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城市风环境研究现状评述及展望
本文选题:城市风环境 + 研究现状 ; 参考:《规划师》2015年S1期
【摘要】:文章通过对我国城市风环境研究近20多年来文献成果的解读、分析和归纳,梳理了城市风环境研究的发展现状,对现有研究成果以及其在系统性、应用性和学科协作等问题上的不足进行了分析,并对城市风环境在成果数量、协作研究、模拟精度和普及领域等方面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Abstract]:Through the interpretation, analysis and induction of the literature achievements of the urban wind environment research in China in the past 20 years, this paper combs the development status of the urban wind environment research, and analyzes the existing research results and its systematization. The problems of application and discipline cooperation are analyzed, and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 wind environment in the fields of achievement quantity, collaboration research, simulation precision and popularization is prospected.
【作者单位】: 同济大学;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城市设计所设计室;
【分类号】:TU11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彬,林波荣,李先庭,江亿;建筑群风环境的数值模拟仿真优化设计[J];城市规划汇刊;2002年02期
2 王晓云,汪光焘,房小怡,苗世光,郭文利,蒋维楣;城市规划建设中环境理念的科学实施——奥运场馆规划方案大气环境效应研究[J];规划师;2005年10期
3 周传辉,粱向丽,符永正;空气动力阴影区与建筑物尺寸的关系[J];建筑热能通风空调;2003年04期
4 陈飞;;高层建筑风环境研究[J];建筑学报;2008年02期
5 关滨蓉,马国馨;建筑设计和风环境[J];建筑学报;1995年11期
6 钮珍南,诸乾康,张伯寅,王厚雄;风洞模拟近地面大气边界层[J];空气动力学学报;1993年04期
7 张伯寅,桑建国,吴国昌;建筑群环境风场的特性及模拟——风环境模拟研究之一[J];力学与实践;2004年03期
8 王辉;陈水福;唐锦春;;群体建筑风环境的数值模拟及分析[J];力学与实践;2006年01期
9 赵福云,汤广发,刘娣,刘志强 ,周安伟;住宅小区风环境数值模拟[J];暖通空调;2005年01期
10 周传辉 ,符永正;空气动力阴影区对住宅厨房排烟方式的影响[J];暖通空调;2005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乐地;李念平;苏林;李靖;魏小清;;基于数值模拟的城市中心区风环境研究[J];安全与环境学报;2012年03期
2 张敏敏;付祥钊;张慧玲;刘丽莹;;建筑通风间距在重庆市小区规划设计中的应用[J];重庆建筑;2008年08期
3 雷娅蓉;黄佳;李楠;喻伟;;基于软件模拟室外环境规划设计实例分析[J];重庆建筑;2008年09期
4 赵彬,林波荣,李先庭,江亿;建筑群风环境的数值模拟仿真优化设计[J];城市规划汇刊;2002年02期
5 陈飞;诸大建;;低碳城市研究的内涵、模型与目标策略确定[J];城市规划学刊;2009年04期
6 姚振星;试论现代建筑设计[J];电力学报;2002年04期
7 赵明飞;邢畅;李栋;;村落建筑风环境分布数值分析[J];低温建筑技术;2010年06期
8 阿迪力·赛买提;王万江;;CFD在夏季室内自然通风中的应用[J];低温建筑技术;2012年06期
9 宋江;周景石;;风环境的模拟与其在设计中的运用[J];建筑节能;2008年04期
10 陈伟;梁境;;某小区建筑风环境数值模拟分析研究[J];建筑节能;2011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郑兆唯;田野;宫媛;;浅谈通过风环境研究优化保障房社区规划——天津双青新家园的规划实践[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琚素芳;刘军;李龙;张成新;武建勋;;异型大厦附近的风环境影响研究[A];第16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册)[C];2007年
