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补偿温度软化效应的新型粘弹性阻尼器
本文选题:粘弹性阻尼器 + 温度软化效应 ; 参考:《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16年07期
【摘要】:将粘弹性材料与磁流变液智能材料相结合,研发了新型粘弹性阻尼器。该阻尼器可利用磁流变液的流变效应来补偿粘弹性材料的温度软化效应,使得阻尼器在任意环境温度下都能够保持最佳温度的耗能特性。介绍了新型粘弹性阻尼器的工作原理,完成了自制阻尼器的性能试验,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新型粘弹性阻尼器的力学模型并依据试验数据对模型进行了参数识别。试验与理论分析的结果表明,运用流变效应来补偿温度软化效应是完全可行的,提出的力学模型可以很好描述新型粘弹性阻尼器的动力特性,可以为后面的补偿控制提供理论依据。
[Abstract]:A new viscoelastic damper was developed by combining viscoelastic material with magnetorheological fluid smart material. The damper can compensate the temperature softening effect of viscoelastic material by using the rheological effect of magnetorheological fluid, so that the damper can maintain the energy dissipation characteristic of optimum temperature at any ambient temperature.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working principle of the new viscoelastic damper, and completes the performance test of the self-made damper. On this basis, the mechanical model of the new viscoelastic damper is proposed and the parameters of the model are identified according to the experimental data. The experimental and theoretical results show that it is feasible to use rheological effect to compensate the temperature softening effect, and the proposed mechanical model can well describe the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new viscoelastic damper. It can provide the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compensation control.
【作者单位】: 武汉理工大学道路桥梁与结构工程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178368,51278393,51478372)
【分类号】:TU352.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保东,朱f^;一种适用于较宽环境温度的粘弹性阻尼器[J];北方交通大学学报;2001年01期
2 徐赵东,周洲,赵鸿铁,沈亚鹏;粘弹性阻尼器的计算模型[J];工程力学;2001年06期
3 隋杰英;程文p<;常业军;唐春瑞;;粘弹性阻尼器耐久性试验研究[J];工业建筑;2006年02期
4 于国荣;;粘弹性阻尼器的计算模型模拟分析[J];山西建筑;2008年13期
5 江梦策;孙磊;杨进京;李栋;;粘弹性阻尼器的计算模型模拟分析[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年20期
6 孙玉萍;王敏;王云;;钢框架中粘弹性阻尼器的空间布置优化分析[J];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2008年05期
7 盖波;李刚;;粘弹性阻尼器的计算模型分析研究[J];山西建筑;2008年27期
8 李飞舟;秦少军;;钢框架中粘弹性阻尼器的参数优化[J];低温建筑技术;2009年06期
9 徐科星;覃海鹰;郑俊伟;;某粘弹性阻尼器设计改进研究[J];直升机技术;2010年03期
10 符蓉;;结构设置粘弹性阻尼器后的简谐受迫振动[J];山西建筑;2013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周云;吴从晓;邓雪松;;铅粘弹性阻尼器的开发、研究与应用[A];第18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册[C];2009年
2 张琴;楼文娟;陈勇;;粘弹性阻尼器参数设计及位置优化实用方法[A];计算机技术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第十一届全国工程建设计算机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3 叶昆;李黎;唐家祥;;基于Fractional-derivative模型的粘弹性阻尼器对结构动力响应控制的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C];2003年
4 贝伟明;;高层建筑利用粘弹性阻尼器减震的优化设计[A];第十三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册)[C];2004年
5 丁戈;郝际平;吴元莅;穆德君;;粘弹性阻尼器对高层钢结构地震响应控制分析[A];第三届全国建筑结构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6 刘军生;杨佳玲;陈建慧;;粘弹性阻尼器在工程应用中的震动控制理论及分析[A];第三届全国建筑结构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7 暏东东;朱宏平;张俊兵;;利用粘弹性阻尼器控制两相邻结构的地震动响应[A];第六届全国土木工程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8年
8 刘保东;朱f^;;附加粘弹性阻尼器结构模态阻尼比的计算[A];第九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卷[C];2000年
9 李剑清;梁波;;粘弹性阻尼器对铁塔风振响应的影响[A];第十一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卷[C];2002年
10 方鄂华;高赞明;谭晓明;;安装有粘弹性阻尼器的框架的试验和数值分析[A];第五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二卷)[C];199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苏毅;大悬挑钢网架采用筒式粘弹性阻尼器的风振控制研究[D];东南大学;2006年
2 黄潇;地震作用下相邻结构的碰撞反应及控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3 陈敏;速度相关型被动消能体系设计方法与优化控制[D];湖南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琴;粘弹性阻尼器控制结构地震响应的设计方法[D];浙江大学;2003年
2 赵刚;壁式粘弹性阻尼器性能试验研究[D];清华大学;2013年
3 郭昌奇;带粘弹性阻尼器超高层转换结构抗震性能研究[D];安徽建筑大学;2015年
4 李浩;粘弹性复合防屈曲支撑抗震抗风性能研究与设计方法[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5 廖亚新;不同基体材料粘弹性阻尼器的试验研究[D];东南大学;2015年
6 周世东;海洋平台利用铅粘弹性阻尼器的减振研究[D];燕山大学;2016年
7 王磊石;一般线性粘弹性耗能结构随机风振极值响应的解析解法[D];广西大学;2016年
8 魏春彤;附加粘弹性阻尼器的钢框架结构减震性能研究[D];江苏科技大学;2016年
9 涂林;L型结构中粘弹性阻尼器快速布置计算方法与程序实现[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6年
10 刘军生;粘弹性阻尼器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中的应用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85904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anzhujingjilunwen/18590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