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建筑经济论文 >

基于凸壳原理的杭州城市扩展形态演化分析

发布时间:2018-08-28 08:18
【摘要】:在城市化快速推进的背景下,探索凸壳原理在城市扩展形态识别中的应用价值,并借此分析杭州市主城区1985~2010年间城市扩展形态演化规律及其机理,以期为控制城市扩展形态,指导未来城市土地开发活动提供借鉴。研究发现,凸壳原理在城市扩展形态识别上简单而明确,通过确定已有城市建设用地的凸壳,将城市所有可开发用地明确区分为凸壳内用地和凸壳外用地2类,为采取差别化的空间管理政策提供依据。构建了基于凸壳原理的城市扩展形态计算机识别方法,有利于在城市扩展模拟中实现城市扩展形态影响因素的定量化表达。1996年之前,杭州市建设用地和凸壳面积增长缓慢,城市形态相对紧凑;1996年之后,建设用地快速增长,城市不均衡扩展加剧,凸壳面积陡增,城市形态紧凑程度下降。总体来看杭州市城市扩展类型属于外延型,随着凸壳面积的增加,城市填充潜力随之增强,为促进杭州市城市紧凑化发展,应该严格控制凸壳外的城市土地开发。沿主干道的城市开发是城市形态外延式发展的主要因素,已有建设用地周边以及城市内部次要道路沿线的城市开发,以及城市中心的集聚作用和规划对城市开发的控制是城市形态填充式发展的主要因素,而郊区化发展和"东扩西进"等城市空间发展政策促使特定时期城市外延式发展。
[Abstract]:Under the background of rapid development of urbanization,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application value of convex shell principle in the identification of urban expansion form, and analyses the evolution law and mechanism of urban expansion form in Hangzhou main urban area from 1985 to 2010, in order to control the urban expansion form. Guide future urban land development activities to provide reference. It is found that the convex shell principle is simple and clear in the identification of urban expansion morphology. By determining the convex shell of the existing urban construction land, all exploitable land in the city can be clearly divided into two categories: the convex shell land and the convex shell external land. For the adoption of differential space management policy to provide the basis. A computer recognition method of urban expansion morphology based on convex hull principle is constructed, which is helpful to realize the quantitative expression of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urban expansion form in urban expansion simulation. Before 1996, the construction land and convex shell area in Hangzhou City increased slowly. The urban form is relatively compact; after 1996, the construction land increases rapidly, the urban uneven expansion intensifies, the convex shell area increases sharply, and the compact degree of urban form decreases. In general, the urban expansion type of Hangzhou belongs to the extension type.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convex shell area, the potential of urban filling increases.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compact development of Hangzhou city, the urban land development outside the convex shell should be strictly controlled. The urban development along the main road is the main factor of the extension development of the urban form. The urban development along the periphery of the construction land and the secondary roads within the city has been carried out. The agglomeration function of urban center and the control of urban development by planning are the main factors of the filling development of urban form, while the policies of urban spatial development such as suburbanization development and "eastward expansion and westward advance" promote the urban epitaxial development in a specific period.
【作者单位】: 浙江农林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LQ13D01000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508513;41201563) 科研启动基金项目(2013FR057) 省高校访问学者专业发展项目(FX2013056)资助
【分类号】:TU984.11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林炳耀;城市空间形态的计量方法及其评价[J];城市规划汇刊;1998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国巧真;蒋卫国;易文斌;;不同地形条件下的村镇形态特征识别方法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28期

2 白新萍;;基于分形理论的滨海新区土地利用空间格局变化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24期

3 李德一;张树文;;基于遥感和GIS的哈大齐城市带建成区扩展特征分析[J];测绘科学;2009年S2期

4 张姗琪;葛珊珊;;建筑点群在城市3维形态量化中的应用[J];地理信息世界;2009年02期

5 杨立国;周国华;;怀化城市形态的演变特征及形成机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0年03期

6 陈鹏;;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以汕头市为例[J];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2008年01期

7 顾朝林;吴莉娅;;中国城市化问题研究综述(Ⅰ)[J];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2008年02期

8 段炼;刘玉龙;;城市用地形态的理论建构及方法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06年02期

9 杨立国;向清成;刘小兰;;景观生态学在城市内部形态测度中的应用——以怀化市为例[J];城市发展研究;2009年02期

10 吕斌;曹娜;;中国城市空间形态的环境绩效评价[J];城市发展研究;2011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蒋跃庭;甄峰;;城市尺度下的形态宜居性——以南京为例[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陈松林;陈素蜜;;RS与GIS支持下的厦门城市空间拓展研究[A];“土地变化科学与生态建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3 卢思佳;;1990年以来中国城市空间形态的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A];规划创新: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华晶晶;;基于紧凑测度的常州市居住空间扩张特征研究[A];多元与包容——201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1.城市化与区域规划研究)[C];2012年

5 张治清;贾敦新;邓仕虎;金贤锋;;城市空间形态与特征的定量分析——以重庆市主城区为例[A];重庆工程师论文集[C];2014年

6 李鹏飞;;洞庭湖生态经济经济紧凑度的空间差异和影响因素分析[A];2013洞庭湖发展论坛文集[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单玉红;基于土地生态位和多主体的城市居住空间演化情景模型研究[D];武汉大学;2009年

