坝体混凝土材料性能演化与孔结构的关系研究
本文选题:混凝土坝 + 压汞试验 ; 参考:《水利水电技术》2016年11期
【摘要】:为了研究坝体混凝土的性能演化规律,通过现场取样和压汞试验,分析了混凝土芯样不同部位的孔结构特征,并将长龄期混凝土抗压强度的理论结果和试验数据做了对比。研究表明,坝体混凝土的性能演化与其孔结构有着一定的相关性,采用混凝土的孔结构表征坝体材料性能是可行的。研究成果为揭示复杂环境下混凝土坝材料性能演化机理提供了依据。
[Abstract]:In order to study the evolution law of concrete performance in dam body, the pore structure characteristics of different parts of concrete core sample are analyzed by field sampling and mercury injection test, and the theoretical results of compressive strength of long-aged concrete are compared with the experimental data.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evolution of concrete performance is related to its pore structure, and it is feasible to use the pore structure of concrete to characterize the material performance of dam body. The research results provide a basis for revealing the evolution mechanism of concrete dam material performance in complex environment.
【作者单位】: 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河海大学;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109142,51309162)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2016YFC0401610)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Y413002) 江苏省交通厅科技项目(2015T47-1)
【分类号】:TU52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陈改新;;大坝混凝土耐久性的过程控制[J];混凝土世界;2012年12期
2 刘军;邢锋;董必钦;马红岩;;混凝土的微观孔结构及对渗透性能的影响[J];混凝土;2009年02期
3 张士萍;邓敏;吴建华;唐明述;;孔结构对混凝土抗冻性的影响[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8年06期
4 金南国;金贤玉;田野;;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研究混凝土孔结构与强度关系[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08年S2期
5 朱伯芳;张国新;郑璀莹;贾金生;;混凝土坝运行期安全评估与全坝全过程有限元仿真分析[J];大坝与安全;2007年06期
6 袁群;李宗坤;李杉;;现场运行近50年水工混凝土性能的试验研究[J];混凝土;2007年01期
7 陈立军,王永平,尹新生,张丹;混凝土孔径尺寸对其抗渗性的影响[J];硅酸盐学报;2005年04期
8 蒋林华,关宇刚,朱卫华;水泥基复合材料的孔结构与强度相关性研究[J];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6期
9 李金玉,曹建国,徐文雨,林莉,关遇时;混凝土冻融破坏机理的研究[J];水利学报;1999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焦兰超;徐善华;王方波;;冻融损伤钢筋混凝土梁受弯仿真分析[J];低温建筑技术;2016年12期
2 王振军;吴佳育;白敏;赵鹏;;掺温敏凝胶水泥砂浆的抗冻融性能[J];硅酸盐通报;2016年11期
3 包文忠;殷会玲;罗忠涛;赵军;张黎;;早期受冻环境下含矿粉水泥砂浆抗冻性能研究[J];混凝土;2016年10期
4 杨晨晨;白英;田晓宇;张金龙;;掺纤维橡胶混凝土抗冻性能研究[J];硅酸盐通报;2016年10期
5 赵海军;朱亚冲;叶金库;李艺;;混凝土抗冻性与气泡特征参数研究[J];低温建筑技术;2016年09期
6 王海军;高勇;魏华;黄柏洪;谷长叶;;拉应力状态下水工混凝土的抗冻性试验研究[J];混凝土;2016年09期
7 杨冬鹏;;压应力和聚丙烯纤维对混凝土抗冻性能的影响[J];建筑施工;2016年09期
8 邵莲芬;张文忠;;陶瓷再生粗骨料混凝土力学性能与耐久性研究[J];新型建筑材料;2016年09期
9 郑元勋;杨培冰;康海贵;;冻融环境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研究综述[J];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2016年05期
10 张少华;王起才;张戎令;段运;祁璐帆;;不同养护温度下混凝土的强度及抗氯离子渗透性试验研究[J];硅酸盐通报;2016年08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孔祥芝;纪国晋;刘艳霞;刘晨霞;;水工混凝土渗透溶蚀试验研究[J];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2012年01期
2 陈改新;;混凝土耐久性的研究、应用和发展趋势[J];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2009年02期
3 陈立军;;混凝土孔径尺寸对其使用寿命的影响[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7年06期
4 朱伯芳;;混凝土坝安全评估的有限元全程仿真与强度递减法[J];水利水电技术;2007年01期
5 朱伯芳;;建设高质量永不裂缝拱坝的可行性及实现策略[J];水利学报;2006年10期
6 朱伯芳;;混凝土坝计算技术与安全评估展望[J];水利水电技术;2006年10期
7 袁群;杜卫兵;李宗坤;李杉;;圆柱体横向劈拉测定混凝土抗拉强度方法的研究[J];工业建筑;2006年06期