3 梁彬;朱凤荣;李长龄;孟宪忠;陈凯;王宝民;;建筑结构周边风场的变化对风荷载的影响[A];第十一届全国结构风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4 王建明;蔡庆东;朱凤荣;梁彬;李长龄;孟宪忠;魏庆鼎;;高层建筑结构的风荷载[A];第十一届全国结构风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5 王建明;朱凤荣;梁彬;李长龄;孟宪忠;;双层玻璃幕墙的风荷载和层间流态的显示[A];第十一届全国结构风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6 余永生;朱凤荣;梁彬;李长龄;孟宪忠;魏庆鼎;马明;钱基宏;;弹性模型结构风致振动模拟实验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结构风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7 詹水芬;张晓春;洪宁宁;;大型散货港口粉尘污染的风洞试验研究[A];第十四届全国结构风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9年
8 王旭;孙炳楠;陈勇;楼文娟;;基于CFD的住宅小区风环境的研究[A];工程三维模型与虚拟现实表现——第二届工程建设计算机应用创新论坛论文集[C];2009年
9 毛贵牛;韩小雷;陈学伟;;高层建筑结构风振响应计算方法初步研究[A];庆祝刘锡良教授八十华诞暨第八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10 上官云信;高永卫;周瑞兴;肖春生;;用热线测量模拟B类地貌大气边界层的风特性[A];第九届(2001)全国大气环境与污染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石峰;集成GUD系统的低能耗建筑设计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2 汪友结;城市土地低碳利用的外部现状描述、内部静态测度及动态协调控制[D];浙江大学;2011年
3 高亚锋;适于城市住区规划的室外热环境实测与模拟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4 刘姝宇;城市气候研究在中德城市规划中的整合途径比较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5 李兵;低碳建筑技术体系与碳排放测算方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6 王辉;同位网格离散与加密的实施及其在建筑风场模拟中的应用[D];浙江大学;2004年
7 林波荣;绿化对室外热环境影响的研究[D];清华大学;2004年
8 范贵生;可移动式风蚀风洞设计及其空气动力学性能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5年
9 张楠;基于多孔介质模型的城市滨江大道风环境数值模拟研究[D];中南大学;2005年
10 杜王盖;建筑风场任意六面体同位网格系统的数值模拟[D];浙江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梅燕;苏州建设低碳城市的路径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2 齐静;基于CFD风热环境模拟的小区规划方案研究[D];河北工程大学;2010年
3 王旭;建筑室外风环境和室内通风的试验和数值模拟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4 包毅;城市居民小区内微环境的数值模拟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5 王鹏程;住宅厨房集中排气系统流动特性分析[D];沈阳建筑大学;2011年
6 张新春;沈阳市亲水住宅小区热环境的研究[D];沈阳建筑大学;2011年
7 郝文兰;建筑物对风能集结强化的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11年
8 魏晓真;山东地区建筑风环境模拟及自然通风潜力分析[D];山东建筑大学;2011年
9 王玉叶;600MW直接空冷风机群流体动力学特性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10 梁朋栻;树木对建筑小区风环境影响的模拟研究[D];河北工程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姜瑜君,桑建国,刘辉志,张伯寅;建筑物对城市通风自净能力影响的数值试验[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1期
2 赵彬,林波荣,李先庭,江亿;建筑群风环境的数值模拟仿真优化设计[J];城市规划汇刊;2002年02期
3 陈水福,孙炳楠,唐锦春;建筑表面风压的三维数值模拟[J];工程力学;1997年04期
4 苗世光,蒋维楣,王晓云,张宁,季崇萍,李炬;城市小区气象与污染扩散数值模式建立的研究[J];环境科学学报;2002年04期
5 汤广发,赵福云,周安伟;城市住宅小区风环境数值分析[J];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2期
6 关滨蓉,马国馨;建筑设计和风环境[J];建筑学报;1995年11期
7 钮珍南,诸乾康,张伯寅,王厚雄;风洞模拟近地面大气边界层[J];空气动力学学报;1993年04期
8 钮珍南,杜向东,李长令,张伯寅,钱基宏,赵基达,张维惴,宋涛,洪涌;体育场内场风环境模拟实验研究[J];空气动力学学报;1999年03期
9 孙少鹏,杨\炆,
本文编号:201533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anzhujingjilunwen/20153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