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层鞍形网壳结构地震激励频域响应特性分析
本文选题:鞍形网壳 + 地震激励 ; 参考:《钢结构》2016年12期
【摘要】:为研究鞍形网壳在地震动激励下的振型反应规律,将结构地震作用表达为仅与时间变量有关的随机过程,给出频域内结构准静力响应、共振响应和耦合响应的定义及计算式;计算两组地震动功率谱作用下,鞍形网壳结构的位移响应谱,包括准静力响应谱、共振响应谱和耦合响应谱,总结结构位移响应的频域分布特性,分析准静力响应及共振响应之间的相关性;提出改进的振型叠加法,并给出数值算例。研究结果表明,对应一定的地震动输入功率谱,鞍形网壳结构的响应主要是特定频率区段的振型响应。在z向地震作用下,准静力响应和共振响应的耦合效应对总响应的影响不可忽略,而在x、y向地震作用下,这一效应可忽略。计算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改进振型叠加法计算效率和求解精度优于传统振型叠加法。
[Abstract]:In order to study the vibration response law of saddle reticulated shell under ground motion excitation, the seismic action of the structure is expressed as a stochastic process related only to time variables, and the definition and calculation formula of quasi static response, resonance response and coupling response of the structure in frequency domain are given. The displacement response spectrum, including quasi-static response spectrum, resonance response spectrum and coupling response spectrum, are calculated for saddle reticulated shell under the action of two sets of ground motion power spectra, and the frequency domain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displacement response of the structure are summarized.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quasi-static response and resonance response is analyzed, and an improved mode superposition method is proposed, and a numerical example is given.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response of saddle reticulated shell is mainly the mode response of certain frequency range corresponding to a certain input power spectrum of ground motion. The coupling effect of quasi-static response and resonance response on the total response can not be ignored under the action of z direction earthquake, but this effect can be neglected under the action of xy direction earthquake.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efficiency and accuracy of the improved mode superposition method are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traditional mode superposition method.
【作者单位】: 上海同济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站;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378379)
【分类号】:TU39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永艳,杨修茂;我国网壳结构的发展和应用[J];天津建设科技;2001年02期
2 吴剑国,张其林;网壳结构稳定性的研究进展[J];空间结构;2002年01期
3 付国永;网壳结构稳定性研究[J];山西建筑;2003年13期
4 梁长进;洪洲;;网壳结构稳定性[J];广东建材;2006年07期
5 苏少卿;;网壳结构基于性能的动力失效判定准则[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6期
6 曾文杰;宋学臣;;浅谈索承网壳结构[J];山西建筑;2007年36期
7 杨国忠;杜文风;;基于性能的空间网壳结构设计理论研究综述[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9年04期
8 董石麟,,姚谏;网壳结构的未来与展望[J];空间结构;1994年01期
9 ;张悬网壳技术[J];钢结构;1998年04期
10 董继斌;组合网壳设计[J];特种结构;1998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罗尧治;余佳亮;孙斌;;鄂尔多斯超级穹顶网壳结构[A];第九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胡学仁;秦小龙;李丽莲;仲正民;李广仁;胡国治;;穹顶网壳的稳定性试验研究[A];第四届空间结构学术交流会论文集(第二卷)[C];1988年
3 石彦卿;尹卫泽;刘善维;;长春“电影大世界”双曲网壳设计[A];第七届空间结构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4年
4 董石麟;姚谏;;中国网壳结构的发展与应用[A];第六届空间结构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6年
5 陆莹;吴韬;崔红;宁慧民;崔丽娟;;网壳结构设计与选型[A];第三届空间结构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1986年
6 董石麟;;新型网壳结构的应用与发展[A];第五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一卷)[C];1996年
7 李丽娟;;空间网壳结构稳定问题研究进展及展望[A];第八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卷)[C];1999年
8 毕务瑚;鞠远凤;葛全智;周祥智;;幕筒网壳的设计与施工[A];庆贺刘锡良教授执教五十周年暨第一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报告会论文集[C];2001年
9 卓新;;具有仿生特征的网壳结构形态[A];第二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10 李金华;王正刚;王荣;;秦皇岛网壳结构仓库的工程设计[A];第六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9条
1 林颖儒 林高;钢拱加网壳构成水晶皇冠[N];建筑时报;2007年
2 河北省涿州市蓝天网架有限公司 徐英剑;空间网壳结构在我国的发展与应用[N];消费日报;2009年
3 ;国际现代空间结构的演变[N];世界金属导报;2007年
4 本报记者 沐林;迎难而上 建造精品体育场馆[N];中华建筑报;2011年
5 陈定洪 郑建果;亚运雄风又一曲[N];中国冶金报;2010年
6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蓝天;从现代空间结构成就看我国工程发展前景[N];建筑时报;2013年
7 本报记者 宋京平;望中国空间结构从大国奔向强国[N];中国建设报;2013年
8 本报记者 苏艳蕾;技术创新打造精品工程[N];中华建筑报;2013年
9 本报记者 侯季光 苏伟;“九五”期间 我国土木工程科技取得重大进展(上)[N];中华建筑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林莉;网壳结构冲击响应及失效机理精细化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2 张明;基于能量的网壳结构地震响应及失效准则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年
3 孔德文;摩擦摆支座单层球面网壳结构减震机理及抗震设计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4 王多智;冲击荷载下网壳结构的失效机理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5 王卓;网壳结构参数识别技术和损伤检测方法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09年
6 杜文风;基于性能的空间网壳结构设计理论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7 殷占忠;带有约束屈曲支撑杆件的空间网壳结构抗震性能分析与试验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08年
8 邸龙;复杂条件下大跨度空间柱面网壳结构的抗震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9 邢栋;一种单层折面网壳结构的理论分析和试验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10 翁光远;大跨空间网壳结构地震响应分析及振动控制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恒;非规则金属网壳力学性能研究[D];河南工业大学;2011年
2 王田增;超长网壳结构地震响应分析[D];河北联合大学;2014年
3 汪世安;矩形弦支网壳结构的静力性能分析[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年
4 王帝;新型鼓形节点在复杂方管单层双曲网壳结构中的应用与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年
5 辛静;单层椭球面网壳参数化设计及稳定性分析[D];山东建筑大学;2015年
6 代朝磊;20m单层球形网壳制造过程关键技术的分析与研究[D];郑州大学;2015年
7 刘秀芝;大矢跨比球网壳结构形状优化设计及建筑节能方案[D];山东建筑大学;2016年
8 苏亚;圆形水平投影杂交式马鞍型网壳参数化设计及地震响应分析[D];山东建筑大学;2016年
9 赵忠佳;旋转抛物面网壳参数化设计及稳定性分析[D];山东建筑大学;2016年
10 李龙;大矢高脊线式叉筒网壳静动力学性能分析及形状优化设计[D];山东建筑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09848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anzhujingjilunwen/20984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