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建筑经济论文 >

FRP加固变截面局部损伤钢压杆的大挠度屈曲分析

发布时间:2018-10-26 09:38
【摘要】:考虑任意多区域局部损伤和FRP材料对变截面钢压杆弯曲刚度的贡献以及初弯曲、初偏心两种几何缺陷的耦合影响,首次基于大挠度理论建立了FRP加固变截面损伤钢压杆的稳定微分方程。提出一种将杆轴初始挠度近似拟合成圆弧的初弯曲模型,推导出压杆大挠度屈曲时最大挠度、荷载与杆端转角之间的函数关系。建立了基于边缘屈服准则的弯矩作用平面内稳定承载力的计算公式。探讨了局部损伤、FRP粘贴厚度、初弯曲、初偏心等参数对变截面局部损伤钢压杆FRP加固后的大挠度屈曲性能的影响。数值算例与已有文献对比和参数分析证明了本文解析算法、公式及结论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Abstract]:Considering the local damage in arbitrary multi-region and the contribution of FRP material to the bending stiffness of steel compression bar with variable cross section and the coupling effects of initial bending and initial eccentricity, Based on the theory of large deflection, the stability differential equation of FRP strengthened damaged steel bar with variable section is established for the first time. A kind of initial bending model which approximates the initial deflection of the rod shaft to a circular arc is proposed. The function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maximum deflection, the load and the angle of rotation at the end of the bar is derived when the compression rod is buckled with a large deflection. A formula for calculating the in-plane stability bearing capacity of bending moment based on the edge yield criterion is established. The effects of local damage, FRP bonding thickness, initial bending and initial eccentricity on the large deflection buckling behavior of FRP strengthened steel compression bar with variable cross section are discussed. The validity and validity of the analytical algorithm, formulas and conclusions are proved by comparison of numerical examples with existing literatures and parameter analysis.
【作者单位】: 湖南理工学院土木建筑工程学院;长沙理工大学土木与建筑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378080) 科技部973项目(2015CB057701,2015CB057702) 湖南省教育厅科研项目(15C0623) 湖南省大学生研究性学习项目(湘教通[2015]269号)
【分类号】:TU39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奇飞,熊光晶;关于FRP加固钢筋混凝土梁跨中剥离应力计算方法的讨论[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5年04期

2 管仲国;李建中;;外贴FRP加固钢筋混凝土梁用量显式设计方法[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12期

3 吕文龙;A.Agbossou;M.Lagache;E.Ferrier;P.Hamelin;;外粘FRP加固钢筋混凝土梁、板的FRP有限元模型[J];广东土木与建筑;2007年02期

4 李敏锋;金国芳;王晓亮;赖颖;张文强;;FRP加固钢筋混凝土梁的变形简化计算分析[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1年02期

5 蔺新艳;孟海平;杨健辉;朱小静;;FRP加固钢筋混凝土梁实用刚度模型[J];玻璃钢/复合材料;2013年03期

6 曾宪强;张启峰;;FRP加固钢筋混凝土梁片材厚度计算[J];科技资讯;2006年06期

7 杨菊英;张娟霞;王大国;徐涛;;FRP加固钢筋混凝土梁破坏机理的数值试验研究[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07年02期

8 杨梅,晏石林,曾海燕,张红旗;FRP加固钢筋混凝土梁壁厚计算[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4年05期

9 牛向阳;王全凤;;预应力FRP加固钢筋混凝土梁的性能综述[J];福建建筑;2010年03期

10 王春苗,冯振宇;FRP加固钢筋混凝土梁斜截面承载力分析模型[J];国防交通工程与技术;2003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冯鹏;齐玉军;叶列平;;FRP加固钢筋混凝土梁的安全储备分析[A];第五届全国FRP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2 彭明兰;石志飞;宁海永;;用FRP加固钢筋混凝土梁的疲劳性能研究[A];高性能混凝土的研究与应用——第五届全国高性能混凝土学术交流会论文[C];2004年

3 王苏岩;周英武;李宏男;;FRP加固钢筋混凝土梁抗剪计算的一种新方法[A];第五届全国FRP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4 冯发娟;黄培彦;赵传宇;张术宽;;FRP加固受拉钢板中半椭圆表面裂纹应力强度因子的数值分析[A];第16届全国疲劳与断裂学术会议会议程序册[C];2012年

5 崔毅;吴刚;;外包FRP加固钢筋混凝土圆柱机理及受压承载力计算[A];中国公路学会桥梁和结构工程分会2004年全国桥梁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6 范冰心;王继旭;秦玉辉;马太禄;;FRP加固砌体结构技术研究[A];土木工程建造管理:2007年辽宁省土木建筑学会建筑施工专业委员会论文集[C];2007年

7 郭樟根;刘佳亮;孙伟民;叶燕华;;FRP加固砌体结构研究进展[A];砌体结构理论与新型墙材应用[C];2007年

8 阮永怀;罗军;李大桥;;FRP加固水工渡槽的设计与实施[A];第七届全国建设工程FRP应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9 冯鹏;叶列平;孟鑫淼;;FRP加固与增强金属结构的研究进展[A];第22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册[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解会兵;FRP加固钢筋混凝土简支T梁桥抗弯可靠度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6年

2 范兴朗;FRP约束混凝土本构关系及FRP加固混凝土梁断裂过程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14年

3 刘三星;FRP加固混凝土界面问题研究[D];暨南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欢;外贴FRP加固钢筋混凝土梁的受力性能分析[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1年

2 张雁;内嵌FRP加固钢筋混凝土梁裂缝性能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2年

3 刘纯洁;粘FRP加固钢筋混凝土梁变形及裂缝性能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4 程华伟;FRP加固箱形梁刚度计算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4年

5 施慕桓;FRP单搭接和FRP加固钢结构粘结性能的耐久性试验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6 赛欢;FRP加固钢筋混凝土梁抗弯性能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7 李宇婧;不同种类FRP加固钢筋混凝土梁的试验研究及理论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8 李宁;FRP加固非延性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地震易损性分析[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年

9 齐飞;FRP加固变截面箱形偏心受压构件的承载力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4年

10 杨殿中;FRP加固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设计方法与技术[D];济南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29530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anzhujingjilunwen/229530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2b0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