8 田耀刚;胡曙光;王发州;吴静;丁庆军;;高强轻集料混凝土的抗冻性能研究[J];混凝土与水泥制品;2006年02期
9 李俊毅,李晓明,许彩虹;新拌混凝土气泡参数分析法评估混凝土抗冻性[J];水运工程;2005年11期
10 苏晓宁,王tD;混凝土抗冻性试验[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05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龚逸明,李长江;烧结(垃圾)普通砖的孔结构及其作用[J];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学报;1988年S1期
2 汪世刚;;浅谈混凝土孔结构[J];商品混凝土;2013年08期
3 鲍俊玲;李悦;谢冰;周孝军;王敏;;水泥混凝土孔结构研究进展[J];商品混凝土;2009年10期
4 李金旺;邹勇;程林;;多孔结构毛细抽吸性能及渗透率测量实验研究[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2年11期
5 尤飞;姚远;胡庆夕;;仿生骨支架微观孔结构的构建与评价[J];机械工程学报;2011年01期
6 张驰,赵镇浩;水泥砂浆的孔结构与抗渗性[J];重庆建筑大学学报;1996年03期
7 田野,施艳荞,曾一鸣,矫庆泽,王晓琳;高湿度条件下蜂窝孔结构的形成与控制[J];膜科学与技术;2005年05期
8 郑万廪;;加气混凝土孔结构与性能的关系[J];硅酸盐建筑制品;1986年04期
9 张旭;徐鹏杰;;粉煤灰对混凝土微观孔结构及性能的影响分析[J];建设机械技术与管理;2014年01期
10 刘阳;贾俊超;王磊;;多孔结构孔隙特征的分形研究[J];河南城建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赵祺;贺传兰;张长生;徐澜;;混合孔结构硅海绵材料的研制[A];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报(2002)[C];2002年
2 鲍俊玲;李悦;谢冰;周孝军;王敏;;水泥混凝土孔结构研究进展[A];中国混凝土进展2010[C];2010年
3 卢天健;;从材料的孔结构设计谈如何开展原创性力学研究[A];中国力学大会——2013论文摘要集[C];2013年
4 常钧;房延凤;李勇;;碳酸化对钢渣制品孔结构和碳酸化深度的影响[A];2013年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3年
5 薛用芳;;超薄切片法研究多相催化剂孔结构[A];第三次中国电子显微学会议论文摘要集(二)[C];1983年
6 戴劲草;吴航宇;萧子敬;黄继泰;;几种多孔粘土复合材料的孔结构和吸附行为[A];2000年材料科学与工程新进展(上)——2000年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7 刘玉新;;颗粒材料孔结构形态的测量和表征[A];第六届全国颗粒制备与处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0年
8 冯庆革;卢凌寰;;混凝土孔结构对强度影响的灰色系统研究[A];《硅酸盐学报》创刊50周年暨中国硅酸盐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9 张奇龙;赵毅;张云黔;朱必学;;具有多孔结构的Ag(Ⅰ)配合物的设计与合成[A];大环化学和超分子化学的新发展——当前学科交叉的一个重要桥梁——中国化学会全国第十五届大环化学暨第七届超分子化学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10 刘玉新;程晓霞;;加温老化对粉体孔结构的影响[A];2003年全国粉体设备—技术—产品信息交流会论文集[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杨奎;多层多孔结构金属陶瓷材料[N];广东建设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金枝;水蒸气活化木材液化物碳纤维的孔结构与性能[D];北京林业大学;2015年
2 李超;活化棕榈碳纤维孔结构及其生成反应路径与性能[D];北京林业大学;2016年
3 仲启凤;多孔结构碳材料的制备及功能研究[D];东南大学;2016年
4 刘静静;燃尽物法制备氧化铝隔热耐火材料孔结构与性能相关性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16年
5 苏向辉;多层多孔结构内热湿耦合迁移特性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2年
6 王晓花;生物多孔钛力学行为及孔结构表征[D];西北工业大学;2014年
7 赵骞;多孔智能水凝胶的合成与性能[D];浙江大学;2009年
8 于文彬;孔结构改型及硅烷化改性对硅藻蛋白石的苯吸附性的影响及其机理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璞;复合孔结构粘土异构材料吸附室内空气中乙醛、甲苯的性能[D];浙江大学;2015年
2 何龙;基于SLS的多孔结构体二次烧结工艺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5年
3 温英林;褐煤孔结构调变及其对提质煤水分复吸行为影响的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6年
4 叶莎;聚乙烯亚胺/炭凝胶CO_2吸附材料的孔结构和吸脱附性能关系[D];浙江大学;2016年
5 孟庆超;混凝土耐久性与孔结构影响因素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年
6 段平;海水环境下混凝土孔结构演变规律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7 尹红宇;混凝土孔结构的分形特征研究[D];广西大学;2006年
8 刘海东;具有微/纳多孔结构NiO的制备及其电化学和催化性能研究[D];安徽大学;2010年
9 刘鑫鑫;具有贯通孔结构的整体催化剂的制备及应用[D];齐齐哈尔大学;2012年
10 田云龙;阳极氧化多孔结构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91609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anzhujingjilunwen/19160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