2 刘辉;区域城市化空间格局及环境响应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3 尚正永;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的多尺度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4 陈岚;基于生态准则的成都城市形态可持续发展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5 黄鹏;小城镇土地可持续利用政策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3年

6 张勇强;城市空间发展自组织研究——深圳为例[D];东南大学;2003年

7 张新长;基于GIS技术的城市土地利用时空结构演变分析模型研究[D];武汉大学;2003年

8 毛海哠;中国城市居民出行特征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05年

9 侯鑫;基于文化生态学的城市空间理论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10 李春华;新疆绿洲城镇空间结构的系统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邴迪;哈大齐工业走廊不同类型城市空间扩展过程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朱俊逸;工业空间格局演进对城市空间形态影响的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11年

3 孔祥斋;长株潭城市群紧凑度动态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4 童真;基于使用者感受的城市空间公共价值评价体系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5 宋海朋;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城市紧凑度评价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1年

6 宋丽;苏州工业园区金鸡湖滨水开放空间及周边土地利用研究[D];苏州科技学院;2010年

7 沈芳艳;昆山城市空间扩展及其精明增长策略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8 白立敏;长双公路沿线区域发展形态模式研究[D];吉林建筑工程学院;2009年

9 吴颖;基于“紧凑城市”的城市街区空间优化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10 王晨;山地城市滨江地段宏观风貌控制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河;民族复兴的重要任务:思维现代化[J];科学学研究;1996年02期

2 赵红洲;论交叉科学的二重性[J];科学学研究;1997年01期

3 贾鹏;杨钢桥;;城市用地扩张驱动力分析——以湖北省为例[J];水土保持研究;2006年02期

4 赵作权;从复杂到简单:系统几何对一般系统度量的尝试[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1997年08期

5 李延明,张济和,古润泽;北京城市绿化与热岛效应的关系研究[J];中国园林;2004年01期

6 李晓文,方精云,朴世龙;上海城市用地扩展强度、模式及其空间分异特征[J];自然资源学报;2003年04期

7 李飞雪;李满春;刘永学;梁健;陈振杰;;建国以来南京城市扩展研究[J];自然资源学报;2007年04期

8 彭文甫;周介铭;罗怀良;杨存建;赵景峰;;城市土地利用与地面热效应时空变化特征的关系——以成都市为例[J];自然资源学报;2011年10期

9 曹雪;柯长青;冉江;;基于GIS技术的城镇用地扩展研究——以南京市江宁区为例[J];资源科学;2008年03期

10 彭少麟;叶有华;;城市热岛效应对城市规划的影响[J];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何纪锋;李源;陈学工;;一种利用中轴线快速生成凸壳算法[J];硅谷;2011年08期

2 周培德;求凸壳顶点的一种算法[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1993年01期

3 周启海;杨祥茂;吴红玉;;单域单向水平倾角最小化圈绕凸壳新算法[J];西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2期

4 龙凤英;鲁娟;马俊燕;廖小平;;基于凸壳+橡皮筋模拟的2D布局设计方法[J];机械设计与制造;2014年02期

5 周培德,刘建,王立权;寻求多边形链顶点凸壳的算法[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3年01期

6 潘微;;求平面点集凸壳的一种新算法[J];重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4期

7 杨四海;陈锻生;谢维波;;图像目标外接多边形及凸壳的一种构造方法[J];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2007年10期

8 周培德;寻求平面上线段集凸壳的算法[J];工程图学学报;2003年02期

9 张忠武;王文仲;桂丹;周宇;;金字塔凸壳算法的并行化处理[J];佳木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2期

10 周培德;求解k(<10)-中心问题的快速算法[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3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周启海;;简论二维凸壳研究的意义、现状与创新[A];中国几何设计与计算新进展2007——第三届中国几何设计与计算大会论文集[C];2007年

2 周启海;黄涛;吴红玉;张元新;;动态基线最大倾角的凸壳新算法[A];第十三届全国图象图形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3 周启海;吴红玉;黄涛;;基于机群的双群双域双向并行计算的凸壳新算法[A];中国几何设计与计算新进展2007——第三届中国几何设计与计算大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刘振丙;基于尺度化凸壳的最大间隔分类方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2 沈晔;计算机辅助医学影像诊断中的关键学习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兴波;凸壳顶点集在支持向量分类机中的应用研究[D];暨南大学;2006年

2 蒋联源;凸壳算法及其应用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3 郑媛媛;凸壳理论在支持向量分类机中的应用[D];东北电力大学;2009年

4 宋兆云;基于C#的油田储层含水信息处理[D];东北石油大学;2011年

5 王桂亮;基于凸壳的半监督聚类算法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6 张光耀;基于凸壳,,引力场强和SIFT的点模式匹配算法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2年

7 王丽青;GIS中的计算几何算法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8 刘振丙;若干改进的支持向量分类机[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9 吕志强;基于空间离散点的三维地质体精细建模[D];西安科技大学;2010年

10 宋小华;基于固定视点的空间遮蔽模型[D];吉林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20882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anzhujingjilunwen/220882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fd4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