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建筑经济论文 >

型钢混凝土异形柱框架滞回性能分析

发布时间:2018-08-21 12:48
【摘要】:为研究型钢混凝土(SRC)异形柱框架的滞回性能,对3榀框架模型进行低周反复加载试验,结果表明:SRC异形柱框架的滞回曲线饱满对称,耗能能力较强;实腹式配钢框架的抗震性能比空腹式更为优越。基于Open Sees系统对SRC异形柱框架的滞回性能进行有限元分析,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符合较好。根据试验及有限元模拟结果,得到SRC异形柱框架的骨架曲线模型和卸载刚度退化规律,进而建立其恢复力模型,为该新型结构体系的弹塑性分析提供参考。
[Abstract]:In order to study the hysteretic behavior of steel reinforced concrete (SRC) frame with special-shaped columns, three frame models were subjected to low-cycle repeated loading test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hysteretic curves were full and symmetrical, and the energy dissipation capacity was strong. The aseismic performance of solid-web steel-matched frame is better than that of empty-web frame. Based on Open Sees system, the hysteretic behavior of SRC frame with special-shaped columns is analyzed by finite element method, and the calculated results are in good agreement with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Based on the experimental and finite element simulation results, the skeleton curve model and unloading stiffness degradation law of the SRC frame with special-shaped columns are obtained, and the restoring force model is established, which provides a reference for the elastoplastic analysis of the new structure system.
【作者单位】: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308444;50978217)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基金项目(2014JQ7288) 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16JK1464)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创新团队计划 青年科技基金项目(QN1408)
【分类号】:TU398.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万宁苗;轻型异形柱框架住宅的综合技术效果探讨[J];中州建筑;1995年04期

2 刘欣;王宗昌;;住宅建筑中的异形柱[J];建筑工人;2001年07期

3 凌以培;异形柱框架设计体会[J];安徽建筑;2003年03期

4 陈霞;高层建筑短肢剪力墙与异形柱框架受力分析与设计探讨[J];新疆有色金属;2004年S1期

5 古松;;异形柱框架在住宅建筑中的应用[J];住宅产业;2006年08期

6 喻云龙;;异形柱框架结构设计方法分析与参数控制[J];煤矿现代化;2007年01期

7 古松;;异形柱框架在住宅建筑中的应用[J];住宅产业;2007年05期

8 王铁成;张学辉;康谷贻;;两种混凝土异形柱框架抗震性能试验对比[J];天津大学学报;2007年07期

9 廖雅娟;明铁;;浅谈异形柱框架的设计与构造[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年08期

10 干钢;曹云中;吴杰;沈金;;空间异形柱框架伪静力推覆试验研究[J];建筑结构;2008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李淑春;苏幼坡;王绍杰;康谷贻;王依群;;分散式配筋梁与正常配筋梁异形柱框架结构节点试验对比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册[C];2003年

2 于钢;曹云中;吴杰;唐锦春;;空间异形柱框架与矩形柱框架抗震性能比较[A];首届全国建筑结构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3 周树勋;薛敬;王依群;康谷贻;韩建强;;异形柱框架顶层中节点试验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册[C];2003年

4 李达;牟在根;孟胜国;暴育红;;局部柱肢斜交异形柱框架的设计[A];第19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册)[C];2010年

5 王文进;薛敬;王依群;康谷贻;韩建强;;异形柱框架顶层角节点试验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册[C];2003年

6 郭健;刘伟庆;霍瑞丽;;小高层钢筋混凝土异形柱框剪结构试验研究[A];第三届全国防震减灾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谢爽;;强度大于C50等级混凝土异形柱框架节点抗震性能研究[A];吉林省土木建筑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自主创新,江苏经济科技腾飞新引擎[N];新华日报;2006年

2 张倩;徐州民建将推行先进结构体系[N];建筑时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王秀芬;混凝土异形柱框架高性能墙板结构体系抗震性能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2 曹云中;空间异形柱框架抗震性能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3 艾兵;宽肢异形柱框架—混凝土砌块墙组合结构的抗震性能试验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9年

4 辛立民;钢筋混凝土异形柱结构抗震性能试验研究与弹塑性时程分析[D];天津大学;2007年

5 王锦力;考虑土—结构相互作用下异形柱框架结构隔震性能分析[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3年

6 汪明栋;钢筋混凝土异形柱框架抗震性能试验研究与弹塑性分析[D];天津大学;2006年

7 郝贵强;聚丙烯纤维增强异形柱框架抗震性能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8 王丹;钢筋混凝土框架异形柱设计理论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巩牧华;型钢混凝土异形柱框架抗震有限元分析及试验研究[D];苏州科技学院;2015年

2 刘曙光;火灾后SRC异形柱框架抗震性能研究及损伤指标的量化[D];青岛理工大学;2015年

3 林海;混凝土异形柱框架抗震性能试验与理论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4 曹素卿;异形柱框架的抗震推倒分析[D];河北理工大学;2005年

5 徐鹏;异形柱框架—约束砌体组合结构抗震性能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9年

6 张学辉;带宽肢的混凝土异形柱框架抗震性能试验研究[D];天津大学;2006年

7 靳杰;钢筋混凝土大开间异形柱框架结构受力性能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0年

8 邓孝祥;八度区混凝土异形柱框架抗震性能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9 荀敬川;加固后异形柱框架抗震性能试验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06年

10 杨鸿翔;异形柱框架抗震性能评价[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19578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anzhujingjilunwen/219578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1e2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