗震性能优化设计与应用[A];第四届全国建筑结构技术交流会论文集(下)[C];2013年
4 张琳;李晶;张德龙;程华群;;带转换层超高层住宅结构抗震性能设计[A];建筑结构高峰论坛——复杂建筑结构弹塑性分析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5 唐岱新;朱本全;王凤来;安成虎;张前国;李庆刚;薛宏伟;;底层大开间框剪组合墙结构抗震性能研究[A];现代砌体结构——2000年全国砌体结构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0年
6 伍云天;代崇民;;超高层钢筋混凝土建筑结构抗震性能化评价体系与方法[A];建筑结构高峰论坛——复杂建筑结构弹塑性分析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7 汪训流;陆新征;叶列平;;预应力筋粘结形式对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分析[A];第九届后张预应力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8 何和萍;;拱式转换层刚度比对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分析[A];第18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C];2009年
9 顾云磊;钱江;;复杂连体高层建筑结构抗震性能计算分析[A];第八届全国地震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Ⅰ)[C];2010年
10 闵珍;孙伟民;郭樟根;綦佳杰;;钢筋混凝土-砌体混合结构抗震性能的试验研究[A];第三届全国防震减灾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王徽;体型收进对高层建筑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及控制方法研究[D];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2015年
2 刘璐;自复位防屈曲支撑结构抗震性能及设计方法[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3 刘劲松;带高位大跨转换层建筑结构抗震性能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4 李检保;SRC框架—核心筒高层混合结构抗震性能试验及非线性分析[D];同济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猛;基于改进pushover方法的BRB框架结构抗震性能及损伤分析[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2 郭冬梅;不同冗余度下RC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研究[D];内蒙古工业大学;2015年
3 金越;竖向布置对RC框架结构抗震性能影响的研究[D];内蒙古工业大学;2015年
4 刘晓真;不规则大底盘双塔结构地震反应分析[D];安徽建筑大学;2015年
5 赵彦波;双肢摇摆墙结构抗震性能研究[D];河北工程大学;2015年
6 滕超;基于土与结构相互作用—不同地基条件对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5年
7 靳雨欣;某超限高层结构抗震性能设计分析研究[D];西华大学;2015年
8 罗中皓;隔层楼盖不确定性高层结构抗震性能研究[D];广州大学;2015年
9 谭心怡;采用Y形梁的超高层框架—核心筒结构非线性地震反应分析[D];重庆大学;2015年
10 叶浩;超大型自然通风冷却塔非线性抗震分析[D];浙江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81741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anzhujingjilunwen/18174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